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奇闻社花样辟谣 都市微恐悸动的解谜之旅

时间:2023-11-09 14:25:46/人气:239 ℃

用心制作的经验和诚信。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黑猫奇闻社》是一款面向AVG的游戏,因此它的设计思想耐人寻味。

冒险类游戏一直比较小众,其游戏体验以“看小说”为主。寻找不同的if线,感受主角在不同的选择下会走什么样的路,是它的核心兴趣所在,也就是说《黑猫奇闻社》这款游戏既然选择强化卡牌游戏的AVG体验,就必须在短平快的过剧情玩法上取得平衡。

《黑猫奇闻社》的故事以单元剧的形式呈现。每一章都要彻底解决一个谜题,也有一条暗线贯穿其中。所以玩法上应该看做是把一个大章节拆分成几个小关卡,各个关卡相互衔接,共同影响单元剧的剧情走向。

在实际关卡中,“我”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触发不同的调查事件,派出具有相应属性的“调查者(卡片)”行动,收集关键事件和道具,然后演绎谜题的真相。

问题来了。《黑猫奇闻社》作为一款手游,无法脱离“资源收集为主”的手游环境。同时,它是AVG手游,所以需要兼顾“以结局恢复度为导向”的诉求。但是《黑猫奇闻社》采取了一种大胆的做法,要求玩家在一整章的几个关卡中通过不同的剧情触发序列。达到不一样的结局,也就是说玩家要想获得章节的全部奖励,就不能碎片攻击每个关卡,而是一整个章节。这条战线太长,不符合手游的惯性体验。

如果这就是全部,那么其他的AVG手机游戏已经被开发了。且不说他们有多高明,至少很难出错。但《黑猫奇闻社》的“不好”之处在于,它的篇章内容并不是传统的“对话-选项-分支结尾”的AVG方式,而是“寻找线索-触发事件”的碎片化过程,通过触发顺序和线索收集程度来决定结尾走向。可以理解为类似于《弹丸论破》的AVG。

比如上图场景中的四条可调查线索中,红框线索对应的人物可能因为调查顺序错误而提前离开,从而导致错过线索。黄框线索需要离开,大家才能安全调查,如果提前触发,游戏就失败了。

这种做法真的可以称之为爱情女手游中的“非主流”,以至于很多玩家的反馈都无法接受。然而,这种“寻找if线”的游戏本身确实是AVG游戏的乐趣所在。更何况《黑猫奇闻社》已经标注了分支节点,实际需要玩家推理的部分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拿特殊道具和线索触发序列。另外,《黑猫奇闻社》更注重沉浸感的完整性。基本上所有的修炼戏都是围绕世界观在剧情中延展,主线核心戏为辅,保持体验一致。

比如获取材料的复印件就叫“道听途说”,需要按照调查推理的流程一份一份的完成,来调查舆论谣言。后续扫货的时候,还附带了一个“找到造谣者减少挂机时间”的小游戏,巧妙地在耗时的扫货和收菜过快的感觉之间取得了平衡。

比如在每张卡牌的发展细节中,“文件”一栏并不是简单的按照等级解锁副本,而是为玩家安排一个有人物的小故事,辅以简单的小游戏,在互动中叙述,从第一视角加深与人物的联系,从侧面讲述人物背后的故事,也增加了可读性。

另外,总的来说,《黑猫奇闻社》对于爱情女游戏的思考和处理是有技巧的,处理好了爱情女游戏常见的雷区。比如女主的形象,即使很多大厂的名作,也很容易让女主陷入“傻白甜”的怪圈。而《黑猫奇闻社》在第一大章就树立了鲜明的主角形象。

树立女主角的形象是很难的,除了不好的“傻傻甜甜”待遇不讨市场喜欢。最重要的是,不能让玩家强烈的感觉到“这根本不是我”。换句话说,爱女游戏需要在目标玩家中找到一个“平均”。

不可否认,这个“平均值”应该是旗帜鲜明,敢于表达自己的形象。

在第一个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线索,引自《搜神记卷十八》中“张花片”的故事。《我》明确表达了对张华这个角色的批判。

“如果故事发生在雾都,人们会更包容。”

这条线强调了“我”对包容性的强调,也为以后的思考和选择奠定了基础。

还是第一个事件,这个故事围绕着传说中的鬼“白狐”展开。当“我”去调查文家洋房,得知拆洋房的施工队遭到“白胡儿”报复,导致施工队死亡时,第一反应是整个事件只是谣言,没有证据。经过一系列的线索和推理,也证实了“白狐”可能只是当事人陈欣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幸之后,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创伤和自责而创造的一个鬼魂形象。

当然《黑猫奇闻社》的主题比较大胆,并没有真的用“走进科学”来强行解释鬼。这些由人的执念构成的灵异现象,在故事中其实是存在的,背后是游戏对社会现象和复杂人性的探讨。从第一个故事开始,“我”就树立了宽容、独立思考、思路清晰的形象,所以《黑猫奇闻社》所追求的“平均值”也是比较成功的。

除了保守的选择平均值,《黑猫奇闻社》文案经常会带来一些小惊喜。

例如,在一个单元剧里,男主持人之一的陆对女士使用的一种小众香水发表了评论。“人们总喜欢把小众的东西捧上神坛,等被大众熟知后再抢着拉下来”,“那只是展示自己独特品味的工具”。

这确实是一个听起来抓住了本质,道出了互联网对年轻一代的异化的隐喻性评论。

但是,“我”也有不同的看法。

“我想她应该是渴望玫瑰自由绽放的感觉,却本能地抗拒这种毫无保留地向外界展示自己魅力的感觉。”

这确实是女人特有的一颗细腻的心。是的,我不得不承认这很矫情,但这是真的。我渴望自己喜欢和认可的东西被更多的人看到,但如果有一天真的被主流大众看到了,而我又不得不面对和接受来自大众的评价,我感到害怕和委屈,怀念它曾经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绽放的画面。

推荐

  • 1世界上最小的大洋228
  • 2孕妇可以吃西梅吗食用方法406
  • 3捧腹大笑的脑筋急转弯249
  • 4男人秋季有哪些养生小方法404
  • 5三色荞麦阅读练习及答案119
  • 6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和食用方法110
  • 7开学的说说带图片大全248
  • 8拓展活动的总结329
  • 9中式建筑设计72平四合院:仿古中式建筑案例独门独院四合院213
  • 10为弟弟40万买房后续 实录因为不给弟弟买房子383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