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熟知的成语典故:今日成语典故:芝兰之室

时间:2023-10-06 02:48:38/人气:390 ℃

春秋末期的儒家学者子夏(姓卜名商)和子贡(姓斓木名赐),同是孔子的高才学生。他们俩交友的态度却并不相同。孔子说:“我死之后,卜商仍能一天天有所长进,而端木赐则将要退步。因为商喜欢和水平高于自己的人相处,而 赐则总爱跟不如自己的人在一块,我们不知道某人的儿子如 何,只要看看他父亲如何就可知道;不了解某人的品行,只 要看看他平时交些什么朋友就可了解;要知道一国君王的为人,请看他派出的使臣;要了解一片土地的情况,请看它长出的草木。常同好人相处,象是进入了兰草房,时间长了就闻不出香气来了,因为进入的人自己也变香了;常同坏人 在一块,象是进入了咸鱼店,时间长了也就闻不出臭来了,因为进入的人自己也变臭了。所以髙尚的人总是谨慎地处理 好他跟哪些人同处一起的问题。”

孔子的这段话,见《孔子家语•六本》,原文是:

孔子曰:“我死之后,商也曰益,赐也日损。商也好〔hào〕与贤己者处,赐也好与不若者处。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焉。”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引用了孔子上述的话,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其实,《大戴礼》就已经有类似这样的话。它说:“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芷[zhǐ],亦香草。兰芷,或作“芷兰”,同“芝兰”。)

后人以“芝兰之室”或“芝兰室”比喻能影响和促使进步向上的良好环境。

唐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荫。”

推荐

  • 12020初中毕业谢师宴致辞182
  • 2古画的鉴别方法与技巧有哪些100
  • 3巴西的饮食风俗有哪些188
  • 4显示器显示不出来怎么办306
  • 5个性微信名字伤感女生409
  • 6盐酸莫西沙星片的不良反应104
  • 7如何才能重置谷歌浏览器402
  • 8为什么说杨臭脚315
  • 9小镇怪谈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芝镇说,第三部连载之165
  • 10云南最长铁路隧道在哪里:云南开远弥蒙铁路东联隧道顺利贯通413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