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说选错了路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我为什么总是在选错的路

时间:2024-05-04 15:32:39/人气:463 ℃

几米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漫画《向左走,向右走》,它描写了现代都市人对于浪漫爱情的美好憧憬。现代都市的繁华既带来了纸醉金迷的享乐,也带来了钢筋混凝土的冷漠。

住在同一个城市同一幢公寓的两个年轻男女,每次出门,她习惯向左走,他习惯向右走,和这个城市的大部分人一样,一直没有相逢。

几米漫画《向左走,向右走》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提到“向左走,向右走”时,第一反应会想到“选择”两个字。向左还是向右,或是基于本能或是出自判断而要做出一个选择。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刻,在面对一份抉择时,到底选A还是选B,向左还是向右?当选项各有千秋时,我们就容易陷入选择的困局。

有时候,你面对的选择越是艰难,可能就面对艰难选择,我们可能一开始的思考方式就是错误的。

美国内华达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史蒂文•C•海斯博士在他的开山之作《跳出头脑,融入生活》一书中,教会人们用接纳和承诺来解决人生遇到的各种困境,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让那些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的人,能拥抱更有价值的生活。

这本书不会教你如何挣扎地做出对的选择,而是告诉你如何活在当下,并且全身心地去生活——接纳,而不是抛开。接纳自己的过往,接纳自己的记忆,接纳自己的恐惧以及接纳自己的悲伤。

痛苦无处不在——人类的痛苦是普遍的

朋友圈列表里有个ID叫“小太阳”的女孩,她是我的同行,我们在一次培训课上认识,相谈甚欢,互加了微信。

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善良且乐于助人。她爱好很多,摄影、烹饪、跑步……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充实且幸福,每次看她在朋友圈分享的美食美景,都让我这个忙到依赖外卖的人忍不住心生羡慕。

很长时间后我才知道,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阳光朝气的女孩子,竟长期饱受甲状腺疾病的困扰。多年来她四处求医,靠长期服用药物来勉强控制,长期失眠,几近崩溃。我听了唏嘘不已,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她正默默独自承受痛苦。

看起来很幸福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还有一部分患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如PTSD、焦虑、抑郁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因工作、婚姻、孩子等问题感到痛苦和焦虑的人。知名心理咨询师王雪岩在《谁不是带着伤长大》这本书中这样写过: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对幸福的渴望,但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痛苦的袭击。

这和史蒂文•海斯博士在《跳出头脑,融入生活》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人都会痛苦,且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痛苦远远不止这些:麻烦的情绪和想法、不愉快的记忆和往事、要回避的欲望和情感。逃避还是面对、忍受还是坦然,这不仅是每个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接纳承诺疗法的理念(以下简称ACT)所研究的问题。

ACT是海斯博士开创的一种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全新疗法,是以研究人的思维如何工作为基础的新型心理治疗模式,并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痛苦,什么是心理健康。它是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在美国兴起的第三波心理疗法。这种新疗法主张拥抱痛苦,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然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人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秘密,只有坦然面对痛苦,不回避不刻意去消除,就像上面我讲的那个女孩,她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疾病,学着和自己的痛苦和平共处,才能过上充实又有意义的生活。

越逃避,越痛苦——越是不想发生的越会发生

影视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男主或女主在遭受情感创伤后,通常会丢掉与对方有关系的一切东西、搬离两人共同的住所,甚至离开对方所在的城市,去一个全新的城市重新生活。就连著名导演冯小刚也不能免俗,在他导演的以女性为题材的新剧《北辙南辕》中,金晨饰演的戴小雨在准备结婚之际,发现未婚夫彭湃竟未与原配离婚,遗嘱上面也没有自己的名字,一怒之下决定分手,果断打包行李从挪威回到北京,开始新生活。

俗话说得“眼不见不净”,本质上还是一种逃避行为。戴小雨在面对未婚夫的隐瞒时,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回避自己的感受,通过分散注意力来尽力回避痛苦。短期可能有效果,长远来看,并没有得到任何解脱。所以时隔一年,戴小雨在看到远道而来的彭湃时,才会以防卫的姿态假意有了男朋友,想劝退彭湃,防止自己再度受到伤害。

电视剧《北辙南辕》剧照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当我们尽力想要逃避某种痛苦的想法、感觉或是身体上的感受时,这样的感觉反而变得更重要,更有可能比以前来得强烈和频繁。

因为逃避也意味着我们确实把害怕的感觉放在了心上,感觉更真实,更让人难以摆脱。结果就是,“眼前的痛苦”加剧了。而在我们内心苦苦挣扎的同时,生活也就被忽略了。

那么,当我们有了痛苦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书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要让自己休息一下,告诉自己逃避是不管用的;其次,接受自己的反应,允许自己暂时可以陷在痛苦的情绪中;然后,再开始考虑解决困境的可能性,并试着不加控制地感受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最后,要认识到控制有可能令人沮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越是不想发生什么就越是会发生什么。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墨菲定律——如果一件事情有变坏的可能,那么它就一定会变坏。这个定律提示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要期望过高。

人类拥有一个痛苦的起因是生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比如疾病、需求、损失等。只有选择放轻松,对自己、自己的过去持积极态度和接纳心态,才能更好地朝自己想去的方向前进。就像《北辙南辕》中尤姗姗劝戴小雨的那样: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真正地了结,然后才能开始新的生活,才能真正地放下。

电视剧《北辙南辕》剧照

向左走,向右走——选择过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ACT疗法作了这样一个假设:当我们面对自身的核心问题时,自身就处于选择的关口上。向右的道路是过去逃避和控制的老路,这是一条逻辑的、合理的、理智的、语言的道路,你曾经无数次选择过这条道路;向左的道路是一条接纳的、正念的、认知解离的、以及你所真正在意的价值的路,选择这条路容易受伤,也有风险,但值得一做。

这两条路会将你引向截然不同的方向,你是选择向左,还是选择向右?你是选择逃避和控制,还是选择接纳和承诺?要记住这是你的生活,不是其他任何人的生活。你希望过怎样的人生,就选择怎样的方向。

当你在一条道上不断碰壁的时候,不妨选择另一个方向重新前行。生活很艰难,但生活也包含许多其他内容,最终你的生活就是你自己的选择。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这本书的最终目标就是确定什么对你重要,并且积极地去选择追寻这样的方向。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岔路口,每到一个路口都要面临一次选择,而每次选择都可能对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海斯博士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过:人都会痛苦,可同时,人类又展现出无限的勇气、深度的怜悯以及卓越的能力,不断将哪怕是最艰难的个人历程向前推进。

目标是沿着有价值的道路可以获得的东西,一旦你选择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你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过程就始终受价值的驱使。有方向才会有连贯的旅程,而旅程正是最值得的东西。在行走中实现行走,你的生活才有价值,也才能保持活力。

人生的最优选择不是要不要痛苦,而是要不要拥有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写在最后——与痛苦和平共处,才能拥抱生活

“跳出头脑”归根结底就是要打破思维的桎梏,让自己的行为不再受控于语言以及那些在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对人类问题常规的看法;“融入生活”就是当我们摆脱了自己头脑中的激烈战斗后,从而开始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再来听听一位康复的ACT病人是怎么说的:我过去总是想逃离痛苦,而现在我却将其吸入体内。

诚实地去面对自身的意愿以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痛苦。而坦然面对痛苦是摆脱折磨的必经之路,只有与痛苦和平共处,最终才能拥抱生活。

推荐

  • 1什么是有头无尾及其造句156
  • 2家长如何疏导高三孩子情绪方法有哪些419
  • 3初中的忧伤作文149
  • 4西餐厅年终工作总结385
  • 5接待试用期工作总结优秀范文249
  • 6联合党支部整顿软弱涣散组织总结304
  • 7如何用iPhone手机测量长度?278
  • 8会早婚的面相特点有哪些291
  • 9包青天展昭83版:包青天展昭扮演者何家劲息影多年再登台355
  • 10双11珠宝店******活动 备战,双十一130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