重庆市蒋氏字辈明细,重庆龙门浩蒋氏族谱系列

时间:2023-09-21 09:52:34/人气:386 ℃

起源和播迁

一、蒋姓起源

蒋姓是百家姓之一,姓源比较纯正。据《元和姓纂》中记载,蒋姓出自姬姓。始祖伯龄公,文王之孙,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伯禽之弟。周武王姬发灭掉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之后,建立周王朝,在位不久即撒手人寰,由周成王继位。成王年幼,便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助成王平息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的叛乱,确定宗法制,创立了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同姓诸侯。其中,将自己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地(今河南省淮滨县城东南十三公里期思集,原为河南省固始县东北蒋集),建立蒋国。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617年,楚穆王率兵北进入侵陈、郑两国时,以借道的名义灭了蒋国。蒋国被楚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便以故国之名为姓,称为蒋氏,并尊称蒋伯龄为蒋姓得姓始祖。这种说法,历史上称为蒋氏正宗。

二、播迁分布

姬姓蒋氏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播迁和繁衍分布在中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世界各地。据考察,蒋姓向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蒋姓人向各地的首次播迁首次播迁,如图:

蒋姓人向各地的首次播迁情况,如表:

序号

迁入地

今 名

阶 段

朝代/时间

迁出地

今 名

事 件

0

公元前1035年建立蒋国,公元前622年蒋国被楚国灭亡。蒋国子民不亡国耻家仇,以氏为姓,逃离中原,发展开拓。河南省蒋河流域成为蒋姓发源地。

1

山西省

太 谷

形成和定型阶段

春秋

约前1046年

河南省

修 武

蒋国遗民因躲避战乱,逃亡到晋中蒋谷水流域。

2

陕西省

铜 川

春秋

约前696年

河南省

固 始

周庄王封蒋亦素于漆水,为漆国公

3

湖北省

战国

约前206年

蒋国亡后,楚军为了防止复辟,强制迁徙蒋国遗民到今湖北宝康。秦汉时期,蒋姓贵族有一支避战乱逃至湖南芷江一带。

4

湖南省

芷 江

战国

约前314年

5

山东省

博 兴

播迁和拓展期

战国

前314年

周赦王封蒋庚詹为乐安郡公。

6

云南省

晋 宁

战国

约前279年

湖南省

楚顷襄王十八年,蒋姓士兵随庄蹻入滇,定居于今晋宁。

7

四川省

成 都

约前221年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赢政统一了六国,迁豪杰于蜀。

8

贵州省

西汉

约前140年

四川省

汉建元元年,汉武帝执行“募豪民,填南夷”之举,向贵州移民。

9

甘肃省

庆 阳

西汉

约前73年

陕西省

长 安

汉宣帝时,蒋万为北地(今甘肃庆阳)都尉。

10

安徽省

寿 县

西汉

约前73年

陕西省

长 安

汉宣帝令蒋满为淮南(今安徽寿县)相。

11

青海省

湟 源

西汉

前63年

甘肃省

汉元康三年,汉平定青海,在临羌(湟源)至浩门(乐都)一带移民屯田。

12

江苏省

丹阳、苏州、宜兴

东汉

27年

安徽省

东汉建武三年,蒋横遭冤案自尽后,九子避祸于江南各地。川、渐、默、澄定居江苏。颖、郑、巡定居浙江。曜、稔定居江西。

13

浙江省

金华、诸暨、余杭

14

江西省

吉 安

15

广西壮族自 治 区

全 州 县

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

魏灭蜀汉以后,毛氏夫人携季子䝺与斌子珩,还居零陵洮阳县城北二十五里之石龙潭,即今全州之梅潭。

16

广西壮族自 治 区

梧 州

东汉

海南省

蒋晋任交州(今广西梧州,不久迁广东广州)刺史。

17

广东省

广 州

广西壮族自 治 区

梧 州

18

新疆維吾尔自治区

稳定发展阶段

630年

河南省

贞观四年,平定西域,设安西四镇,大量驻兵,广开屯田

19

福建省

漳 州

669年

河南省

固 始

唐总章二年,福建蛮獠啸乱,蒋姓将士随陈政入闽镇压,落居漳州。

20

内蒙古

唐742年

山西省

天宝元年唐平定漠南,向漠南大规模移民屯垦。

21

辽宁省

902年

天复二年,辽军攻入山西,俘徙其民以还。

22

海南省

海 口

福建、广东、广西

(明)唐青《 琼台志风俗》记载。

23

宁夏回族自 治 区

固 原

994年

陕西省

绥 德

淳化五年,西夏攻入陕西。将绥州国民迁到平夏城(今宁夏固原)

24

吉林省

1123年

北京市

宋宣和五年,金军攻占燕京,尽徙六州氏族内地。

25

黑龙江省

阿 城

26

台湾省

台 中

1662年

福建省

厦 门

清康熙元年,郑成功光复台湾。蒋毅庵等定居台中等地。

27

西 藏

自 治 区

解放后

1951年

四川省

西藏和平解放。蒋姓将士、干部、商人进入西藏。

众所周知,在从农业社会里人们的迁徙,受到农耕及土地的严重束缚,生活一旦安定,就不会轻易迁徙。那么,哪些因素刺激了蒋姓人向全国各地的播迁呢?分析姬姓蒋氏三千多年历史,一是社会动乱,二是封赏做官,三是官府强制,四是个人原因。这些因素促成了蒋姓人的播迁行为。

蒋姓源于北而盛于南,播迁和发展出现了新特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20年蒋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排名第四十三位。全国分布,尤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其次,布于广西、安徽、重庆、贵州等省市。全国形成以川、渝、湘、苏、浙为中心的蒋姓******区。蒋姓已经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了。

三、本宗由来

横公“九子下江南”。蒋姓南迁较一般姓氏都早, 始于汉代。东汉建武年间,第四十七世逡道侯蒋横,遭司隶羌路所譖,于东汉刘秀建武三年八月被害。其九子相继离开中原,避难四方。一子奔楚,八子皆渡江南散处。光武帝醒悟后,九子皆随地封侯。长子颍,避居金邑七新乡,封为金华侯,系金华支始祖。次子郑,会稽太守,避居信安、义乌、暨阳,封为会稽侯,系暨阳支始祖,亦浙江会稽支始祖。三子川,酒泉太守,避居润州丹阳县三儒里,封为临江侯,是丹阳支始祖。四子曜,上党太守,避居湖州吉安县临湖里,封为镇湖侯,系零陵支始祖。五子渐,避居姑苏吴县大黄里,封为临苏侯,系苏州吴县支始祖。六子巡,避居杭州乌禄里,封为浦亭侯,系余杭支始祖。七子稔,避居江西九江平阿,封为九江侯,系九江支始祖。八子默,避居江南阳羡县(今江苏宜兴)滆湖东竹山,封为云阳亭侯,系宜兴湖东支始祖。九子澄,避居江南阳羡县滆湖之西津,

亭乡七堡湖墅里,封为

亭乡侯,系宜兴湖西支始祖。历史上称之为“九子

下江南”。蒋横的子孙多数散居于我国南方的江苏、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成为当地的开基始祖。史曰:“天下无二蒋,尽是九候家”。

本宗支始祖默公(横公第八子,第四十八世),字秀芳,汉谏议大夫,云阳亭侯。

琬妣毛氏携子还乡。传至五十八世琬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随昭烈入蜀。诸葛亮器重琬,称“蒋琬为政以安民为本,乃社稷之器”,“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并密表后主刘禅,云后事宜以付琬。建兴十二年(234年)亮卒,琬继其执政,官尚书令,封安阳侯。延熙元年(二三八年),后主刘禅诏琬屯军汉中,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延熙九年(246年)琬公病卒,谥号“恭”,葬涪城(今四川绵阳西山)。

琬妣汉封一品成国夫人毛氏,生三子,长子名斌,次子名显,三子名䝺。斌和显皆仕蜀,死于蜀难。公元256年魏灭蜀汉。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毛氏夫人携季子䝺五十九世)和斌子珩(六十世),皆为零陵湘源支之始祖。其后裔分布于全州十八个乡镇大小村落七百余处,人口达二十万零四千,是全州第一大姓。

势琳公卜居大岗。 零陵湘源支蒋氏分为斌公、公䝺两系。大岗支属于斌公系。斌公生珩公(六十世),珩公生恭公(六十一世),传至静公(七十五世,零陵桥头村支)。静生二子,长名璨(七十六世),次名瓘。璨生子二,长名谨修(七十七世),次名敏修。谨修生来万(七十八世)、来满(蕃)。来万生伯全(七十九世),由零陵太平门迁居湘源城北之黄华岭脚下。伯全传至八十八世孙势琳(大岗一世),卜居大冈、誉为大岗始祖。大岗蒋氏堂号:“世德堂”。

得超公播迁重庆。 势琳公生五子,名瑄、亥、瑜、玟、璝。瑜公(八十九世)生六子,名森、惠、瀛、清、晖、

。晖公(九十世)生四子,恩、愈、念、思。念公 (九十一世)生六子,文衣、文方、文唐、文襄、文庆、文廉。文方公(九十二世)生三子,时敬、时激、时敕。时敬公(九十三世)生一子,名守恒。守恒公(九十四世)生二子,名尚修、尚儒。尚儒公(九十五世)先抚子全,后生二子,名得超、得祖。得超(九十六世)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湖广填四川时,由全州升乡大岗移民重庆府怀仁里。

得超公被誉为大岗蒋氏重庆支始祖。

生澄公迁居龙门浩。 得超公徙居重庆后,耕读传家,裔遂繁衍。谨遵重庆始祖所带康熙二十四年《全州大岗蒋氏族谱》二十字班辈诗取名,以便日后寻根问祖。

重庆始祖得超公生二子,名锡登、锡?(九十七世)。锡登公生三子,名汝琇、汝申、汝林(九十八世)。汝琇公生一子,名叶凤(九十九世)。叶凤公生二子,名荣贵、荣朝(一百世)。荣朝公生二子,名生魁、生澄(一百零一世)。

从叶凤开始,在耕读传家、裔遂繁衍的同时,兼营封建社会商品流通的主导商品粮食。历代先祖艰苦创业取得显著成效后,大约同治十年(1871年),生澄公既保留了巴县长生桥小湾的农业基业,又邀约亲朋好友,迁入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龙门乡

(今重庆南岸龙门浩下浩麻柳嘴、米市街),经营山米加工、批发兼零售生意。

生澄公被誉为重庆龙门浩支蒋氏始祖。

四、大岗古村

【编者】生澄公的移居四川重庆府之前,生长在桂林府全州大岗村。大岗村的前世今生是萦绕在我们心中的一份乡愁。蒋廷松先生2019年6月1日发表在《探秘桂北》上的文章“桂北著名的传统村落:全州蒋姓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举人之村大岗村”,实现了我们的夙愿。现摘编如下:

全州县有个村,明朝时一度挺有名气,科举时代中举人数位居全州第二,人才辈出,这个村便是今永岁镇大岗村,让我们看看这个村的历史吧。

A、村落渊源与现状

大岗村,初名大堽,堽同“冈”字,是较低而平的山脊或高起的土坡的意思。冈与岗,其读音相同时其意思也是一致的。大岗,别名大坪江。《全州大冈蒋氏族谱》说大坪江是土名。清乾隆、嘉庆《全州志》村落篇记载该村的村名为升平乡(共十七里一百九十九村)十都二图大陂冈(康熙时设乡、里、都、图,图下设村)。有地方人士说,土话冈与江音相同。故疑心现大岗别名大坪江是大陂冈谐音而来。嘉庆《全州志》在科举篇记为大冈。民国时《全州志》则记载,大岗属永安乡当时分大冈左村与大冈右村。1944年9月,村东的山岭有国军阻击阵地,有国军一个连的官兵为抗日阵亡,2019年仍可见深1米多,宽约1米的清晰战壕。

1944年一个连国军士兵为抗日牺牲此山上

村后抗战战壕还保留着

解放后村里曾成立一个桂剧团,文革时停办,戏服戏具被烧掉了,1981年重新添置了一些戏剧用品,持续到1983年因电影出现而倒闭。

大岗村蒋氏源于姬姓,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第三子期思侯伯龄就是蒋姓始祖。大岗蒋姓为第五十八代蒋姓传人三国丞相蒋琬之后。琬公娶妻毛氏,生有三子,全州蒋姓大多是安阳侯蒋琬这三支的后裔,而大岗蒋姓源于蒋琬公的长子蒋斌,其后人蒋来万于宋时由零陵太平门迁居湘源城北的黄华岭脚下。迁居时间,《全州地名志》记载:“大岗,1109人,蒋姓,宋代自江西迁来,因居山岗而得名。”这与大岗族谱记载有异。据大冈族谱记载:来万十一世孙蒋谅生四子:势琳、势袖、势爵、势珍。其中势爵、势珍兄弟定居田尾底。

大冈始祖之一蒋势琳约于明代宣德年间(公元一四三零年)始迁居于永岁大岗。势琳、势袖兄弟由黄华岭迁居永岁大岗,其后人分布县内外120多个村落199处,2000年第六次修大岗蒋氏族谱时共有17000多人(不含迁出县外)。据该族人员提供的资料,至2019年,分迁出去的村庄,遍布广西大半地区,并远至广东、湖南、四川、重庆等地,人口多达4万之众。在大岗老村六辈同存,从大岗迁移出去的族人,出现作字辈至光字辈13代共存的局面。该村附近方圆五六里有六个村庄的蒋姓,都源自大岗老村,无杂姓(有上门异姓婿也改为蒋姓)。

与大岗蒋姓仕宦联姻以唐姓为主,超过三分之一,次为陶、杨、王三姓不王三姓不分高下。据民国24年(1935) 版《全县志》记载,当时县内共计有108姓。其中以唐、蒋二姓居多,共占总人口数的50%。虽然如此,但从数字来看,蒋唐联姻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古代大岗仕宦之家,遵守《蒋氏家规》同姓不通婚的条规,没有娶蒋氏为妻的特例。无嗣者,只能收养本宗室之人。大岗村有传统民居约120座,其中能居住的约62座,不能居住的58座,倒塌的有40座,空置率40%。

大岗村古民居

残存的门楼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岗蒋氏家规实是蒋氏族规,是大岗蒋氏做人的重要准则,共有十八条:一、敦孝弟。二。睦宗族。三、谨祭祀,四、完国课。五、尊师傅。六、训子弟。七、守忠厚。八、和邻里。九、戒赌淫。十、戒溺女。十一、恤孤寡。十二、崇节俭。十三、避祖讳。十四、饬伦纪。十五、正宗桃。十六、辨婚嫁。十七、除时弊。十八、戒争讼。其中第十条强调:生人之道,一男一女。如仅有男无女,己之身何以出?人之类遵亦绝矣。女可溺乎故?父母之心主乎慈,女方出世,溺而杀之,借问为父母者如何过得意?如何下得手?此种毒狠心肠,父母也与哉,是豺狼也。律有故杀之条,溺女与故杀等。愿吾族各教妻媳莫作此孽。当时的大岗蒋氏族人不重男轻女,真是可赞!

全州大岗蒋氏至2000年曾先后六次修族谱。自明万历楚府长史湘洲公第一次修,清康熙二十四年第二次修,道光二十三年第三次修,至光绪三十四年第四次续修后,渐臻完善。民国三十三年第五次续修族谱时,恰遇日寇入侵,未成。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虽又继起续修,由于时势原因,只完成草谱,中途停废。1999年5月22日,本族组建了以县城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六修族谱编纂委员会,于2000年完成。族人的辈分,自一世至十四世未编立诗句,为便于记忆,至十五世先人将辈分编诗:

创修历代行伦班辈诗:文时守尚得 锡汝叶荣生 永作朝廷士 钦洪材焕承

续修历代行伦班辈诗:积厚辉光盛 钧添桂灿墀 恩纶绵万世 铨溥相熙基

再续历代行伦班辈诗:祖宗培德泽 子荪佐政权 鼎钟著国书 伟绩昌炽延

一望无际的大沙洲

湘江畔的大岗村沙洲面积达千亩,有全州第一大洲之称。1967年在沙洲上大面积种植桑树,约有800亩左右,当时村民通过种桑养蚕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清代时,种植甘蔗,渐成获利的经济作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尤甚,由于甘蔗多,村里一度兴建四个糖厂。花生、棉花也曾是重要的经济作物。2018年大岗村总人口1254人,青年人口数721 左右,外出务工的320人。60岁以上的257人。主要产业是柑子、金槐和水稻,年人均收入五至六千元。2019年位于大岗村的溪洲复垦项目占地800余亩,项目初期拟100亩的平整土地进行改造,打造成野生桑树种植体验基地。桂林市委副书记白松涛和全州县县委书记、县长多次来该村考察指导,肯定溪洲复垦项目。过年民俗有杀年猪,打糍粑,酿甜酒,做油炸小条糯米饼。

关于势琳公来大岗定居有这样一个传说。到大岗定居的蒋势琳(1386-1458),少时家贫,无以为生,流落于黄沙河东岸上八里之枫木山,为一周姓人家牧牛。周家村北二里外,有一去处形似睡牛。一天,势琳牧牛时听到鸟鸣声:“周去蒋来兴!周去蒋来兴!……”蒋势琳似有所悟,便在此定居,娶河西石霞村唐氏为妻。待蒋势琳五个儿子相继出世,便营造居室,垦殖田亩,退佣自耕。数年后,周家败落迁走,势琳公子孙繁衍,家道兴旺,果然应了“周去蒋来兴”神鸟之兆。

蒋势琳是蒋谅的长子,字财初,文林郎,明洪武丙寅年(1386年)生。族谱说他:“公幼孤,与弟袖育于外祖陈氏家。长英敏强干,识地理,见吾宅山环水抱,系逆龙正结,吉其发福绵远,因卜居焉。善持家,广蓄积,市产业,创书含于城北,置中火田于赵家塘。迄今年远,书含基址莫考,中火田兼并谁氏,清理之举,族中识往事者所当急急也。妣唐氏,封孺人,系日霞人,明洪武庚午(1390年)十一月十一辰时生。”势琳妻寿八十三。生五子二女:瑄、亥、瑜、玟、璝。次子蒋亥过继给蒋势琳之弟蒋势袖。

B、物质文化遗产

1949年前村里遍布青石板路、钉子路,现路面或毁或铺水泥。大岗蒋氏始祖之一势琳古墓犹存,但棺葬入天然岩洞,堪称奇观。民间传闻,其墓葬前竖碑,数年后便为墓葬洞口所吞食。文物古建筑能保留者甚少,从族谱与老人讲述中可古村古迹的不寻常。

势琳古墓所在地

昔日钉子古道已经废弃

(一) 公祠

村里曾有18座公祠,由于缺乏维护,如今只有两座尚存。

一是三圣祠(介绍见《古迹景观》),二是大公堂。现存的大岗蒋氏公祠,初始约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原称世德堂,今之称大公堂。

大公堂侧门

大公堂正门

地处蒋势琳早年牧牛之所,公堂座北朝南,卓立秀拔,雄奇壮观。后几经维修,至清嘉庆年间进行重修,光绪三十四年又进行一次维修。之后,九十余年失修,直至六修全州大冈蒋氏族谱编委会筹集资金,并提议由大冈老村族人组建维修大公堂领导小组,组织人力,聘请工匠,对大公堂进行一次较大的维修。从2001年7月3日兴工,仅两月便修成。总面积200多平方米。

世德堂正厅上方,书有“世德发祥”的牌匾。

“世德发祥”的牌匾

多次挨盗却幸运留下的石鼓

堂内还嵌有一副对联:“财禄恒丰膺厚祉,初衷匪懈奉明禋”。世德堂正门上,方梁与斗拱都有用镂空手法雕琢而成的图案。正门两侧的石狮头上,也刻有一副对联:

“大德栽培后,冈峦体戏尊”。大堂对联,内含始祖势琳公名字“财初”二字,正门狮身对联,则以大冈村名藏头。公祠曾有匾额32块,可惜多毁于文革,老人的记忆中竖匾有湖广巡抚部院、四川川北道、王府长史等。公祠门口有两只石鼓,相传从四川买回,小偷三次行窃未成,现为村民用钢筋水泥固定。

(二)古迹景观

村后有小后龙山。有一石头露出土面,高一米左右。形似龙头张口,传闻不能动土,否则村里鸡犬不宁,故至今不许葬坟,后土地分为村民,但此俗流传至今未破。古村景观甚众,六修族谱时二十八代孙蒋廷辉先生曾对此进行采集整理,共七处。

观牛屁股井能预知天象

1、睡牛福地 相传大冈蒋氏始祖势琳公发祥之地。在风水先生看来,大岗是一睡牛,有头有尾。凌云桥下有牛鼻(水降即现),磨井、腊口井是牛眼,村前小江边一井是牛鞭井,此井不论多旱,水位不减。瑜公堂后一井是牛肚脐,棺木井是牛屁股井,此井奇特,每逢山洪大雨,前两日观之能知天象。

顺棺木井沿小江至鸡公桥,再循路以上数十步 有草坪,草坪东侧原有一井,为牛尾巴井。民间有一些与睡牛福地相关的传说。

2、三鲤共头 凌云桥北头三叉路口原有“三鲤共头”石雕。三个鲤鱼,一个鱼尾朝北,一个鱼尾向南,另一鱼尾指向村内。雕塑时间不详。其寓意是昭示大冈族人无论家居村内,或是客居村外,都应同根连气,思源报本。

3、玉白磉石 即三房头老屋里八根梁柱之石础。全为汉白玉凿成,纯正无暇,光洁晶莹。传为三房瑜公之后可斋公(时行)做中宪大夫时从任所船载而归,共四对,恰合正屋八根梁是之数,仍保留完好。

三圣祠

4、三圣祠 凌云桥南百十步有大庙,俗称大庙里,也称大蚕室者,为古之三圣祠。古祠之照墙上头,曾可见“三圣祠”三个石刻大字。照墙两端开门,进门可见宽大院坪,院后为三圣殿,院前紧靠照墙内壁居中是悬空戏台。该祠坐西朝东,约有670平方米,前临小江,有古道贯穿祠与小江之间。古代“三圣”,各地有异,此地可能是指昆庐舍那佛及文殊、普贤三菩萨。三圣高达丈 余,两旁小菩萨高矮不一,面目狰狞,栩栩如生。祠前悬一米有余生铁铸造的巨钟,备庙会与水、火灾情之用。1949年后,三圣寺曾作为村小学校,七十年代前后,全村种桑养蚕,做为蚕室。2016年改为村文化活动场所及红白喜事大餐厅。

5、文昌阁、魁星楼 小江下游外侧,现有文昌阁遗址,当时设置豪华,塑像温文尔雅,阁后神坛犹在;内侧,有魅星楼遗址,虽已垦为田地,楼基砖石尚存。

通往文昌阁的古桥

文昌阁遗址

文昌帝君(亦称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司人间禄籍;魁星乃主宰文章兴衰之神。考此阁此楼之兴建,与明万历间大岗蒋氏人文迭起有关。文昌阁地形如毛笔的笔尖,每年的二月初三,是梓潼帝君的生日,便是文昌阁文明大举节日,邀请亲友前来沐浴敬奉,每人手持一柱香,毕恭毕敬地在文昌帝君(即梓潼帝君)的塑像前祭拜,祈祷儿孙平步青云,光宗耀祖。请戏班演戏几天,特别热闹。古桥草坪旷里还立了一根高大的石柱,供前来参加文昌会的亲友们拴马用。

6、书屋有楼子书屋、毛书房、大园里书房 昔时,大岗各房族支派,或一家独运,或数户合筹,营建书屋,请先生,育人才。楼子书屋位于腊口井、五桂堂上下之间,毛书房则在外戏台南端。此两处,为蒙馆,供童生勤学苦读之用。大园里书房是经馆,开讲四书五经,供参加乡试青年所用。

7、八景呈祥

双虹夹印景点尚存

全州一些有名的村落都有自己的小八景,大冈村也同样有自己村的小八景。

(1) 双虹夹印。三圣祠前田垌靠江处有印堆,原有桂树一株为印把;与印堆隔江相望有大樟树为标志处是印盒;从印盒处沿路向南百十步有大柏树两株为标志处是印盖。因印堆近水,当天空出现彩虹,同时倒映水底,双虹相映,印居其中,故曰“双虹夹印”。

带水环流

(2)玉尺护龙。即村之左前方俗称“埂子上”者,相传是为玉尺。其高四米,宽二十米,长四百米,自古天成,林木苍郁,恰如一件其大无比的玉制兵器。皆因这件神异兵器的佑护,大冈龙脉才不会走失,故谓“玉尺护龙”。

(3)笔峰独秀。景在腊口井北一里之地,四周平阔,独有此山,兀然笔立,挺拔峥嵘;昔时古树参天,云蒸霞蔚,颇为壮观,故称“笔峰独秀”。

(4)带水环流。此景即村前小江。小江源出东边黄华岭下,越田野流至村前,即环村而过注入浩浩湘江。昔时,江提坚固,少有淤积,绿水盈盈,统挺澄澈,恰似玉带,故名“带水环流”。

尚存的“游鱼堆”

(5)磨井清泉。磨井位于凌云桥下小江内侧,即睡牛之左眼。此井其形如磨,水色清纯,水味甘甜。

(6)游鱼锁水”。凌云桥以下小江之外侧,有大小土堆十数个,或独立,或相连,古称其为“游鱼堆”。风水先生曾说:“游鱼锁水千年秀,状元及第一旦休”。大意是游鱼堆可锁 住大岗气脉不至外泄,人才辈出。过去,湖南东安修大坝前常有大鱼往这里窜,村民甚至能用锄头挖到大鱼,现在盛况不见。过去土堆有30多个,现土堆 寥寥可数。 (7)长亭北障。长亭指凌云桥桥亭。据传,桥与亭始建于明正德戊辰(公元1508)年,多次重修,至近代尚完好。其亭耸然而特立,内有亭柱三十二,上有飞阁接青云。北头亭匾上书“云衢接式”;南头亭口左右有石狮守护,匾书三字“凌云桥”。可惜长亭毁于日寇战火,两尊石狮也随之沉入江底。

(8)木岭南屏。相传今之木岭,秀木苍苍,恰如一面宏大奇丽的锦屏,横亘于村之南端,故称“木岭南屏”。

C、科举功名与人物

全州永岁镇陶家村有位进士陶崇,十岁时赋《笔山诗》,有惊人之句。曾做过理宗皇帝赵昀的老师。陶崇逝后,理宗皇帝破格赠其特进谥文肃。传说陶崇死后为其挖掘墓坑时,坑中飞出三只仙鹤,一只落今永岁镇石岗,一只落今永岁镇大岗,一只落于今黄沙河镇葛岗,葛岗因此改名为鹤岗(现黄沙河黄岗)。而鹤落三岗之地,便成了人才辈出的地方。明清时期,大岗科举人才多,为官者众。村前村后有夹石,路过的文官见了下轿,武官见了下马。湘江,乃黄金水道,沿江百姓都苦于当差。但大岗百姓可免当差之苦。

大岗村前的辽阔湘江

村人相传,大岗村至今不出人才,与明万历年间修公祠有关,当年大公堂竣工时举行上梁庆典,人山人海,都想抢上梁粑粑,有司仪老为安全出发,宣唱道,不要拥挤,出去一个发一个,本意是被免拥挤,岂料神明在上,此话一出竟成谶语,从此大岗族人,凡是外迁者,都达荣显贵,在家则平淡糊口,后有人埋怨司仪老者,失口卖了华石山。此说在永岁石岗村也有,但经考证,石岗人才实际上是在修公祠后多出人才。古代大岗村,官员几乎都出自明朝,但清朝还是出了20多位文武举人,若以万历为限,则明朝万历后出的官员也不少 ,如蒋鸣皋、蒋熙春这样身居道员的高官与巡抚,多出自万历后,故所谓谶语实是传说。

1、举人之多位居县内前茅

历史上全州有进士144名,有举人1570 名,以蒋姓中进士、举人最多,其中蒋姓有进士41名,举人有483名,以古时六乡划分,则升乡占据首位,大岗属升乡,举人总数名列全县最多的两个村落之一,相传最好的科举是三科七举九秀才。2000年族谱载该村有举人67人,其中武举人11人,此数应有一些为同族外迁者。笔者查看蒋钦挥先生提供的全州举人地名资料,记有升乡大冈60人。

村里祠堂世德堂正门上方,有一块“历代科甲名录”的牌匾,上面记录着大冈后裔历代高中科举的族中才俊。上面记录在科举时代大冈后裔中,中文进士者2人,中文解元者1人,20世纪初记载中文、武举人者达110多人,现在却有140多人,都是有名有姓的。

大公堂悬挂“历代科甲名录”的牌匾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 已考证大岗村举人至少62人(因时间关系暂时未能尽查,分析另有8人也属可信,若如此,则大岗人占全州蒋姓举人的七分之一),但110人应含迁出在外的本族人,140人则是一些迁居在外的蒋氏族人认祖归宗所致,其实这140名举人可能还不是大岗蒋氏族人中举的最终数字。美中不足的是,大岗族中举人数虽多,但中进士的较少,族谱记载的只有区区的两位,其中一位是蒋荣献,嘉庆己已钦赐进士,另一位是蒋连杰,光绪庚定恩科进士,但蒋连杰虽源自大岗蒋氏,实是安和镇青龙山村人。

通过一般的考试取得的进士,不会称之为“钦赐进士”。被称为“钦赐进士”的,他们在科场中走的是“终南捷径”,具有破格性质的。有会试不中,特许参加殿试;有不须会试,直接进入殿试;有的根本没参加殿试,如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张泰基,《科场条例》卷二十二记本科“钦赐殿试一名”。个别钦赐进士在《进士题名碑》中无其姓名。蒋荣献属于何种进士,未有详细记载。

2、历代仕宦

蒋势琳定居大岗发家后,其后人出了一些较高级别的官员,多出在明朝。明朝有巡抚蒋尚膺。蒋尚膺是明崇祯丙子科的举人,初任湖广郧阳府郧西县知县。本年内调繁郧,转升本府推官,加施归兵备道,湖广按察司副使,升巡抚湖广郧襄、承德、荆辰、常沣等处地方,都察院右金都御史。诰授通奉大夫湖广巡抚,配陶氏、谭氏,诰封夫人。

明朝御史有蒋守藩,举人,初授西宁县,次任浙江武义县、以政优调京,升南京道监御史,调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升太仆寺卿,钦差巡视京营、京仓,巡按江南江北府。

明朝还有三位举人蒋鸣皋、蒋守迪、蒋熙春成为道员。道员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百姓称之为道台。蒋守迪、蒋熙春先后升升四川川北道。

大岗蒋氏,在明代还出了3位长史、1位主事,1位知府、2位同知、1位提举、4位知州、1位通判、1位推官、14位知县,收录族谱的武员有13人。历代诰赠、敕赠共有33人,历代诰授、敕授载入族谱者有50多人。

3、人物轶闻

大岗出了不少人物,不乏有廉官、义士、孝子、烈女,现选录显著者如下。

义士蒋尚玉:人称善菩萨

蒋培玉,有的资料称蒋尚玉,授八品,以孙蒋锡书贵,诰封文林郎。他为人善,如今乡中父老还在传扬他那“一“生’一‘死’两帮忙”的逸事。帮生,有一位外地人,因为清康熙初年吴三桂叛乱,滞留后打算近期回归故里。有人欺他是外乡人,想乘机谋夺他的财产,于是编了个理由将他捆绑送到牢里。但蒋尚玉査清实情,知其被诬,便替他申诉冤情,并自己掏钱将他从囚禁中保释出来,然后召集这帮人,谕以大义,劝告他们正正当当做人,不要见利忘义做小人。让这帮人心悦诚服。

帮“死”是说有个姓毛的刺史在广西为官,母亲死在任所,他想扶母亲棺椁回归江西,途经全州大岗,恰逢吴三桂叛乱,道路受阻。毛刺史打听到村中蒋尚玉好善,便将母榇寄放于他的偏宅,说好待动乱平定之后再来运回。蒋尚玉满口应承。但此人去,杳如黄鹤,久久不见回来。蒋培玉只好为他营葬好母亲,并每年清明都去祭扫。

如今乡里人遇上不愿出面帮忙的事,常念叨的一句口头禅: “除非‘善菩萨’再世。”就是说他。

三代孝子:割股肉作糜疗母病

蒋达升,清雍正癸卯(1723年)正科举人(族谱载是雍正甲辰科举人)。母陈氏,六十余岁时常为病所困。蒋达升因家里穷,无钱治疗,只好悄悄割股肉作糜进,母病全愈。寿至96岁。人们认为是为他的孝心所致。后来儿子蒋叶英亦仿效为母王孺人治病。蒋叶英儿子。蒋荣纬、蒋荣繁,又因母马孺人症危,兄弟俱割臂合饲,母亲得以复苏。像这样的孝子,传之三代,近世罕闻。乾隆壬辰季秋月,全州学正卢若铎题赠“三代孝烈”。

蒋时行:改镇压为招抚的“明代真儒”

解元蒋时行寒丁寺苦读之地

解元蒋时行的破旧故居

蒋时行,嘉靖十六年丁酉科(1537科)解元。他儿子蒋守成也考中了举人,任松江通判。时行在中举为官前,相传曾苦读于村东五里的寒丁寺达五年。早起晚归。晚上又点灯继续苦学到深夜。后来看书可一目十行。20岁时,中解元。黄沙河叠禄村一位大岗支蒋氏族人在寒丁寺办过私塾,教族中子弟读书。

他任桂阳知州时,大桥瑶民蜂起。当权者认为应该镇压瑶民。但蒋时行却力主招抚。他还亲自到瑶民的老巢,谕以福祸。结果,瑶民听了他的话,从而避免了一场大屠杀。后任福建延平府同知、浙江盐运司同知、云南广西府知府。有翰林院检讨兼都察御史、广西学政卢梦熊与都察院提督操江佥都御史耿定力,为他撰题“明代真儒”额颂。

蒋时极:德高服人的通判

《广西通志·云南名宦志》记载的蒋时极,明隆庆元年(1567年)中举人。万历间为云南广西府通判。云南和广西在元代为广西路,治今泸西,辖境相当于今云南泸西、师宗、弥勒等地,明洪武改为府,为三郡交界,素来就是匪贼的老巢。蒋时极很有威名,当地少数民族头领听说是他来做官,都心诚意地在百里之外迎接。就是那些最难驯服的土司头子也不乱来。见他在任申号令、明赏罚,不烦兵甲,大为佩服。后来他为岷府左长中,也就是藩王府的总管。

蒋元度:康熙赐“第一民牧”

蒋元度,康熙丙子(1696年)举人。甲午(1714)年,蒋元度被荐举到福建省福清县任知县,当地吏治******,下级官员给他送礼被拒后便诬告他,督抚把接的的诉状递交给了他。

但下属官吏见罢很害怕,但蒋元度将他们召来进行解释,推诚相待,让福清县民风为之大变。他离任时,百姓送他的诗中有:“天诏夺将生佛去,海邦宁再有温公”之句。宋代司马光为相国,封温国公,惠民有恩,人称“万家生佛”。

蒋元度于康熙丙申(1716年)冬抵新安县,县境有一旷洲,被皇亲据为牧马场。居民屡次上告无果。面对此案,他冒着得罪皇亲的风险主持正义,最后为康煕帝所知,鉴于蒋元度关爱民之疾苦,培植国本,且能不避权贵,康煕遂降谕旨,责令皇亲退还其地归民,又赐蒋元度“第一民牧”额,以示嘉奖。后来还赐予蒋元度以诗文:“草塘春产蛤,茶井冷生鱼,一吸清泉水,高风味有余。”

历史不能忘记,但辉煌的历史只能代表过去,愿大岗蒋氏族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来源:

世 德 堂 重 庆 龙 门 浩 蒋 氏 族 谱

推荐

  • 1设备验收管理制度范文推荐383
  • 2搞笑短信小笑话80则308
  • 32020年河北保定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11月下旬公布435
  • 4书法字体颜体434
  • 5创建文明社区倡议书范文6篇167
  • 6跟巨蟹座女生最配的星座是什么397
  • 7婚礼朗诵散文3篇282
  • 8民间抵押合同通用版375
  • 9测评各种年代的丝袜 那时的丝袜都是紧着男人先穿342
  • 10吉他初学者的谱子:吉他入门谱子144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