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签了合约就被雪藏?被骂了十年他怎么还没凉透

时间:2024-01-05 23:04:01/人气:371 ℃

李阳家暴,一个「古早」的话题。

近日,又频上热搜。

起因是前妻Kim发微博控诉:

这次,他对女儿动手了

在Kim发布的家暴现场视频里。

有李阳的嘶吼声、肢体打斗声,还有女儿惊恐的哭叫声。

一天后,Kim放出了事发时与女儿的聊天截图。

女儿说:「爸爸在打我们」

照片里的血迹触目惊心。

几条微博一出,网上炸开了锅。

网友们一边倒地痛骂家暴男。

同时,很多人都表示震惊:

李阳居然还没凉?!

回想十年前,李阳家暴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几乎无人不晓。

当时之所以备受瞩目,更多是出于名人效应。

20世纪90年代初,李阳全身心投入英语教育行业。

作为「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他鼓吹大声朗读的英语学习方式。

将英语学习与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成功学捆绑在一起。

在全国各地洗脑式演讲,传销自己的课程、书籍,赚得盆满钵满。

还上演了诸如长城烧游戏机、千人下跪等闹剧。

图源|凤凰网

今天看来十分荒唐。

但在当时,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门大开,正是民众英语学习需求高涨的时候。

所以,李阳的成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产物。

然而,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2011年8月31日,「李阳家暴」事件爆发

他当时的外籍妻子Kim,发微博爆料李阳家暴。

接连五天,她陆续发出多张被打得头破血流、满脑肿包的骇人照片。

还说,李阳是当着孩子的面打她的。

由此,李阳道貌岸然的教育家******被撕开。

各大媒体开始铺天盖地报道这一家暴事件。

而讽刺的是,事情发生时,李阳还在上海给150名母亲讲家庭教育。

一直到9月9日,课程结束,李阳才回家。

他对自己施暴的行为供认不讳。

称自己抓住妻子Kim的头发,以180斤的身躯骑在她身上打她

还说,不能让她反抗,要「一次性把她制服」。

之后,在警察的调解下,他和Kim协议解决此事。

李阳承诺了以下三点:

第一,保证不再实施暴力;

第二,在微博公开道歉;

第三,接受心理咨询。

目前看来,他只兑现了后面两点。

次日,在微博公开道歉。

接受《新京报》的电话采访时,也表示:

「我承诺,我一定会控制住自己,不要冲动,发生再大的事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如果我再动手就是法律(解决)了。这是我给公众的承诺,也希望给所有男性做个榜样。」

两天后的报道里,也证实了他接受心理咨询一事。

之后,直到2013年,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

两人离婚,李阳支付Kim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

李阳家暴事件,当年就是这样收场的。

俗话说,评判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

李阳真的如自己承诺的那样,深刻反省了吗?

显然没有。

从诸多采访细节可以看出,他的道歉和承诺只是对公众的敷衍之词。

因为他打心底就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

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曾经提到家暴事件爆发后,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回应:

「我觉得这件事没那么严重,就算拖三天也无所谓,不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可以以后再处理。」

对妻子,他不仅毫无歉意,反而归罪于她。

他认为是妻子一直要和他争吵,激怒了他,才迫使他出手。

甚至表示这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多次说家暴是「中国文化」。

一直拖到媒体的声音无法忽视后,他才回家和妻子协商。

因为不想再与妻子计较,他才答应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协议。

而且以此洋洋自得,觉得自己的道歉和承诺是大度的表现

还有,尽管他口头上答应去做心理咨询。

但心理咨询师说,李阳并没有遵循她给出的治疗方案,反而忙于危机公关。

比起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他更在意自己的事业是否受影响。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在演讲中宣扬的功利主义观。

「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两个字——Make money!」

从事情爆发后,一直到打离婚官司的那一年。

李阳仍旧四处宣讲,忙于赚钱。

甚至,把家暴事件当成了流量密码,开始高调地出现在各种节目中,增加曝光度。

面对采访,他不止一次地说:

我要做家暴的主持人和代言人,还要把它出成书,我还要去宣讲。

「这个事肯定会产生很大影响,我会坦然面对,这就是我做过的事。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更多人得到智慧,不管是牺牲我还是牺牲疯狂英语,只要让人得到智慧,我也算功德圆满。」

自己的家庭问题还没解决,他已经急于做救世主拯救别人的婚姻。

在一档节目上,李阳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的行为不对。

但又趾高气昂地为自己辩白,认为自己出事反而可以推动反家暴立法

直接引起了现场学者、专家、嘉宾等人接连炮轰。

这其中就包括金星。

她厉声痛斥李阳:「太道貌岸然!中国不需要你来建立一个法例。中国不需要一个李阳。但Kim需要一个丈夫,你的三个孩子需要一个父亲。」

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评声,李阳依然毫无愧疚之意。

他还得意地称「家暴门」后自己火了,「到哪里都有横幅欢迎,疯狂英语也没受影响」。

说没受影响,是假的。

李阳的教育家形象溃败后,加之行业更迭,疯狂英语很快被时代淘汰了。

2013年10月,李阳加入某直销品牌,依旧以教英语的「口号式疯狂」,叫卖牙膏、饮水机等产品。

2014年,他宣布皈依佛门。

表面上师从少林寺释永信,但实际上还是换了种方式赚钱。

他为少林慈幼院众僧提供英语培训、出版英文版佛经和释永信经典语录、举办中外国际夏令营……

之后,渐渐从公众视野里淡出了。

但从他的微博里可以看出,他还在四处上课、讲演。

他还没放弃「疯狂英语」那一套。

但已经很少有人响应了,评论区也大多都是嘲讽声。

如今,李阳又被曝家暴,并不令人意外。

因为,无论是事发之时,还是后续处理问题之际,他从未真正把家庭放在心上。

在他的价值观里,家庭只是事业的附属品

他眼中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事业的成功。

他说过,和Kim的结合是一个中美教育实验,而他们的孩子,则是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实验品

话里话外,毫无对妻女的爱意。

甚至没把她们当做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

原本就缺乏感情基础,在共同生活中,李阳又完全将重心放在工作上,毫不顾家。

李阳的公司总部在外地,加上常年四处演讲,他每个月只有一两天的时间回家。

他甚至不记得妻子女儿的生日。

就这样过了十二年。

Kim在采访里坦言,自己是一个「准单亲妈妈」。

但即便如此,李阳还是觉得家庭占用了自己太多精力。

在被问及他对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时,他还理直气壮地说:

「我(本来)可以一天都不回家,但我(每年还能)回20天。」

就算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全国网友都在劝告他。

他依然不为所动。

反倒拿出「中国文化」作挡箭牌。

最后舆论无法控制时,他直接破罐破摔,称自己作为公众人物可以「娱乐大家」。

全然不知反省的态度,显示出共情能力的极度匮乏,对情感关系的极度冷血。

很难想象,一个以成功企业家、教育家面目示人的公众人物,内心已经扭曲到了这种程度。

这和李阳的性格有关。

由于从小缺少家庭陪伴,再加上父母的打压式教育。

李阳很早就形成了极度自卑的性格,甚至不敢与别人说话。

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卑的极端就是自负」。

他对事业的热情,更像是一种过剩自我的转移。

他在自己的演讲中用很浮夸的口号和行为,实际上都是在过度强化自我,粉饰自卑。

他后来对教育事业的追逐也已经谈不上热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成功后所带来的成就感的享受。

这样自我无限膨胀的人,根本不具备爱人的能力。

金星就曾直言李阳不适合家庭:「你是一个很成功的独立男性,但缺少对家庭的责任,尤其这件事情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你并不适合家庭。」

但李阳的自大,使得他无法接纳任何意见。

他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也任由自己的精神疾病恶化下去。

当年就有很多网友预感:以李阳这种态度,日后肯定会再犯。

今天看来,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

他不堪的形象已经是人尽皆知,为什么还能顺利组建新的家庭?

这大概就是因为,出于情感因素,人们对施暴者总是存在幻想

当年,Kim发声后,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鼓励。

但2019年,在反家暴日后的第三天,她又发文表示,虽然不认可暴力行为,但已经原谅了他,还爱他。

李阳隔空回应,并贴出了全家福的照片。

一系列操作,让网友看得目瞪口呆: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真的能称得上爱吗?

况且,在Kim首次发声时,就不是第一次家暴了。

早在2001年,她就被李阳施暴;

2006年,她有孕在身,还被推倒在地;

直到2011年,她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打死时,才决定离开。

众所周知,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假如Kim在第一次被施暴之后,就能够看清李阳的真面目。

那么之后的悲剧,大概都不会发生。

可惜这样的假设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只能让旁观者引以为戒:

如果不幸遭遇家暴,请不要抱有幻想。

不要让对他人的宽容,最终变成落在自己身上的伤。

更重要的则是,防患于未然。

趁早看清对方的真面目,不要抱着观望的态度继续有毒的关系。

从这一角度看,李阳其实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典型的家暴男特征: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及他人感受。

只要有一点小事不合他的意,他就大发雷霆。

李阳曾将身孕4个月的Kim推倒在地,只因她不小心把他明天要穿的西装给烫皱了。

还有,在一个节目现场,因为一个外籍女子反对他的观点。

他直接当着现场嘉宾和观众的面放言要「攻击」她。

情绪管理能力几乎为零。

这样的人自我无限膨胀,不愿听取他人建议,也就更加不可能反省和悔改。

二是,表现出极端倾向。

李阳对「成功」的追求,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

无论是他对成功的狭隘理解,还是他所创立的「疯狂」教学方式。

都显示出了他刻在骨子里的极端倾向。

尤其表现为这样一个「经典」画面:

在每年几百场遍布全国的演讲中,面对台下上千个学生。

他总是举着话筒,把每一句话的倒数第二个字拖长音,让观众接最后一个字:

「你们不是普通的——人!你们是伟大的——神!」

存在这种偏执、极端心理的人,极易在生活中情绪失控。

潜在的家暴者,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渐渐露出真面目:

最开始,或许是几句脱口而出的辱骂;

后来,升级到肢体层面;

到最后,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如果遇到这种倾向的伴侣,无论多爱,都请远离。

要知道,暴力从来不是爱的语言。

推荐

  • 1面部刮痧美容的好处400
  • 2存钱在支付宝余额宝可靠吗263
  • 32020致新员工的一封信256
  • 4鼓励上进的英语名言124
  • 5有关导游自我介绍范文350
  • 62020山东研究生硕士考研国家分数线查询339
  • 7安全漂亮黑板报设计272
  • 8居委会实习总结303
  • 9深圳夏天室内遛娃好去处推荐,遛娃好去处,47447
  • 10脚底长鸡眼自己可以挖去吗?脚底经常长鸡眼挖了又长340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