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有哪些好玩古村落?歙县有个村子大家都姓淩

时间:2024-01-23 00:49:37/人气:148 ℃

歙北沙溪村:徽州三点淩的发源地,吕洞宾的传说至今流传

司马狂/文

在徽州,有很多姓氏特别有意思,譬如李改胡、李改唐、萧改江,但那些都是更改姓氏。还有一些字形特殊的姓氏,比如大阜潘姓没有顶上那一撇,人称无顶潘。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徽州另外一个特殊姓氏,三点淩,这个淩字不是常见的两点水,而是三点水。

我有很多同学都姓淩,他们小时候写自己的名字都写的三点水,但是后来因为办身份证没有这个淩,也就被迫统一写成了凌。徽州淩姓分布甚广,但其祖源地都是在歙北沙溪。淩之始祖可以追溯到三国时候的大将凌统,凌统是余杭人,到唐朝凌统有个后代叫凌安,出任歙州判,举家自余杭迁入徽州。凌安死后,葬在沙溪,后裔遂在沙溪繁衍生息下来。再往后,凌姓逐渐外迁至徽州各地,迁往休宁的那一脉,在北宋末年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名曰淩唐佐。

这徽州淩姓为何与旁的地方不同,偏生多了一个点,一直是萦绕在我心头的困惑。近几年以来,我曾遍寻史料却发现并没有明确的史料有记载。而淩姓族人口口相传中的版本,大多是皇帝御赐的这一点。于是一直惦记着前往淩姓祖源地沙溪村一探究竟,惦念了好多年,终于在今年得偿夙愿。

因为毗邻县城的缘故,沙溪村的古迹大多被现代建筑所替代,但颇为难得的村中那吕仙宫依旧完好,吕仙宫顾名思义那肯定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关联。从边上人家处讨来钥匙,推开门,屋内正中位置的青石板上便能看到雕刻得仙风道骨的吕洞宾神像,寥寥几笔的线条,历经数百年的沧海桑田,依旧能够辨析出吕真人的模样来。神像下,有朱红条案,案上瓜果香炉一应俱全,可见乡人时常回来祭奠。屋内两边各有石碑镶嵌在墙壁上,可惜我水平有限,未能完整读出文字内容来。

庙宇边上,有一口古井,古井的井沿是生铁铸就,上面刻有“沙溪重修仙井新置铁攔记”。通过上面的铭文,我们可以知晓那个曾经在沙溪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唐僖宗年间,沙溪有个名叫淩荣禄的人,遇到了吕洞宾,他非常热情的招待吕仙。吕洞宾在他家白吃白喝了三年,淩荣禄都没有丝毫的懈怠。于是,吕洞宾指了指现在这口井所在的位置,嘱咐淩荣禄在此凿井取水,并传他酿酒的秘方。后来,淩荣禄还把酿出的酒和酿酒秘方一并呈贡给了唐僖宗,僖宗大悦,赐给淩荣禄很多金银珠宝。

据《歙县志》记载,沙溪人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趁着月朗星稀举族汇聚在吕仙井,取吕仙井的井水挨个洗眼睛,谓之换青眼。吕仙井的井水能治病的传说,不知道是怎么就流传开来的,当徽州有瘟疫的时候,总是会有乡民携老扶幼来此取水,以求治疗疾病。只是如今,古井依旧,却再也见不到络绎不绝的来此汲水的人,或许是民智已开,再也不信这井水能治病了吧。倒是黄山松酒厂,依托吕仙井的传说故事,兴建了一个酒文化园。只是这文化园也是铁将军把门,透过院落往里望去,也是一派荒芜。

由吕仙宫往前行,拐个弯,就能瞧见一座双拱石桥。石桥虽有后人用水泥等物修葺过的痕迹,但那古朴的气息,依稀可寻。据说,这座石桥原本是廊桥,只是桥上的廊,已经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就如同桥两岸的房舍,早已经是钢筋水泥的小洋楼,虽有统一的新式马头墙,却始终不再是当年的景致。泊泊流淌着的溪水,上千年未曾变化,只是这溪水流经此间,会否疑惑,此为何处?怎么不是前辈们言说的模样了呢?

沙溪一隅,文脉昌盛,元末,淩庆四设北园,授课解惑,并有北园文会,后来还与白云先生唐仲实一起应朱元璋的召对。此后,数百年来,文会所、蕉园、北溪草堂、敬业书屋这些个塾馆先后存在,文风不断。民国时候改塾为校,沙溪有自己的国民小学,解放后过渡为沙溪小学。《歙县志》所记载的淩姓名人,几乎都是沙溪一脉,可见此族之兴旺。更为有趣的是,乾隆年间的沙溪人淩廷勘,曾主讲徽州紫阳书院,而民国年间的沙溪人淩集机又是现代歙县中学的创始人,从紫阳书院到歙县中学,这跨越了几百年的机缘巧合,不正是沙溪历史的佐证么?

推荐

  • 1最新清明节由来习俗演讲稿298
  • 220句新年激励自己的话198
  • 3简单表达伤心心情的句子素材321
  • 4换蛋蛋是什么梗?473
  • 52019年档案工作计划范文276
  • 6好的学习的方法有哪些321
  • 7学习态度决定我们的学习高度219
  • 8有关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308
  • 9大耳朵图图迷路了:求求你们放过大耳朵图图吧277
  • 10世界杯赛程表出线球队:我用头发换来了这份世界杯小组出线指南125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