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精神共创美好家园,五种精神汇聚向上力量

时间:2024-04-30 18:18:55/人气:298 ℃

即将过去的2019年,必将深深地印刻在道外区发展历史上。

一年来,道外区紧盯加快振兴发展,聚焦历史遗留问题,上下一心、迎难而上,亮剑顽疾、敢于斗争,完成了许多“不可能”,收获了很多“没想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重振精气神、勇创新业绩。

这一年,道外区全力打赢“五个百日攻坚战”,推动“四个道外”建设实现大变化——

“安全道外”行健致远。火灾发生数量同比下降74.8%,彻底消除玛克威商圈区域消防安全隐患在全省、全市产生巨大影响,成功处置阿什河道外段洪水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稳定道外”国泰民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居全市前列,(有理及部分有理案件化解率达99%),确保全区和谐稳定;

“干净道外”可圈可点。全区动员治脏、治污、治乱,成功清理占道经营多年的南直桥“破烂市场”,有效治理大新鞋城和哈东站等重点区域周边管理顽疾,有力整治三轮摩托车非法客运,集中拆除违建4914处、35.5万平方米,全区崭新形象全面树立;

“幸福道外”共建共享。成功引入科大讯飞合作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全力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东棵街棚改征收刷新全市征收速度新纪录,实现时间和资金“双节约”,在温心、暖心、爱心的持续涌动中,道外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这一年,道外区坚持“政治任务,军事行动”,重大任务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全力开展“大棚房”清理整治,依法清理违规建设大棚房196处,全部达到复耕标准,实现首战告捷;

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疏堵结合,积极争取,坚持打主动战、歼灭战、持久战,努力实现积小胜为大胜;

积极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热潮处处涌动,创城成果惠及百姓;

全力打赢秸秆离地和深翻攻坚战,组织千余名党员干部帮助农民秋收,实现没着一把火、没冒一股烟目标;

开展近年来最大规模招商引资活动,谋划储备超百亿元项目5个,开复工市级重点产业项目20个,万科信基产城融合、上海复兴中华巴洛克文旅城、恒大文旅城等重大项目深入推进,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氛围。

这一年,一些多年来未突破的难事被攻克,许多事关道外未来发展的大事在推进,无数“道外先锋”可歌可泣的事迹被传颂——

在为民服务最前沿,他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在扫黑除恶战场,他们拨云驱雾、敢于亮剑,初心引领屡立战功;

面对创城“大考”,他们全力以赴,用更优美的环境、更优良的秩序,让文明风尚成为道外最美的景色;

聚力东棵街棚改征收,他们扛起责任、回应期待,55天完成4127户居民征拆任务,预计为国家节省资金8亿元,刷新全市棚改征收纪录,以“道外速度”点亮百姓安居梦;

在玛克威区域整治现场,他们以上率下,攻坚克难,30天“净街”打通生命通道,彰显道外力度;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他们先行探索、大胆创新,持续夯基固本,“管育并用、考促结合”织密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管理网络;

深入一线考核干部,他们公道正派、见微知著,建立“六位一体”日常考核体系,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推进政治生态建设不断向好,他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党风正、政风优、民风淳,从严治党风清气正。

在“四个道外”建设和重大专项工作中,道外区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干事创业先锋,汇聚起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斗争的担当精神、勤勉务实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12月20日,道外区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道外先锋颂”活动——通过专题片的形式盘点2019年重点工作,回顾一年来道外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四个道外”建设和重大专项工作中的拼搏身影,凝聚奋斗力量。

“道外先锋”展现的“五种精神”,如星星之火,点燃每一个道外人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践初心、担使命,奋勇向前。

迎来2020,新的一年、新的征途、新的期待……

道外的崭新发展蓝图,正在全区党员干部和奋斗者的手中擘画——

继续发扬勇于争先精神,坚决克服一切消极情绪,敢于争先,敢于胜利,牢牢抓住中央支持东北振兴的有利机遇,以一股子干劲、一股子韧劲,全力推进大规划、大项目、大改造、大开发,加快实现道外大发展;

继续发扬敢于担当精神,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在破解“四个道外”建设的难题上,在政治生态建设提升上,敢打硬拼、勇克难关,把道外的事情干好、干实、干出彩;

继续发扬甘于奉献精神,讲政治、讲大局、讲服从,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吃苦耐劳的劲头,敢于喊出“大战用我,用我必胜”,继续在各类重大任务攻坚战役中再立新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继续牢固树立为民谋幸福的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全心全意为道外区的老百姓服务,通过实施老城更新、新区崛起、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向往。

展望未来,新的业绩、新的光荣、新的胜利……

幸福奔跑无终点,追梦永远在路上。道外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努力拼搏,扬帆再出发。

向着美好的前景,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奋力推动道外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安全道外 齐抓共管夯实安全根基

除隐患治乱象,守护百姓安全

玛克威商圈区域占道经营商户自行拆除经营摊床后,南十六道街实现“净街”。

道外区广大干部群众连夜奋战在阿什河联胜桥段防洪一线。

面对安全隐患,敢于斗争,不怕碰硬,用担当扛起打通百姓生命通道重责;面对汹涌洪流,和风浪搏击,与暴雨抗衡,争分夺秒投入战斗,义无反顾保卫群众平安;面对安全乱象,拼尽全力,担当务实,铁面无私除隐患,铁腕强势治顽疾……

在道外区,由党员干部担任的“安全卫士”勠力同心、担当作为,守护着“安全道外”,赢得居民点赞。

整治玛克威区域火灾隐患 持续攻坚打通百姓生命通道

“以前别说是救援车了,就连人走道都费劲。现在违建拆了,占道商贩进厅了,环境面貌变样了,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入冬后天气渐冷,家住玛克威商圈附近的刘大爷仍习惯每天出门走走。每当看到“清净美”的街面,他总是止不住地感慨,“通过政府的综合整治,终于把长在心中多年的‘疙瘩’拔除了。”

刘大爷家附近的玛克威商圈,是全省重要服饰批发零售集散地之一,拥有玛克威等8个大中型商厦和500余个占道经营市场摊位,长期存在安全隐患大、交通秩序乱、环境卫生差等突出问题,被省安委会列为全省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区域。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年初以来,道外区将玛克威商圈区域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整治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确定以扫黑除恶为先锋,整治占道经营市场、拆除违法建设、打通生命救援通道的总体思路,全方位整治“商场商厦、仓储库房、物流站点、占道摊位、交通秩序、公交站台和外挂线”等七个重点方面,抽调公安、应急管理、消防、城管、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采取战役性举措,全面向玛克威商圈安全隐患和“脏乱差”宣战。

在综合整治过程中,道外区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核心关键,坚持疏堵结合,积极做好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惠民安置。研究制定退路进厅、异地市场安置、安排就业等优惠政策,带动周边“站商、地商、游商”快速转型。9月2日晚,南十六道街占道经营市场内业户全部完成经营摊床“自拆”,实现“净街”。

拆除违建270处、3800余平方米,清理违规库房300余处,梳理缆线5000余米,整改消防隐患510处,全面粉刷玛克威小区楼体,1000余平方米新建人行道、凹进式港湾站台相继投入使用……历经综合整治,彻底清除了玛克威商圈区域消防安全隐患,有效规范了周边环境秩序,消灭存续多年的区域社会治理乱象。

4000名干部群众迅速集结 防洪一线筑起安全屏障

今夏,受连日强降雨影响,阿什河水位迅猛上涨,长江路道外区1.5公里路段过水被淹,阿什河水位临近天恒大街联胜桥桥面……道外区4000余名干部群众迅速集结,开展抢险工作,共转移群众237人,解救被困群众10人,区域内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为确保沿河居民、企事业单位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做好防御洪峰各项准备工作,道外区迅速成立应急移动指挥部,各相关部门全员到岗,提前进入迎战状态,并紧急调配公安指挥车、消防车、救护车、冲锋舟等救援车辆和设备,增调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全力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7月30日晚,接到汛情通报后,道外区四镇连夜开展沿河巡逻检查,派专人看守重点部位和险工弱段,加固沿河薄弱部位,疏散转移群众88户;8月1日,受阿什河河水上涨影响,长江路、黄家崴子路道外段路面积水严重,导致车辆无法通行,道外区配合市防指救援力量,装填沙袋8万余袋,堆砌砂土方800余立方米,在长江路段筑建临时围堤1000余米,有效阻止河水继续漫入路面。当天,阿什河水位临近天恒大街联胜桥桥面,桥面路段封闭,道外区干部群众集结奋战,筑沙袋6万余袋。

从预警预报到应急准备,从全线防御到重点攻坚,一鼓作气筑堤坝、运物资、忙转移,风雨中,道外区党员干部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严格执法遏事故 取缔非法生产、存储危险品窝点12处

大门紧锁,里面静悄悄,看上去是一处闲置的房子,还悬挂着“此院出租”的牌子,但院里不时飘出的刺鼻气味,让执法人员生疑,通过排查,一举端掉隐藏在老油漆厂院内的非法加工、储存危险化学品窝点。

在民主镇一无名大院内,疑似存有大量柴油,存在安全隐患,接到线索举报后,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将正在加油的工程车抓了“现行”。

年初以来,道外区应急管理部门紧盯重点部位,重拳治乱,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保持高压态势,大量走访,细致排查,联合公安、消防、属地政府等单位和部门持续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存储危险化学品行为,取缔危化品窝点12处,查扣油漆类危化品1.5万余桶,柴油、二氯甲烷等100余吨,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了各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大数据

74.8%全区火灾发生数量同比下降74.8%。

3000辆查处非法营运“港田车”3000余辆,打击酒驾、醉驾200余起,现场处理交通违法违章行为10万余件。

26小时端午节安保期间,出动119辆执勤车辆,2200余名勤务人员连续奋战26个小时,圆满完成安保工作任务。

稳定道外 扫黑除恶构建安全城区

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

各相关部门强力推进,拆除辖区内违规“大棚房”。

以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为重点,全面落实维稳第一责任,不断提升公共安全综合治理能力,维护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快信访矛盾化解调处,有效解决群众关心关注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继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提升公共安全掌控能力……以“稳定道外”为目标,道外区全力建设最具安全感主城区。

打掉17个涉黑涉恶集团 扫黑除恶维护一方平安

严打黑恶犯罪,弘扬社会正气。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道外区围绕政治站位、依法严惩、综合治理、深挖彻查、组织建设、组织领导六个方面全面发力、多路突击,打响了一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围歼战”,取得了阶段性丰硕战果。

道外区扫黑办牵头组织公安、发改、财政、民政、应急、交通等部门针对乱点乱象、招投标、金融领域、殡葬业、危化品和“港田车”等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对“沿江区域、集良街、南极周边和哈东站前区域”治安乱点进行综合整治。

截至目前,共完成对46处区域和4个较大治安乱点的整治。道外区还通过组织千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到村、社区入户宣传扫黑除恶知识,发放扫黑除恶明白卡;组织“公检法”成立宣讲团深入市场、农村以案释法,展示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宣传,提高居民对扫黑除恶斗争的知晓率。

截至目前,道外区共打掉涉黑涉恶集团、团伙17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人,查封冻结涉案财产2.07亿元,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维护了区域稳定。

建立“道外信访”微信公众号 阳光信访彰显以人为本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信访工作;拓宽信访渠道,维护百姓利益;集中力量,推进信访积案化解……道外区信访战线工作人员把准信访工作切入点,从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入手,增添信访工作活力,努力提高信访工作的实效和水平,为创建“稳定道外”贡献力量。

建立“道外信访”微信公众号,并与网上信访入口链接。信访干部进街道、进乡镇开展网上信访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接待解答问题,让更多群众了解“网上信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营造便捷、公开、透明的“阳光信访”环境,实现以人为本,信访为民的宗旨。

380余名党员干部包保推进 196个违规“大棚房”被拆

在“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中,道外区按照强化标准、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积极宣传,加强部门联动原则,集中力量全面进行清理整治。48个单位部门380余名党员干部包保推进,40个村工作力量全覆盖,责任到人。180天,拆除违规“大棚房”196个,有效清除不稳定因素,遏制了农地非农化乱象。

大数据

99%化解有理及部分有理信访案件142件,化解率99%。

18人成立一个中心四个工作组,抽调全区精干力量18人,组成区扫黑办。

196个拆除违规“大棚房”196个。

干净道外 拆违增绿打造美丽家园

干净整洁有序新道外“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道外区机关志愿者参加周末义务劳动,携手扮靓家园。

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目标,道外区坚持挖掘资源、标本兼治、规范疏导、重点整治、全面管控原则,采用战役性、工程性和管理性举措,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干净道外”建设,集中解决城市管理难点痛点问题,打造干净、整洁、有序新道外。

一支队伍抓执法 力量下沉推动问题解决在基层

“一支队伍抓执法,多方联动聚合力”。8月22日,道外区综合执法大队成立。在依法治理、规范执法的前提下,道外区先行先试,大胆改革,打破各执法主体仅在各自单一领域执法的限制,重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新机制,组建了一支由行政执法、市政、市容、园林、市场监管、交通、水务、公安、消防等各领域执法力量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门联动、全域执法的综合执法大队,实现“一支队伍、垂直管理、覆盖城乡”。

道外区综合执法大队围绕“群众需求、街镇吹哨、快速反应、真正治理”目标,强化属地监管职能,提高一体化治理水平,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将更多执法资源调整充实到基层一线,针对不同执法类别、常见违法事项分类分区域管理。下设城区、镇两个中队,共在街道、镇和沿江、哈东站区域成立28个分队。

综合执法队伍成立后,以治脏、治乱、治违为重点,在区域内开展“大扫除”。清理各类街面违章现象1.4万余处,实现诉求收集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禁烧秸秆保卫蓝天 千名党员干部下田助秋收

“道外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为我捐款,还联系机械秋收,现在地收完了,秸秆也深翻还田了。”54岁的团结镇石人沟村低保户崔智慧说,“政府这样帮咱,咋还能烧秸秆啊?不烧秸秆天更蓝,大家要一起呵护美丽家园。”

为确保“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落实到位,道外区举全区之力打响秸秆出地和综合利用攻坚战。秋收时节,党员干部组成宣讲小分队,走村入户开展秸秆禁烧相关宣传。千余名党员干部连续两个周末深入辖区4个镇40个村屯田间,帮助困难农户秋收,加快秸秆出地,并对生活困难的农户进行精准帮扶。

道外区坚持顶层设计,发挥“头雁”效应,40个包保工作组同步推进,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实翻埋、碎混、腐熟、出地责任链条。完成秸秆还田作业24.6万亩,打包出地10.76万亩,各类秸秆综合利用量达30.22万吨。通过入户宣传巡防巡查、奖优罚劣等务实举措,确保全区“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持续推进“清四乱” 聚力攻坚加强道外水系治理

5月17日,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一处处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的仓库、厂房等纷纷被夷为平地,吹响了道外区“清四乱”专项行动的“集结号”。当天,道外区出动工作人员450余名,大型机械5辆,阿什河河道管理范围内54处、21000余平方米违建被依法予以强制集中拆除。

6月3日,历经近14个小时作业,道外区针对阿什河沿线违建组织开展的第二次大型集中清理拆除行动告捷,近30000平方米违建被“拔除”……

为扎实推进阿什河“清四乱”专项行动,道外区“查、管、疏、控、诉”五位一体综合施治,水务、城管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公安、生态环境等10余个部门聚力攻坚,通过持续行动,销号“四乱”点位81个,拆除违法建设面积达28.8万平方米,加速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愿景。

大数据

101.45万个道外区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在22个街道办事处、23个小区、26个公共机构或学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下发垃圾分类袋101.45万个。

1047块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清理店外经营3018处次,拆除占道设施417处,拆除违规户外牌匾广告1047块。

193条修缮破损道路193条,11处、40余万平方米绿化景观扮靓城区,6条示范街路、4个示范商业街区整体升级。

幸福道外 攻坚民生小事 办好民心大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幸福感城区建设

在征收动员大会上得知优惠政策的东棵街棚户区居民喜笑颜开。

打响东棵街棚改攻坚战,圆满完成29.3万平方米房屋征拆任务,筑就4127户居民幸福安居梦;深入推进创城工作,破解老旧大院环境“脏乱差”难题,以宜居环境为文明筑基;创新构建网格党支部组织体系,将360个小网格组成大网,社会治理一网揽尽,大事小情一管到底……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道外区党员干部以实干担当聚焦民生,递交上一份份温暖人心的答卷,书写出幸福道外新篇章。

安居梦照进现实 “道外速度”为幸福“加速”

“在棚户区住了几十年,终于要和这里说再见,开启新生活了!”12月16日,站在东棵街棚改项目征收净地现场,黄铁生老人充满期待地说,“净地了,离我们回迁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

东棵街先锋路一带棚户区位于哈市东部城乡接合部,区域内老旧危房集中,卫生环境差,安全隐患大,广大居民迫切希望早日搬迁改造。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道外区坚决贯彻省委市委部署,积极回应百姓期待,将此区域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全区“一号工程”。

今年7月,东棵街北侧棚改项目征收工作率先启动。仅用20天,1737户征拆任务圆满完成,刷新道外区棚改项目征收速度新纪录。

11月,东棵街南侧棚改项目征收工作启动。作为今年哈市启动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涉及房屋征收面积18.37万平方米、总征收户数2390户。该项目从征收搬迁到净地仅用35天,再创哈市棚改征收新速度,实现时间和资金“双节约” 。

为全力推进项目征收,道外区从全区抽调一大批优秀干部,组成征收指挥部,成立搬迁验收、协议会签、困难救助、证照核查等多个工作组。坚持按时限完成净地目标、按统一政策标准征收补偿 “两个坚定不移”,以及保证党的领导到位、群众工作到位等“十个到位”,坚持依法依规、保质保量、快速平稳完成征收工作。

在项目征收过程中,党员干部们逐户宣讲动员,深入宣传补偿政策。房屋征收现场实行“一站式”办公,将止水止电、办理公证、开验收单和签订协议等全部集中到一处,让居民“最多跑一次” “办事不求人”,即可办结全部搬迁手续。

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现场指挥部成立了临时党委,将来自全区各个单位和部门的党员凝聚在一起,切实将征收现场作为全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基地。党员带头干,服务送到家。对一些特困家庭和残疾、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众,征收现场推行“爱心定制”服务。共产党员服务队根据居民不同情况提供陪同办理房改、交房验收、签订协议等服务,组织党员干部义务帮忙搬家。

55天,29.3万平方米,4127户,这组“幸福密码”,跑出棚户区居民奔向新生活的“加速度”,更饱含着奋战在棚改征收一线的党员干部们“早六晚九”、夜以继日的爱民真情与担当奉献。

老旧大院换新颜 深化创城为幸福“升温”

“我们这是40多年的老楼了,没想到还能再亮堂一下。”徐大爷家住三棵树大街2-12号院,谈及大院的变化,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今夏,这处基础设施陈旧残缺、环境脏乱的老院,被街道办列入“改造清单”。经过整治,大院粉刷墙面5000平方米、窗口安装铁艺护栏200多个,两处大门粉刷一新,楼道电表箱、单元门上的小广告被清净。

大院旧貌换新颜,居民的心也“敞亮”了。而这,只是道外区通过深化创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一个缩影。

在深化创城工作中,面对辖区老旧庭院多的实际,道外区始终将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以破解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难题为重点,查不足、补短板,强化措施,强力推进,使创城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百姓持续受益的过程。共清理乱堆乱放13069处、“僵尸车”452辆,修复破损路面10.8万余平方米。

近万名来自机关、驻区文明单位和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深入庭院、楼道、社区、村屯、学校、路口,开展环境整治、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增色。

道外区还以丰富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明品牌,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示范活动传承传统文化,让邻里们欢聚一堂、和谐共处;开展百余场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百姓乐在道外。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 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幸福“加码”

立足“小网格”、融入“微服务”、聚合“大民生”——道外区用一个个“小网格”织就建设幸福城区的新蓝图。

认真收集民情信息,及时了解掌握安全隐患、居民重大关切等重要信息;组建快速反应分队,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回应民生诉求、把好各类风险的“第一道关口”;把服务下沉至基层网格,将党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7月,道外区构建网格党支部组织体系,将360个小网格组成的大网,铺在道外区的每一寸土地。

聚焦社会治理,网格党支部组织网格员积极参与全区平安创建、政策法规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积极投身信息收集、应急处突、矛盾纠纷排查、创建文明城市、拆除私建滥建等难点重点工作,推进了党建引领在网格发挥、党建服务在网格延伸、基层治理格局在网格破冰、党员教育管理在网格强化。

开辟“网格小故事”宣传专栏,讲好网格故事,集聚干事创业正能量。一张网层层延伸,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目前,道外区已组建一支4000余人的网格员队伍。网格员穿梭在辖区楼栋之中,揽社情民意,供暖心服务,筑安全屏障。

大数据

355.8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宽松营商环境、亲清政商关系,全年签约产业项目11个,签约总额355.8亿元,同比增长39.9%。

40村4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2600件以便民、助民、安民、富民、乐民五项为民行动为载体,从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入手,为民办实事办好事2600余件。

11419人今年以来,道外区创建全市首家零工平台服务中心。城镇新增就业1141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063人。

推荐

  • 1粮食局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意见 市粮食局局长什么级别369
  • 2励志古诗词个性签名212
  • 3公司元旦联欢会主持词245
  • 4高三学生第五学期评语461
  • 5十岁生日庆典祝词范文461
  • 6跟熟人见面的问候语302
  • 7小城生活美文181
  • 8纪念抗战胜利优秀电影鸡毛信观后感156
  • 912333查档案:档案的检索403
  • 10有关户外爬山的随笔:有感而发,爬山随笔169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