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再借五百年长生不老,谁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时间:2023-11-20 03:53:23/人气:487 ℃

我是一个抠字眼的人。听歌时我会一个字一个字去抠人家的语法。比如别人奉为经典的周杰伦的《青花瓷》,我打开头第一句“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就发现著名词人方文山两处语病。

14年前红遍中国的电视剧《康熙帝国》深入人心的,除了陈道明版的康熙爷外,就是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了。可我总觉得这词不是在说康熙爷。先来复习一遍歌词: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的问题来了:1、康熙爷9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接近70岁的寿命在中国古代已经算长寿,在历代皇帝中也能排进TOP15了。在他手上,大清朝基本实现江山一统,海清河晏。康熙爷为什么还要再活五百年?2、从语法上看,“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一句莫名其妙。后半句的“安得”句式明显是反问,和前半句根本合不上。作词樊孝斌的语法不会这么差吧?更要命的是,我听了N多遍,吐字清晰的韩磊唱的肯定不是“愿烟火人间”这几个字。那是什么?

多年以后,我得到了答案――这首歌原是电视剧《英雄郑成功》的主题歌,歌名原为《我的人间》,这首歌的主人公是只活了37岁的郑成功(怪不得他要再活五百年)。因为一些原因,《英雄郑成功》暂时没推出。这时《康熙帝国》要播映了,领导们一致相中了《我的人间》这首歌,决定换到《康熙帝国》里。于是,整首歌悲壮苍凉的基调生生变成了君临天下的霸道,歌名换成牛皮哄哄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其他句子勉强可以用,但那句“血淹没人间,安得太平美满”实在和明君圣主的范儿对不上,于是有人改成了那句驴唇不对马嘴的“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而韩磊的录音还是原来的版本,所以我听到的仍是“血淹没人间”。

颇有喜剧效果的是,副歌部分“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一句,说的是清兵入关,践踏大明江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一句里“日月”二字,是词人的巧妙构思,把大明的“明”字拆成了日月,意在表明郑成功力挽狂澜、反清复明的决心。这歌偏偏成了《康熙帝国》的主题歌。

真是搞笑。一首被两部电视剧争抢的主题歌,把两个从未谋面的历史人物拉到了一起。而实际上,他俩曾经擦身而过。

关于郑成功,多数人的记忆点是他从荷兰人手上收复台湾。他的本名叫郑森,中日混血儿。他爹郑芝龙当年是东南沿海著名的海盗头子,后来上岸做了南明的总兵。他娘是日本人。1624年,他生于日本(那一年荷兰红毛鬼占了台湾。他们绝没想到,未来狠狠收拾他们的克星已经降生)。7岁才随母亲回到中国,开始学习汉文化。南明隆武帝见到少年英俊的郑森时感慨万千。因为他那个海盗老爹实在粗鄙不堪,这对父子简直就是基因突变了。大喜之下,隆武帝赐他姓朱,并赐名“成功”,希望他以后能够担起反清复明的大任。于是大家都称他叫朱成功、郑成功,或者国姓爷。

顺便说一句,小日本后来占台湾给出的理由之一便是:当初我们日本人曾帮你们从荷兰人手中求得解放。那个日本人就是国姓爷郑成功。他们还排过一出传统戏叫《国姓爷合战》。真替小日本好笑。国姓爷的国姓是朱,大明皇帝的姓。你们小日本的天皇是没有姓氏的。先替天皇找着姓什么,再来跟郑成功套近乎吧。

尽管生于海盗之家,叔伯兄弟都是无信无义的粗鄙之人,但郑成功苦读儒家经典,知书明礼,最终替郑家挽回了一点点忠孝的面子。清兵南下,他爹带头归降清朝,并写信劝郑成功投降。郑成功回复四个字:“杀父尽忠”,绝了清兵劝降的念头。清廷一怒之下把他爹给整到冰天雪地的宁古塔去受罪,几年后处死。

郑成功有忠心,却无忠勇的才德(这是南明数个小朝廷最大的悲哀。文臣武将比比皆是,却鲜有济世救民的干才。包括史可法、郑成功、张煌言、李定国这帮可圈可点的忠臣良将,都担不起扭转乾坤的大任)。或许仍是家族基因遗传的缘故,郑成功为人气量狭小,私心极重。为了权位,他擅自斩杀了名将张名振,逼走了大将施琅(多年以后这哥们儿带着清兵拿下台湾),这些对于抗清事业都是极大的损失。他在东南沿海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在经营他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南京之围的功亏一篑更暴露出郑成功军事上的志大才疏。当时,他和浙江鲁王朱以海的军队配合,17万大军死死围住南京。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志得意满的国姓爷诗性大发,口占一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

不信中原不姓朱。

尽管字词上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那股横扫千军的豪气着实令人佩服。不过,打仗是玩真格的,绝不是写首诗就成的。轻敌的郑成功被清朝南京守将忽悠了,中了人家的缓兵之计,大败而归。

无法北向的郑成功只得召集25000名军士、近400艘战船,另辟蹊径奔向台湾,一股恶气全撒向那帮巧取豪夺的红毛鬼子。9个月后,荷兰人在赤嵌城竖起了白旗。一场无奈的出走,一次找面子的进攻,成就了一部中华民族抗击外侮、争取主权的壮丽史诗。悲喜交加中,郑成功再度赋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诗是好诗,却一语成谶。郑成功真的没能再离开台湾。

复台胜利的短暂欣喜过后,是更加长久的郁郁不得志。复国无望、儿子与奶妈通奸、部下不听调遣······诸事缠身的郑成功清楚,他做不了大明的中兴之臣了,甚至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回顾自己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不过是在东南沿海小打小闹,与清兵的对阵也是败多胜少。如果没有复台之战,他的人生考卷肯定是不及格。而且大清立国已近20年,政治清明,天下归心,独独厦门、金门、台湾几座小岛打的是大明的旗号。反清复明,打回老家去?扪心自问,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梦呓罢了。台湾迟早会被会划归大清版图,他和他的郑家势力也难逃剃发降清的宿命。这样想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他根本不是一个大英雄,而是一个不识时务的南明愚忠旧臣。他想改变了。可是,来不及了。积懑成疾的他于心不甘:“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吐血而亡。

那一年,9岁的玄烨继位,年号康熙。台岛这边,世子郑经则继承了郑成功延平郡王的爵位。新的郑王抵挡不过清军的进攻,连失厦门、金门两岛,彻底退守台湾。打仗不行的郑经任用能人陈永华,把台湾岛治理得井井有条。19年后,40岁的郑经病逝,其子、12岁的郑克塽(这是个值得玩味的名字。塽,在高处、向阳的地方。从这个名字我们不难看出,郑经已经有盼望回归的意图)继位。两年后的1683年,施琅率军渡海入台,郑氏覆亡。

16年后,郑克塽上书朝廷,请求将葬于台湾的祖父郑成功归葬大陆祖茔。康熙帝准奏,并亲为郑成功题撰挽联: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郑成功泉下有知,应该含笑了。敌人康熙是懂他的,对他的耿耿忠心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康熙的态度,尽管有收买明朝旧臣人心的作秀成分,但毕竟表彰忠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推崇的褒奖,所以一句“海外有孤忠”为客死台湾的郑成功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郑成功更应该欣慰。康熙治下的中国蒸蒸日上,徐徐展开了帝国时代最后一个太平盛世。天下者,人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有道当兴,无道则亡。大明气数已尽,大清旭日初升。百姓求的是安居乐业,管你谁坐龙庭?国姓爷,不要郁闷了。你的人间已经太平美满,你不用向天再借五百年了。

本公号作品均为微信公号:旁听历史,ptls_zsy原创,如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推荐

  • 1安全在我心中的份量安全生产演讲稿153
  • 2端午宣传海报素材图片495
  • 3自动化专业个人简历范文439
  • 4卫生系统面试题四道及参考答案496
  • 5营销产品策划计划书格式范文320
  • 6综合治理工作汇报189
  • 7大学生毕业生实习周记339
  • 8关于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308
  • 9生活美学摄影之美食篇,日常美食摄影美片分享471
  • 10滚动的天空全部关卡难度排行榜 滚动的天空并列难冠关卡有哪些238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