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优化营商环境进展情况:区县解读,丰都硬举措增强营商软实力

时间:2023-11-25 02:16:18/人气:323 ℃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更是决定一个城市发展活力与产业后劲的重要考量指标。在丰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输不得、也输不起的硬仗,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是营商环境的参与者、维护者和监督者。而“风速度、都能行”服务品牌的声名远播,已成为吸引各路企业纷至沓来的强大引力。

▲丰都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做响“风速度、都能行”服务品牌

去年9月,北京、上海、重庆等6个城市被确定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从全面推进到重点地区重点突破,标志着营商环境改革进入深水区。这对处在跨越新关口、培育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关键时期的丰都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

丰都人知道,与周边区县相比,工业体量不大、龙头企业不多、拳头产品不强、产业链条不长,是必须面对的短板。而龙头企业一枝独秀,一旦“咳嗽”全县都“感冒”,是丰都工业的真实写照。如何挺起工业脊梁,是丰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

丰都人的答题逻辑是“筑巢引凤”,通过对标对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提升丰都效率、做优丰都服务、建立丰都信用,做响做靓“风速度、都能行”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丰都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方案》随即出台,从减时间、降成本、改流程、破壁垒、立机制5个方面入手,细化10项主要任务、75条具体举措和20条“风速度、都能行”营商环境创新亮点,旨在砍掉一切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时间、破除一切影响企业发展的隐性障碍和潜规则,推动审批最少、流程最短和审批改备案、多审合一等审批制度改革,打造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用的企业投资快车道。

各级各部门快速响应,将“风速度、都能行”变成实实在在的企业感知。国网重庆丰都公司对标京沪标准,严格执行业扩报装三级管控机制,在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逐户开展在办流程全过程跟踪、电话回访、现场走访,提升企业用户用电满意度。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正是丰都“风速度、都能行”的生动体现。通过完善全程代办陪办、全程跟踪服务等工作机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施风险提示、首违不罚等包容性审慎监管措施,增强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能力,真正实现了企业有求必应、有诉必理,让企业轻装上阵。

诚信政府和诚信社会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丰都通过探索“政府承诺 社会监督 失信问责”机制,对已出台的政策、签订的协议一诺千金、限时兑现,通过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风速度、都能行”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的系统打造,大大激发了丰都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了丰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最大推动力。

▲东方希望水泥厂。

提升“四大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营商环境如同企业发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丰都围绕“市场、法治、政务、开放”四大环境进行优化提升,让企业不仅落得下,也要活得好。

为营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丰都强力破除隐性壁垒、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清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耦合发展,促进知识产权交易转化和各种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形成区域比较优势。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丰都全面清理取消企业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政府采购、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 监管、柔性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推动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完善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查损害营商环境的各种不法行为。

企业满意度是衡量政务环境的重要标尺。丰都通过建立“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评议制度、“保姆式”企业服务制度和彰显企业家社会地位的激励制度,畅通开放通道、增强服务质效、提升丰都效率,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前置服务、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等方式,推动涉企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构建高效便捷、优质普惠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县里每季度组织企业对行政审批部门开展行政效能评议,评议结果分“好”“一般”和“差”三个等次,对被评为“一般”的部门通知提醒,对被评为“差”的部门进行约谈,限期整改。县里建立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全程代办制,承办部门明确办结时间,对超时办理的严肃问责。县里每年评选10名优秀企业家,并推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参与劳动模范、劳动奖章等评选,选聘优秀企业家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参与政府决策咨询。

四大环境的优化提升,不仅实现了涉企服务“一窗通办”“一次办结”,也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老大难”问题,也打通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让企业可以心无旁骛地深耕主业。

▲丰都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干”字当头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在丰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一把手”都是营商环境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协同的工作格局,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丰都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试点领导小组,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落地。在县发展改革委设立县营商试点办,协调解决各种关键问题。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对各项改革任务实行清单化、项目化打表推进,建立任务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倒逼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地。

丰都县委、县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使命与初心的检验场,全面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法。针对土地、资金等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定期晒调研成果、晒工作招数、晒发展实绩,多想干得成的办法、不找干不成的理由,决不让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在“最后一公里”搁浅。

为确保营商环境不留死角,丰都充分运用考核的指挥棒,建立日常监管、月度小结、季度督查、年度评比四级营商环境考核体系和损害营商环境举报机制。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代表丰都形象”的共建共享共护格局。县营商办每月对照改革任务台账进行总结评估,对单销号。每年对工作突出、服务周到、办事效率高、群众和企业满意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并颁发“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等奖项,对干劲不足、办事拖拉、消极怠工,严重影响营商环境的,在季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发“蜗牛奖”。

“干”字当头,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丰都始终以奋进姿态和战斗状态抓工业、抓招商、抓环境,招商引资月月有进展、季季有成效,绿色建材、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五大产业集群加速集聚,园区“亩产效益”持续攀升,这个曾经的工业发展“后进生”正向着要素集聚磁场、企业发展沃土、投资兴业福地奋力迈进。

来源:重庆与世界 图片/丰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

推荐

  • 1鼓励别人学习的文言文有哪些187
  • 2公司绩效考核制度范文3篇495
  • 3工作总结销售类287
  • 4关于古风的散文285
  • 5阳春白雪成语解释439
  • 6产业园区调研报告291
  • 7高三学生拼搏演讲稿范文348
  • 8咯血的急救护理203
  • 9用诗意拍摄有故事的风光:你拍照的思路就打开了473
  • 10长相思李白什么情感?藏着李白的阴柔和多情336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