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英特尔显卡战未来?焦点分析丨二十年屡败屡战

时间:2024-05-30 02:51:47/人气:289 ℃

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苏建勋

英特尔要做独立显卡了。在今年显卡价格暴涨,一卡难求,甚至一度变身“金融产品”的背景下,英特尔的这一变动尤为值得关注。

英特尔看上去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让自己的显卡品牌Arc(瑞炫)得到更多关注,在几天前,英特尔专门为这款产品发布了在多款游戏上的渲染视频,在《极限竞速:地平线4》等热门游戏上做了跑分。

就连未来几代产品,英特尔已经起好了名字。

依旧是带着浓浓的游戏味,英特尔的第一代显卡代号“Alchemist”(炼金术士),接下来的每一代分别使用B/C/D字母开头,分别起名为“战斗法师”(Battlemage)、“天人”(Celestial)和“德鲁伊”(Druid)。

不过,英特尔的这款显卡能不能真正缓解现下的显卡荒,可能短时间内还无法判断——英特尔第一块游戏显卡至少还要到2022年Q1才会真正推向市场。

但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是英特尔在过去二十年多次折戟独立显卡之后,又一次艰难且必要的尝试。

Arc

英特尔显卡业务,屡败屡战

这不是英特尔在显卡上的第一次试水。英特尔其实早在1998年已经尝试过开发独立GPU。当时英特尔拿出来的第一款成品是“i740AGP显卡”。

不过,这款产品生命周期极短。

英特尔这款独立显卡产品采用了创新性的AGP接口,宣称在移动物体的处理性能上有了很大提高。这最后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相对采用传统PCI接口的竞品们,英特尔的这款显卡在运行速度上拉跨,处理性能方面也没有宣传的那么优异。

英特尔曾经试图挽救过这条产品线,做了连续两代的设计调整,换掉了AGP接口设计,但是信念似乎并不坚定,这两代后来都被整合为英特尔主板的集成图形芯片。仅仅十几个月后,这款独立显卡就被英特尔果断下架。

但这次的失败杀伤力不仅如此。其实,英特尔的这片首款独立显卡其实不算是自研的产品,而是来自一家叫做“real 3D”的小公司的手笔。

在当时,在“I740GAP”显卡失败后,英特尔计划通过收购“real 3D”这家公司,调整产品策略再战显卡市场。结果,这家小公司因为遭到同行公司“3Dfx”猛烈的专利诉讼炮火进攻,英特尔为了息事宁人,选择通过向对手抛售专利逃避问题。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英特尔显然做了赔本买卖:独立显卡产品线在1999年被砍掉之后,停滞了十年,没有成果不说 ,还因为英特尔抛售专利,间接养肥了对手——后来,并购“3Dfx”的英伟达通过GPU技术革新,把英特尔在内的对手狠狠甩开,稳坐显卡市场,另一边的AMD,也通过收购ATI站稳了脚跟。

英特尔还是没有放弃,2009年之后,英特尔又开始了基于X86架构的第二代独立显卡“Larrabee",但后续由于坚持IDM模式的英特尔在制程上进度缓慢,技术指标达不到标准,三个月后又夭折了。

英特尔最近一次在显卡领域的崛起是在2017年。

或许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英特尔这次善用“他山之石”,其中就包括持续挖走了AMD负责显卡的大队人马,其中就包括AMD的首席架构师Raja Koduri(如今是英特尔的高级副总裁),还有AMD的技术副总裁、营销总监、市场总监等人,还收购下了印度创业公司Indeda Systems。

在新团队的支持下,英特尔去年很快推出了一款代号为”DG1”的显卡。不过这款显卡更像是试水探路,依托的虽然是英特尔最新的Xe架构,不过并不面对游戏设备,而是主打低功耗,向工作站推出。

但英特尔的独立显卡探索,才刚刚开始。

Arc

补上最后一块短板

不难理解英特尔为什么对独立显卡这么执着。

从市值数据可以看出端倪。英伟达市值几乎是英特尔的两倍(英特尔市值:2110亿美元;英伟达市值:5187亿美元,8月22日数据),而前者的营收基本只是后者的1/3。

英伟达在二级市场市值高涨背后,其实是借着无人驾驶/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新行业的东风。在矢量信息处理方面,GPU的优势不需多讲,图像计算也已经被证实是AI/深度学习的基石。

当然,英特尔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些,但一直以来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一方面发展自己的FPGA、至强处理器等等,试图打造一个CPU之外的大算力生态体系;另一方面,虽然独立显卡频频受挫,但在开发独显失败过程中生成了很多的剩余成果,都被英特尔用来发展核芯显卡、集成GPU产品。

这种路径选择帮助英特尔逐步加强了在CPU综合表现上的优势,逐步挤压掉了入门级显卡的市场空间,但事实证明,这并不能对NA阵营(英伟达 AMD)起到多大的撼动作用。

而更严重的是,在独立显卡上失利的英特尔,或许很难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区块链等等新兴领域拥有更充足的想象力,二级市场也已经给出选择——CPU、FPGA虽是各类研发平台的基础,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无法取代GPU的功能,尤其是图像信息处理效率和适配性方面。

所以,英特尔这几年也在有意识得降低来自PC的营收。财报显示,这部分的收入已经降到50%左右。同时,英特尔也正在尝试布局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方向,用的还是熟悉的收购套路,将Mobileye、Vertex.AI等在内的多家公司收入囊中。

万物互联之下,数据量暴增,设备需要更大的算力和处理能力。这也是英伟达的共识,所以英伟达此前也宣布放出了推出基于ARM架构、面向超算的CPU产品。

这两个趋势都都印证了同一个趋势。不管是这次选择重返独立显卡研发的英特尔,还是此前推出CPU的英伟达,各自都在补上硬件领域生态的最后一块短板。

接下来的“Arc”,才是英特尔第三次发起显卡比拼的开端——这是英特尔首次面向toC端推出独立显卡,闯入了AMD和英伟达的腹地,而且来势汹汹。有国外媒体预测,这款显卡或许会用性价比的打法,售价范围或许会在400-600美元之间,同时性能有可能不会太差,从中端的独立显卡开始做起。

一个担心是,英特尔的这款独立显卡交由的是台积电的5纳米、6纳米先进制程生产,这也是时下最紧俏的生产制程之一。

英特尔"Arc"能否和前两次一样继续沦为空头支票,能不能赶在“挖矿”焦虑缓解之前发布,都是英特尔未来能否在独立显卡市场中撕开一个口子的关键。而这一切,从短期来看,或许还是一场围绕产能的比拼。

————————————

36氪正在招募一位【科技作者】

希望你具备两年左右的媒体从业经验,能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新造车、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研究写作,对操作独家新闻、深度报道有热情、有冲劲;乐于沟通交流,不社恐;认同“做比说更重要”。

如有意愿,请发送你的简历至邮箱 sujianxun@36kr.com。

我们期待与你并肩作战。

推荐

  • 1小学老师心理培训心得3篇279
  • 2优秀个人简历模板精选189
  • 3关于染发的八大谎言347
  • 4装修公司介绍范文449
  • 5会计事务所员工迟到检讨书2020年115
  • 6关于举办2019年微视频大赛的通知216
  • 7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440
  • 8出纳试用期个人总结497
  • 9索尼佳能135mm镜头比较,索尼FE,600mmF4290
  • 10广东交通职业学院好考吗?103分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58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