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故事大揭秘:抓马历史丨司马懿的遗产

时间:2024-01-30 08:09:32/人气:109 ℃

(本期主播:陈喆)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为你读书》。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东晋十六国是三国之后又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抽丝剥茧,追根寻源。今天为大家分享这本《东晋十六国风云》,一起去寻找乱世之根源。

当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最后被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统一了全国。在司马懿手里,司马家族正式掌握了曹魏王朝的实权。后来司马炎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在数年时间里,封了五十七个同姓王、五百多个公侯。

为了保证兄弟子侄们能够对自己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司马炎采取了两大措施 :

首先是诸侯就国,按照晋朝的规定,就国的诸侯可以享用所封地区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大国可以置兵五千人,次国三千人。

第二点就是司马炎开始封一些宗王到重要的地区担任都督。都督是当时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相当于军区司令,有权设立自己的幕府,幕府中的官属也都由都督自己任命。

司马炎知道虽然大家都是自己人,但自己人也得防着点儿。为此,他留了几个心眼儿 :

第一,在首都洛阳屯驻了不下十万的卫戍部队——中军。地方上的都督虽然手里有兵,但一般没有超过五万的。

第二,在地方上,让都督与刺史互相制约。都督虽然掌兵,但行政和财政权掌握在一州之长的刺史手里。

第三,都督虽然手里有兵,但发兵必须要打报告等审批;并且朝廷还在军队里派驻有“特使”——军司,负责监督军队和都督。

通过以上三点,司马炎给都督们上了保险,叫他们又有捍卫皇权的能力,又只能听话不造反。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晋顺利地在公元 280年灭掉了吴国,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复归一统。司马炎也因为灭吴的功绩,被后世称为“武帝”。

转眼间,司马炎到了五十来岁,因为常年酒色过度,身体渐渐不行了。当时在司马炎身边掌权的,是皇后杨氏的老爸杨骏,也就是所谓的外戚。他利用司马炎病重时常昏迷糊涂的机会,偷偷地把皇帝身边重要的职位都换上了自己的心腹。有一次,司马炎稍微清醒了一点,下诏叫自己的叔叔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一起辅政,在外戚与皇族之间搞个平衡。

在晋武帝司马炎再次昏迷期间,杨皇后趁机奏以杨骏辅政,司马炎糊里糊涂地点了点头。杨皇后立刻就召见中书监华廙和中书令何劭,口宣圣旨,封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

晋朝政府的核心部门是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处理全国政务,长官叫作尚书令,手下有左右仆射为副职、左右丞为助手。下辖六曹,即后来六部的前身,曹的长官称尚书。按理说,尚书省的最高领导应当是尚书令,但晋朝常常安排当朝太傅或太尉来“录尚书事”,称“录公”,总领尚书省的一切事务。中书省执掌机要事务以及皇帝诏书的制定和颁行,长官有两人,即中书监和中书令,下以侍郎为副职,舍人为助手。门下省是皇帝的贴身侍从、顾问机构,长官称侍中,下有散骑常侍为副职,给事黄门侍郎、给事中为助手。

好,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杨骏的官职。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中”指的是宫城之内,“外”指宫城以外的其他京师地区,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执掌京师全部军队的总长官。也就是说,这三个职位让杨骏掌握了京城洛阳地区的全部兵权和政权。

杨皇后当着华廙、何劭的面,把这份封杨骏为全国政务总管兼京师军队总司令的圣旨给晋武帝司马炎看,司马炎病得就剩一口气了,身边又都是杨骏的人,他还能说什么呢?

公元290年5月16日,晋武帝司马炎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岁。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尊杨后为皇太后。

《东晋十六国风云》

邙山野人 著

新世界出版社

【内容简介】自西晋末年天下大乱,至北魏刘宋南北对峙,东晋十六国是三国之后又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其历时13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本书全面、生动、客观、脉络清晰地展现了这段惊心动魄、令人无限感慨的历史,用有趣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对研究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军事、历史有很大的助益。

推荐

  • 1小学生法制宣传黑板报图片403
  • 22008吉林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Word版130
  • 3毕业生接收函是什么290
  • 4记一次家务劳动的经历作为480
  • 5灵芝的食用方法与保存方法422
  • 6公务接待管理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多篇315
  • 7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哪些456
  • 8四季秋海棠花的养殖方法494
  • 9ios待办事项小组件:从,iOS提醒事项开始309
  • 10李健和毛不易唱的红色 声生不息开播歌单及初舞台发布262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