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刺的苣荬菜 长裂苦苣菜丨俗称苣荬菜

时间:2024-02-17 03:11:36/人气:212 ℃

文丨心珠漫漫 排版丨心珠漫漫

上周,带孩子去东营黄河入海口公园。远远的,就看到草丛中很多开成蒲公英模样的小野花。

花朵黄灿灿的,看起来都蛮大的,很多人认成是婆婆丁(蒲公英)。殊不知,它就是「长裂苦苣菜」,也是人们常说的曲曲菜呀!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长裂苦苣菜」

01

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菊科苦苣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单看名字,是不是觉得有些陌生,其实它的幼苗,大家都非常熟悉。

它还被叫做曲曲菜、曲麻菜、苣荬菜、北败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宝藏野菜。

跟大多数苦菜系的野菜对比,它不算苦,因此,也被叫做「甜苣」。

苦苣菜属的植物,其实俗称都很混淆。一些植物志里面,记录的也不是很统一。

查了下来,长裂苦苣菜,如今算是它比较正规的名字了。

长裂苦苣菜的适应能力强,山坡、草地、盐碱地等,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黄河入海口湿地公园,大片的盐碱地,是它生长的沃土。那里的长裂苦苣菜,都是大高个!

02

长裂苦苣菜,植株高度一般在50-100厘米。

它的基生叶跟植株下部茎叶形状差不多,基本为长椭圆形、全形卵形或倒披针形。而它的茎上部的叶片,一般为宽线形或宽线状披针形。

植物书籍里,这样描述它的基生叶:

有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极少不裂,向下渐狭,无柄或有长1-2厘米的短翼柄,基部圆耳状扩大,半抱茎。

对生或部分互生或偏斜互生,线状长椭圆形、长三角形或三角形,极少半圆形。

是不是看着有点儿乱,跟苦苣菜和花叶滇苦菜等对比下,就好区分了。

相对而言,长裂苦苣菜的叶片,边缘那些刺刺拉拉的要少很多。

而且表面看起来都比较光滑。

它们还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叶片中间,有一条白色的脉络。

而它的茎直立,仔细看,上面有很清晰有纵条纹。

长裂苦苣菜的花儿,金黄色,头状花序,打眼一看,跟蒲公英还真是蛮像的。

其实跟蒲公英也好区分,蒲公英的花序是直接从茎基部长出来的,而长裂苦苣菜的花,基本在植株或侧枝的顶端,而且有分叉。

蒲公英的花序,一根直挺挺的,没有分叉。而且,蒲公英可长不到长裂苦苣菜的高度。

03

长裂苦苣菜,是苦苣菜属的植物,除了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之外,还是可以入药的。

在北京地方标准中,长裂苦苣菜和北败酱草(Sonchus brachyotus)的拉丁名的一样的,它们是同一种植物。

也就是说,长裂苦苣菜是就是中药北败酱草。

长裂苦苣菜全草入药,一般夏秋季开花前采收,晒干即可入药。大多数苦苣菜属的野菜秉性差不多,清热解毒。

04

很多野菜的植株形态,会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有差异。而菊科的一些植物,近似度还都蛮高的,生长在一起,还真就不好区分了。

难怪一些植物爱好者会说,野外遇上不认识的菊科植物,通通踩死。

想想也是,有时候,想要细细区分,反而会被绕进去。

其实对于苦苣菜,民间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具体区分到种。

所以,长裂苦苣菜、全叶苦苣菜、南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等很多苦苣菜属植物,都通通叫做曲曲菜。

不管它们的分类怎么变化,大家吃野菜时还是要注意,不熟悉的,不要冒然去吃。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作者简介

心珠漫漫:中级农艺师,植物爱好者。欢迎来到“漫行草木间”,分享植物知识,感受乡间美好。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推荐

  • 1服务顾问工作总结3篇372
  • 2短篇名家经典散文278
  • 3英语老师面试英语自我介绍401
  • 4暑期教师集训的心得体会481
  • 5丧事的感谢信范文434
  • 6班级五四评优申请书范文192
  • 7校长述职报告期末发言材料341
  • 8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自评报告365
  • 93个动作让臀部又圆又翘:臀部不需夸张也不能扁平无形286
  • 10广州宵夜粥档一条街 在南屏街的角落藏着一家大头食堂437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