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青铜剑可以拍卖吗?男子路边花5600元买战国青铜剑

时间:2023-11-01 12:18:27/人气:427 ℃

话题主持/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宗敏

近日,云南保山小伙王伟将一柄战国时期的古青铜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捐赠给保山市博物馆。博物馆为其补办了一场捐赠仪式,并向王伟颁发了捐赠证书。

古青铜剑和青铜手镯残片

据王伟介绍,这把古青铜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是其花5600元从一路边拦车兜售物件的老者手中购得。

2023年1月,经保山市博物馆鉴定,确认王伟捐赠的物品为:战国-西汉时期山字格铜剑(残)一柄和青铜手镯残片29件。

在我国,文物捐赠一直是博物馆获取文物的重要渠道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各界人士捐献了数以十万计的各类文物。故宫博物院累计接收捐献文物三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近两万件,捐献者达七百余人次。中国国家博物馆自建馆以来,累计接受社会各界人士捐献古代文物六百三十余人次,涉及文物六万六千余件。

如,徐悲鸿、张伯驹、罗伯昭、孙瀛洲、潘达于等知名人士把自己收藏的众多国宝捐给了国家,成为了镇馆的无价之宝。

徐悲鸿献出国宝《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神仙卷》是传为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制的一幅绢本白描长卷。它是我国美术史上极其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中国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其艺术魅力可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肩。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1936年,徐悲鸿在香港办画展时,用手头仅有的一万元现金加上自己的七幅作品从德国人马丁夫人手中换来了这张画。

徐悲鸿在《八十七神仙卷》跋文中写道,此卷之艺术价值“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可与希腊班尔堆依神庙雕刻这一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流作品相提并论。

1953年9月,徐悲鸿逝世当天,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就宣布将徐悲鸿的所有画作和藏品全部献给国家,自然包括价值连城的国宝《八十七神仙卷》。

现在徐悲鸿收藏的所有作品都被完好地保存在徐悲鸿纪念馆里。

张伯驹捐献传世第一字帖《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陆机向友人问候疾病的一通信札,因为其中有“恐难平复”的字样,故而得名。此帖是我国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天下法帖之祖”的美誉。

陆机《平复帖》

1937年初清代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溥儒因为家庭开支入不敷出,母亲的医疗费又无处筹措,不得不将《平复帖》拿出来变卖,以解燃眉之急。当时日本人欲出资购买,为避免国宝流失,张伯驹闻讯后,通过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傅增湘撮合,最终以4万大洋购得此帖。

张伯驹的文化修养极深,所收藏的文物均为上品,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李白《上阳台帖》、宋代黄庭坚《诸上坐帖》、宋徽宗赵佶《雪江归棹图卷》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所收藏的各类文物捐献给了国家,在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罗伯昭收藏万件文物悉数捐国

罗伯昭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其收藏的钱币通古贯今,兼及中外,品相极精,版别丰富。不仅有诸如“山阳”桥足布、“视金一朱”铜钱牌、“壮泉四十”“景和”“天策府宝”鎏金钱等中国古代钱币,还有如江西省造辛亥“大汉铜币”、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金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币券等近现代机制币、革命根据地纸币。

罗伯昭捐赠的钱币

1956年初,罗伯昭开始着手准备捐赠相关事宜。罗伯昭首先将1.5万余枚钱币送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7年9月,15431件罗伯昭先生捐赠文物入藏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至1967年间,罗伯昭又先后12次向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其收藏114件(套),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660件(套)。

罗伯昭去世后,子女将其所剩旧藏钱币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及四川博物院。

孙瀛洲捐献的斗彩杯如今成为世界级孤品

1956年的一天清晨,一位衣着朴素的古稀老者,慢慢地从公共汽车上走下,踱步到故宫博物院。

这一年,他将自己家藏的三千余件文物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仅陶瓷一项就占了两千余件,在其中被定级为一级文物的25件珍贵瓷器中,包括了一对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价值几何呢?在2001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残品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就拍出了人民币1130万的高价。之后的2014年,成化斗彩鸡缸杯又以2.8亿的天价成交。而这对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三秋杯是成化斗彩中最为珍罕的,全世界只此一对,绝无二双,比鸡缸杯还要珍贵,堪称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价值无法估量。

这位捐献文物的古稀老者,就是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鉴定家孙瀛洲。

潘达于捐献的大克鼎成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清光绪年间,大克鼎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同出者有克鼎七件,为将它们区分开来,故将大鼎称为“大克鼎”。大克鼎出土后不久亦即为潘祖荫所得。

潘祖荫去世后,其弟潘祖年将青铜重器大盂鼎和大克鼎一同运回苏州老家收藏。潘氏后人为保护二鼎倾尽全力。尤其是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主持潘氏家事的潘达于女士无奈决定将二鼎再次入土埋藏,躲过日军的数次搜查,得以安然保护。

1951年,潘达于即向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无偿捐献大盂鼎、大克鼎,以及其他珍贵文物200余件。潘达于在书信中写道,全家心愿是国宝“贮藏得所、克保永久”。1952年,上海博物馆建馆伊始,历经劫难的二鼎得以展出,轰动全国。1959年,大盂鼎应征北上,入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克鼎则一直留着上海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

大克鼎

看到众多知名人士把大量的重要文物献给国家,你是否也有上交文物的冲动?一件文物要捐给博物馆,总共需要几个步骤?

第一步:接收捐赠请求;

第二步:前期调研和商谈;

第三步:捐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初步调研,鉴定站工作人员对捐赠作品的收藏价值进行鉴定和评估,学术委员会作出评议,报请领导批复;

第四步:捐赠作品“入场”,正式开启捐赠工作,每件作品是否捐赠,都要询问并获得捐赠人同意;

第五步:办理捐赠手续,签署捐赠协议、承诺书,并现场颁发收藏证;

第六步:搬运装车;

第七步:运送捐赠作品返回博物馆;

第八步:装卸捐赠作品,运回文物库房;

第九步:消杀、隔离、登记入库、藏品研究。

(参考资料:《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人民网、人民政协报、团结报团结网、澎湃新闻、文汇报、春城晚报、昆明发布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杨楚滢

推荐

  • 1船舶建造承包合同2324
  • 2小学二年级放寒假英语练习题优选153
  • 3高中十佳学生主要事迹范文484
  • 4搭桥刘正权的阅读理解题答案167
  • 5中国灯的发展历史简介114
  • 6美术画册封面设计儿童425
  • 7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总结归纳266
  • 8幽默搞笑英语短笑话附翻译218
  • 9中秋节拜神用香蕉的摆放,中秋在香案上供奉有讲究166
  • 10闽南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小吃:闽南小吃千千万但它必须NO.1314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