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分析,古诗词常识例谈之十,意象

时间:2024-05-18 04:03:16/人气:172 ℃


意象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通俗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物象。如古诗词中指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于一个所选定的具象,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而表达出来。


例解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笔下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中的梅花就是意象,因为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寄托在梅花身上,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高洁品性的赞美,表现出对坚强高洁的人格魅力的赞美。


再如,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其中的”秋风“”落叶“也是寄托了作者情感的意象。


意象作用

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借助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婉转表达出来。


常见意象举例

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风范。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推荐

  • 1企业领导新年致辞范文五篇156
  • 2有关于生命的文章326
  • 3安全监理管理制度范文精选252
  • 4关于电子商务设计师软考的选择练习题105
  • 5满满爱意的情书111
  • 6比较好看的励志的壁纸欣赏221
  • 7简单的搞笑个性签名档255
  • 8商用购房合同样本274
  • 9污水厌氧处理有什么方法?污水处理不能等学会好氧183
  • 10院子里一窝小鸭子 大山脚下,有群小鸭子210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