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到计算机难不难:考虑转专业做硬件我的建议是OK

时间:2023-12-05 04:01:53/人气:330 ℃

闲云IT,不定期更新,记得点赞收藏加关注。


好长时间没有上知乎了,前段时间心血来潮登录过一下,没想到竟然收到一封私信。

来信是一位在校大一学生,目前正在为未来毕业之后的路,在是否要转专业的问题上纠结中,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议。

我感到受宠若惊。

又想起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烦恼,对毕业后会经历怎样“工作人生”而迷茫,毕竟那尽是未知之数。

但我那时候的迷茫是出现在毕业前夕,而这位同学却在大一之初就有这样的纠结,让我仿佛感受到现在学生对于未来职业道路的焦虑和竞争预期,只比我们那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我记得那个时候为了缓解这种焦虑,自己有读过《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但内心却是更加希望有业内的师兄师姐能够现身说法一下,让我对未来职业道路的认知程度至少不是一个零。


我仔细看了看这位同学的来信,他写得非常有条理,可以看得出来有自己较为清晰的想法,缺少的可能只是一些有经验人员的肯定:

前辈你好,我是个普通一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一学生,有很坚定的读研想法,想有个好点的研究生学历再去工作,有些问题想要向你请教:

1.关于个人兴趣发展:我对软件硬件都很有兴趣,不想给限制在软件,相比纯粹打代码,更想成为像b站稚晖君那样软硬兼修能diy电子产品的人,很喜欢能自己动手做些软硬件的小东西,前辈觉得不转电子专业靠自学的话在硬件方面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我们学校团队搞类似软硬结合的项目、打电赛的基本都是电子类专业的同学, 而且我校计科基本是纯软件,和电子专业差距较大,数电模电学得很少,信号处理相关的课没有,主要怕本科不是电子专业这辈子就没啥子机会向稚晖君这样软硬兼修diy的方向发展了,那样也许我会感到很遗憾)

2.关于职业发展:现在感觉到处都在劝退,前辈觉得互联网纯软件行业会比硬件或者嵌入式软硬件长期发展前景更好吗?

(纯软件知识获取难度门槛太低,竞争很大易被替代职业寿命好像比较短?我其实想要的还是能干一辈子的事业,电子对口的一些岗位好像知识更新较慢,学的东西复用率较高,比较有积累,同时更有知识积累的成就感,这样中年危机会没那么严重?这样如果时间拉长一些是不是钱都差不多?)

3.一些补充:要转专业的话过几个月就要申请了,剩下时间不多,我也是有点纠结,想转电子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感觉计算机的知识网上资源很多很丰富,什么专业都能学而且主要靠个人努力能力,读个计科专业并不能比较大程度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反而硬件的东西好像其他专业难以自学,就学校的各种竞赛来说电子相关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什么的基本都是只有电子通信自动化的同学在搞,反过来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像ACM、蓝桥杯什么的除了计算机同学,电子类的同学也是主力,电子顶尖选手成绩也不在计算机顶尖选手之下,找工作好像也是我们的工作电子也能来做,反过来就不太得行了,这是不是说明计科转到电子去知识的接触面能更广,就业读研的方向选择更多?先转过去基础打广一点,读研时再根据那时的形势选一个方向是明智选择吗?


然后是我的回复:

你好,很久没上知乎了,没想到还会有私信,有点受宠若惊。

鉴于你那边时间看情况比较紧,我也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决定,我姑且先给我的结论意见吧。

如果你已经确认好了学习稚晖君,我建议是考虑转专业到电子专业,早日学习相关硬件知识。

简单说原因,就是学硬件也离不开软件技术,但单纯的软件技术却不是都需要完全搞明白底层硬件技术的。

当然这些方面扩展性的背景情况信息有很多,不仅仅只是这一点原因,但鉴于工作日上班时间我不方便码字太多。

我很乐意在周末做一些详细整理之后再分享给你。 祝学业有成![合十]


不久后这位同学也回了信:

嗯嗯,明白了,转不转专业我这几个星期还在想吧,不过确实更偏向于转,早就在准备了。

也真的非常感谢前辈的热心分享哈,祝你工作生活都顺心顺利,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调皮][调皮][调皮]


最后就是我按照之前承诺,整理了些内容发给他,希望也能对一些还在校学习,又想了解外面工作生活的同学,有一些许的帮助吧:

嗨你好~周末我整理了一下思路,现分享与君:)

以下为个人建议,带有强烈的个人经验印记和主观色彩,希望能为你的选择添一笔参考材料。

首先还是说明个人意见倾向:如果决定以后要走软硬皆施的道路,就及早进入能系统学习的通道,考虑转专业吧。

以上意见提出的几个原因考虑如下:

第一,系统学习的环境。

这一点上其实你个人的思考中也有提到。

确实很多互联网软件从业人员都有自学成才的机会,因为现实环境已经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网上大量的资料和课程,加上一台个人电脑,只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自学计划,基本就能完成,并且其中也不乏学出过很厉害的人(甚至网上看到过有做到跨国黑客的)。

但是反观硬件相关的知识,

一是涉及到很多核心技术甚至知识产权的问题,技术保密做得更多,网上的学习分享氛围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并且我们国家的技术被卡脖子也一定程度上个这样的现状有关。

二是学习硬件知识和锻炼相应的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环境,也就是说不是谁都能在家里拥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台的,所以手工耿不能随便被复制不单单只是技术上的问题,至少你除了得有一堆合乎条件的设备和场地,还得有不怕被你打扰的邻居对吧。

而这一切,在学校里的系统学习,就能拥有,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第二,行业环境和未来趋势。

这个在上面有提到过,目前我们国家被技术卡脖子的现状,就是底层硬件,自主的核心内容太薄弱。

而一切软件技术都是离不开硬件基础的,所以我们国家目前的互联网表面上繁荣的地基是有受到威胁的,这也是国家明确希望国内企业要对得起高科技的名头,要敢上九天揽月,不要只盯着老百姓的菜篮子的原因。

从政策上来说,政治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政治,跟着党的方向走,肯定不会错。

更何况,作为基础技术,学硬件也避不开编程。

我以前搞单片机的同学,还不都是避开不了编程这道门槛。

反观计算机学院纯软件学科的同学,倒确实不用太去了解硬件层面的逻辑。

哪个是底层基础哪个是上层建筑一目了然。

我觉得我们国家既然叫做“基建狂魔”,重点关注的肯定就不会只局限于钢筋水泥电网这些物理基建的,互联网世界的基础建设也要被重视弄好,未来才能用网络魔法牵制欧美世界势力的对等魔法。

用魔法打败魔法,不外如是。

第三,比较现实的,就是就业问题。

这应该就是你提到的职业发展了。

这样的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或多或少会关心。

毕竟毕业后工作,首先肯定是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说更高的追求。

想起我们上学的时候,也是比较迷茫,如果能有行内的师兄师姐多交流交流真实的工作内容,对于了解行业真的是会大有裨益。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我就以我了解的情况来说吧。

目前大家会觉得互联网这么火热,很赚钱,其实是有视角偏差的。

怎么说呢,就是我觉得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差距是可以大到你感觉离谱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说产品经理,运营,设计,研发这样的岗位,你上网查评论差分享,薪资都能上万,但是不同公司差别却巨大,无论高低基本都是被平均的。

就深圳来说,在我了解的范围内,这种对应3年左右经验的,也就一般规模的中小规模公司能达到平均水平,月薪能在1到2万间。

唯有第一梯队的大企业能有高水平的待遇,总包(年薪)能上50W。

而小作坊就会疯狂压价,底线甚至低到可以超越想象,因为创业真正能做成功的太少太少了,给不起的部分主要靠情怀忽悠和兑现不了的期权弥补,所以这些岗位会成为很多人工作的一个跳板。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35岁及996“明规则”,里面的水可谓非常之深。

简单来说,要想拿高薪,往大公司挤、往高层挤最靠谱,但坑位就那么多,所以大部分一线员工其实很难做轻松的中产。(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搞数字币割韭菜的那种,但这个咱不谈,太灰色了)

而硬件行业呢,因为有真正的技术门槛,本身业内的企业就不会像互联网软件公司那样多如牛毛。

至少从我一个博士肄业的电子的同学说,整体水平比较统一也比较透明的,所以就业不会太有选择困难症,而且待遇也比较有保障。

他是做芯片技术的,目前工作有5年了,最新谈下来的总包上70W。

以上,就我梳理的一些建议分享了,一家之言,希望对你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是闲云,深耕互联网多年的老油条,在游戏社交、互金电商等项目中都有丰富的扯淡经验。

关注我,一起聊聊科技和互联网的方方面面。

推荐

  • 1船舶建造承包合同2324
  • 2小学二年级放寒假英语练习题优选153
  • 3高中十佳学生主要事迹范文484
  • 4搭桥刘正权的阅读理解题答案167
  • 5中国灯的发展历史简介114
  • 6美术画册封面设计儿童425
  • 7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总结归纳266
  • 8幽默搞笑英语短笑话附翻译218
  • 9阿冷最近唱的歌:阿冷新单曲发布封魔传古风主题曲492
  • 10爱情本质所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爱情这4个特点常被人忽视139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