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灯光的重点句:从写作的角度全新解读六上语文灯光

时间:2024-05-17 09:24:37/人气:193 ℃

六上语文二单元第八课《灯光》,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文质兼美,热情讴歌了为革命胜利而勇于牺牲的郝副营长,读来令人感动。感动的背后,我们不禁反思,感动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创作的角度,从创作的过程全新解读《灯光》,看我们有哪些新的收获。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文章从题材的角度来分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却是“灯光”。这儿的“灯光”,就像阅读提示当中,是三种“光”的组合。天安门前的“灯光”,是现实中的生活;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的为之流血牺牲的梦想;战场上微弱的火光是桥梁,让梦想变成了现实。以“灯光”为题,既有主要内容,又点明文章的中心,此时此刻题目就变成了文章的眼睛,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热烈又不失文雅。

看来,写人的文章,乃至所有的文章,我们在自命题目的时候,可以换一个思路,文章中有没有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事物”,或者“环境”,或者某种“情感”,以此为题目,不失为一种画龙点睛的好方法。

适当打乱叙述顺序

作者在这儿没有按照常规的叙述顺序,展开写作,而是由天安门广场上璀璨的灯光,引发出作者的回忆,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倒叙。读者的阅读兴趣,被很好地激发出来,想了解作者到底想到了一件什么事,就会情不自禁地读下去。

叙述顺序适当的被打乱,一个最突出的效果就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当人们习惯按部就班的时候,突然先呈现出事情的结果,就会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倒叙的写作方法很好地契合了人们这种心理。在平常的写作过程中的,我们根据适当的习作要求和习作题材,就可以合理运用这种方法,让我们的文章从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读者的目光,牵一发而动全身。

细节始终决定成败

郝副营长手中的火柴,夹着的烟卷,微弱的灯光,破旧的书,书中的插图,一个又一个细节,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面,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也是刻画最细腻的地方之一。我们再接着看:

点燃的烟,深情的话语,漆黑的夜空,仿佛就是一个长镜头,一个近距离的焦点,让人久久挥之不去。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就是文章中流动的血液,让文章充满灵动,不再呆板,是有血有肉,读来令人过目不忘,也许很长时间过去了,当生活中某个场景触动了我们,我们依然会像作者那样瞬间回到那个画面之中。

首尾呼应,简约而不简单。

这是开头,我们看结尾:

开头说灯光,结尾说灯光,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更加完整,既点明了中心,又升华了主题,还渲染了情感。看似普通,效果极佳。首尾呼应的方法,确实普通,但放到具体的文章当中,却成了一颗珍珠,是那样的闪亮,正应了那句话——简约而不简单。

一篇普通的文章,换个思路深入分析,有了新的收获。这些收获,看似似曾相识,或者老调重弹,但十分有用,在习作实践当中运用的多了,也许我们就会慢慢触摸到写作的秘诀。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共同交流学习。

推荐

  • 1如何做一篇优秀的自我介绍338
  • 2酸枣树怎样嫁接成大枣树488
  • 3周公解梦梦见辞职的含义解析415
  • 4商务活动中的引见与问候444
  • 5高三物理电磁学知识点复习422
  • 6关于简短的英语故事185
  • 7少儿寓言故事短篇447
  • 8排毒的药有哪些310
  • 9治本攻坚提升本质安全,治本安全观,丨挥毫泼墨350
  • 10驱蚊植物真实测评第一名:食虫植物走俏驱蚊是否靠谱467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