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给女儿提袜套裙:爸爸穿裙子教女儿防走光

时间:2024-02-14 10:47:05/人气:189 ℃

作者 | 心海一隅

刚看到一则有些好笑却更觉得暖心的小视频。

浙江杭州的一位爸爸,因为怕女儿穿裙子会走光,

特意穿上一件碎花黄色长裙,亲自给女儿传授“防走光”战术。

爸爸岔开双腿,然后把裙摆夹在两腿中间。

好不容易扶着床站起来后,两腿是居然是交叉的。

这可怎么办?

不用怕,难不倒这位动作灵活的爸爸。

只见他突然一蹦,交叉的双腿立马捋直了。

一旁的女儿,被爸爸的动作吓了一跳。

估计心里在想:

“我爸爸怕不是个傻子吧?”

这还不算完,爸爸还假设当裙子很短,

想要蹲下来系鞋带的时候,居然“扑通”一声双膝跪在了地上!

是要闹哪样?

一旁的妈妈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了。

还戏谑地配上“给大家拜个早年”的字幕,

真的是佩服爸爸的脑洞呀!

然而爸爸一本正经地继续教女儿,跪下后再把双腿抬起来,

然后双手在侧面系鞋带。

这一连串的高难度动作,也是难为爸爸了!

这得是多爱女儿的爸爸,才能为了女儿的安全,

亲自穿裙子,亲自示范教学啊?

评论区也是一片欢乐。

有人建议:“ 多给女儿准备几幅护膝吧!”

还有人提醒: 穿安全裤呀!宝贝!”

这么欢乐的场景,真是笑倒一大片呀!

虽然爸爸的动作很笨拙,但是对女儿的爱却是百分百的。

其实,比起教穿裙子防走光,

爸爸能教给孩子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勇敢,比如自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爸爸更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

教给孩子勤运动、敢冒险、勇创新的好品质。

勤运动的孩子,身体素质棒。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授课中讲到,

孩子一定要跑得快,紧急情况下,

跑得快的孩子,活命的机会才更大。

所以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跑步。

这件事谁来干呢?

就是爸爸来干。

从10米、20米开始,

一直到上大学,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好习惯。

因为男性跟女性的身体素质不同,

爸爸比妈妈更适合带孩子一起运动。

有位叫“奥巴巴”的微博用户,

在父亲节这天,发了一条女儿双手握着单杠的视频。

爸爸介绍说,女儿能够坚持100秒,要知道这是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

为了带女儿一起运动,爸爸特意在门框上安装了单杠。

他先给女儿示范,然后教女儿动作要领,就这样女儿的身体越练越强壮。

去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

骨生长质量差、力量耐力不足、肥胖近视高发……

中国青少年目前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让孩子运动起来,不只是学校的职能,更是家庭的职责。

而带孩子一起运动的最佳人选,首当其冲应该是爸爸。

美国有一项医学研究发现:

爸爸每天带着孩子进行12分钟的运动锻炼,

能够改进孩子的注意力、自控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认知技能。

爸爸带孩子一起运动,

无论是跑步、跳高,还是游泳、打球,不仅是陪伴,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运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魄。

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做起。

跑步是最简单、最好操作的运动方式。

一般孩子3岁之后,爸爸就可以带孩子开始跑步,

先跑5分钟,再跑10分钟。

跑步到跳高、跳远,乒乓球到羽毛球、网球,篮球到排球、足球。

总有孩子喜欢的运动类型,多带孩子尝试。

然后以两到三种运动为主,一直坚持下去。

固定父子之间的运动时间。

每天早起的半个小时,周六或者周日的下午。

是爸爸跟孩子固定的运动时间,雷打不动才能让孩子愿意持续。

另外,爸爸可以见缝插针地利用孩子的学习空隙。

比如孩子学习累了,一起做一组俯卧撑。

既放松大脑,又可以放松心情。

身体是孩子安身立命的根本。

爸爸们赶紧行动起来,带着孩子一起锻炼好身体。

为孩子的美好未来铺设基础。

敢冒险的孩子,心理状态稳。

儿童文学作家、探险家彭绪洛,曾带着7岁半的女儿,

前往敦煌进行为期一周的西北大漠体验之旅,

徒步穿越累计行程超过三百公里。

彭绪洛不是心血来潮这么干的,

而是自己提前体验过很多次,

并且组织了六个家庭,

一起带着五个孩子一起进行这次冒险之旅的。

第一天是骑全地形车,穿越大漠中的一段干枯的河道。

没出发多久就遇到了沙尘暴,风力超过八级,

大风刮起的沙子,打在腿上非常疼。

第二天是徒步。

从大方盘城出发,穿过一片盐碱地,

来到戈壁沙漠,看到了野骆驼。

孩子们一边走一边捡石头,五个孩子都坚持走了18千米。

葡萄架下扎帐篷露营,骑越野车穿越神秘大峡谷。

被断崖堵路,挖药材,越野车陷入沙地。

旅程中随时遇到惊喜,也随时遇到困难。

彭绪洛说,女儿跟其他四个孩子,全程不喊苦不叫累,

跟着爸爸啃大饼喝羊肉汤。

虽然晒得黑黑的,但是心情一直非常好。

作为给孩子们写出《少年冒险王》系列作品的作家,

彭绪洛深知,

带着孩子一起冒险,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培养良好心理状态的良策。

进化心理学研究表明:

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在玩耍中冒险的本能。

挪威心理学家艾伦·桑德斯特曾在权威学术期刊《进化心理学》上发表论文《从进化视角看儿童的冒险玩耍》,

他在论文中表示:

“孩子有尝试危险和刺激的天然心理需要。

在冒险性刺激中,孩子们起初是被吓坏了,但随后就能够克服恐惧。”

不把孩子整天圈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

带着孩子去公园,去动物园,去郊外,让孩子进入大自然中;

从一花一木到各种动物,回答孩子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慢慢适应,然后逐渐扩大活动范围。

这一切,都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陕西西安的张先生,今年4月带着4岁半的儿子,

从西安骑行去拉萨。

路上遇到各种极端天气,还看到很多野生动物,儿子一路特别开心。

爸爸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和做法,

孩子们看在眼里也会记在心里。

让孩子在耳濡目染的学习中,

不断锤炼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

勇敢创新的孩子,思想境界广。

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元卓,

是两个女孩的爸爸。

虽然平时工作繁忙,

但是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带着女儿们一起玩。

家里刷了一面黑板墙。

王元卓跟女儿们一起尽情地画,

小女儿甚至直接说:“我不上辅导班,我只跟爸爸学。”

他还连续三年在儿童节前,

带着女儿们制作多个可以智能对话和脑电波控制的智能机器人瓦力。

从运动及图像的获取,到语音识别、智能问答。

王元卓让女儿们参与每一步的制作,

让她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他在为孩子们创作的畅销科普书《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中写:

“亲爱的女儿们,和你们一起看电影、学知识、画手绘,

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陪伴。”

爸爸相对于妈妈来说,更具创新精神。

因此带着孩子一起去创新创造,爸爸是更合适的人选。

我们身处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

创新能力更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必备技能。

每个孩子天生拥有无限的想象力。

爸爸要善于捕捉孩子话语和行为中,

看似不切实际却充满想象力的内容。

从肯定孩子“胡言乱语”中的闪光点,

到带着孩子一起进入无限想象中,

爸爸显然更擅长这么做。

法国漫画家托马斯·罗曼有两个儿子。

他把儿子的涂鸦作品,改造成各种超炫酷的角色,创意十分惊艳。

爸爸利用超强的动手能力,跟孩子一起把想象变成现实。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孩子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让孩子始终保有创新的激情。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创新能力是孩子应对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法宝。

在爸爸的引领下,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拥有创新能力,

助力孩子未来的成长。

—— End ——

作者:心海一隅,自由撰稿人,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怀揣热爱生活的心,手写洞察人性的文。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

  • 1高一学霸日常作息表256
  • 2邮政集邮谜语326
  • 3关于健康饮食英语作文321
  • 4电厂员工转正自我鉴定四篇140
  • 5椰肉怎么吃好吃椰肉的营养价值417
  • 6最新大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精选多篇410
  • 7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什么380
  • 8关心健康快乐成长手抄报122
  • 9当别人说sorry的时候怎么回答?表达歉意,除了sorry我们还可以怎么说484
  • 10郑州地铁五号线运营各站时刻表:郑州地铁5号线时刻表来啦315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