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怎么调理身体?做好,冬藏3件事

时间:2024-06-01 05:16:20/人气:292 ℃

内经记载:「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意指入冬后大家该「冬藏」了:收藏身心、养护阳气,尤其是在速冻区域的朋友,这样来年春天才不容易犯流感、过敏疾病等「温病」。

那我们要怎样「藏」?可以从健脾,益肺,补阳这三个思路出发。

1 三条补路助藏精

精藏于肾,负责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若精气无法深藏,人会常感体力不支。借助养脾胃 补气血 润肺三条补路,有助于身体养精蓄锐,让我们安稳过冬。

脾胃是生化气血之源,养好脾胃是冬补的基础。多吃山药、栗子、芡实、鸡内金、八珍糕、茯苓等食材有益脾阳,减少脾胃不适,手脚也不冰凉了。

秋冬时节很适宜用桂圆补气血。

思虑过度者用口中津液送服9枚桂圆,坚持一个月可见补心血、肾水的作用。

▷ 平时怕吃凉、怕冷的朋友,可以用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桂圆红枣粥调理:

桂圆干5枚,去核红枣5枚,适量大米

材料洗净,一同入锅煮粥。

体质偏热者

建议用滋阴补气的桂圆莲子粥调理:

桂圆干5枚,小米30g,大米30g,梨80g,麦冬6g

材料洗净,一同入锅煮粥。

肺金生肾水,肺不好便影响肾,润肺则可以滋养肾水。所以冬日注重润肺降燥,这样肾水足了,肝也自然舒服了。

润肺首选山药、麦冬、甘蔗、百合、银耳、柿子等食材,养肺同时增强肺卫之气,可以提高抵抗外邪能力。推荐有增补肺气之功的百合山药粥

山药20g,百合20g,大米100g

山药去皮切薄片,和百合、大米一同入锅。

做好藏精,还要藏住体内的阳气,才能使身体的阳气足、精血盈、保持健康的状态。

2 囤阳气,精血盈

人体的阳气变化,多是春夏在表,秋冬在里。入冬后没收藏好阳气,气温稍变化便有各种不适缠身,冬补的效果也不明显。

所以,冬日除了保暖御寒,还要学会减少阳气的外泄

大椎穴和风池穴是风邪、寒邪的进入门户。秋冬宜穿高领衣服,戴围巾或连衣帽,以防寒气入侵,减少感冒的发生。

风寒初期可用吹风机温热大椎穴15分钟,或用毛巾来回搓热大椎穴,以缓解喷嚏、畏冷等风寒症状。

艾灸关元穴补养阳气、补益下焦的作用,使肝肾以及腿、膝等下半身更温暖,为你增添元气和干劲。

△ 中医认为:春夏灸气海可养元阳

秋冬灸关元可养元阴,引气归元

关元穴位于肚脐眼下方的4根手指宽处,每次隔姜灸10分钟左右,保持隔日灸、连续7次的频次,以达到藏精护阳目的。

▷ 艾灸时不要走神,以免灼伤皮肤。

阳气囤足了,人也不容易衰老。若没空艾灸,可以用驱寒湿汤方温阳羊肉汤补养。

红薯姜汤扶助阳气:10g生姜,削皮番薯2条,红糖适量煮糖水。

▷ 不爱甜汤,可用羊肉汤替代。南方朋友煮羊肉汤需加甘蔗、萝卜、马蹄等食物,以及引火下行的胡椒,避免燥热上火。

顺时调摄阳气,能将浮散各处的气机收固成自己的元气,让你每天活力充沛,也不易受寒邪侵犯。

冬三月是修养腑脏的好时机,大家请顺势而为,敛藏精神、脚踏实地完成目标,为来春做好储备。

有泡脚习惯的朋友,可以适当加生姜同泡以祛寒湿,期间不宜发大汗,泡至汗液将出未出程度即可,不然会伤阴继而影响睡眠。

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部分图片来源:pixabay、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诉我们

推荐

  • 1如何做到分身术的效果315
  • 2清宫秘藏珍本医书《种杏仙方》|珍本医书集成396
  • 3姜子牙为什么没封神361
  • 4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赏析十篇205
  • 5经典繁体字情侣签名337
  • 6农历九月出生女孩取名的方法469
  • 7蝉400字的作文254
  • 8二审答辩状实例102
  • 9国际航班在线订票怎么订?一键购买国际联程航班340
  • 10塑料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你怎么看?塑料毫无疑问是伟大的发明383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