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孩子的古诗 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古诗学习

时间:2023-10-15 22:41:38/人气:394 ℃

中国是诗的国度。很多小朋友还在幼儿园时,就会背诵“床前明月光”了,哪怕是没上过几天学的成人,也一定曾经听过“锄禾日当午”这样的诗句。

虽然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背诵古诗词。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相当一部分爸爸妈妈会面临一个困惑:我的孩子不喜欢读古诗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读古诗,罪魁祸首很可能是过度功利化。当背诵古诗是为了炫耀记忆力的时候,当背诵古诗是为了考试拿高分的时候,古诗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就弱化甚至消失了。就诵读古诗而言,功利驱动短期来看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来看则弊大于利。

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功利化伤害到孩子诵读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有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

(注:为简单起见,文中为举例所引用的古诗都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阶段必背古诗范围之内)

诵读古诗,要抓住这样三个关键词,即:出声、共情、显画

为什么诗要读出声儿来?我们从词语搭配上来看,常说“读诗”,不说“看诗”。“读”的偏旁是“讠”,既然是言字旁,就和“口”有关系。如果不从嘴巴里把声音发出来,就很难体会到诗歌的妙处。

这就好比一首歌,我们仅仅看歌词,很难说它是一首好听的歌。一首钢琴曲,我们仅仅看乐谱,也很难说它是一首动听的乐曲。歌好听要有人唱出来才行,曲好听要有人弹出来才行。和唱歌弹琴相比,读诗的门槛更低,只要会说话,能发声,就可以读诗。要通过亲自尝试,读出声音来,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古诗中平仄、押韵等形式上的要求带来的韵律之美。

“出声”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读准字音。

读古诗时,如果最初某字的读音读错了,那会比在一般的现代文中偶尔读错一个字音影响更大。这种读音错误,会随着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以更深的印记烙在脑海中。所以要争取在初读时就把音读准。

一般来说,容易出现读音问题的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因为形近音调等原因造成的易误读的字,比如,“蒌蒿满地芦芽短”中的“蒿”就可能误读为“高”;还有一个是多音字,要通过意义来区分,比如:“曲项向天歌”中的“曲”是“弯曲”之意,应该读一声,而不能读成“歌曲”的“曲”的三声;另外一个就是偶尔出现的通假字,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就通“现”,意为“呈现”“显现”,因此在读音上也应该读为“现”,而不是“见”。

古诗读音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读“古音”还是“今音”。很多做古诗吟诵的朋友主张读古音。他们的理由是读古音能更好地体会古诗的韵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落到具体操作上,必然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古音是我们现在根据各种书面资料而不是声音资料推测出来的,而且不同时代的读音不同,同一时代的各地读音也不同,虽然不同时代有相应的韵书做出一些统一的规定,但情况仍然极为复杂。所以如果没有专门深入的研究,我个人的建议就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规定读音来读,读今音就好。

第二、注意节奏。

语速快与慢并不是大问题,节奏才是大问题。读得快也好,读得慢也好,都要注意节奏。

一般的格律诗节奏比较明显。五言的律诗通常读二、三的节奏。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从节奏上就应该读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七言的律诗就要读二二三的节奏。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从节奏上就应该读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比如“黄四娘家花满蹊”这一句,就不太适合把“黄四”和“娘家”完全断开,而应该连读成“黄四娘家”。再比如“三万里河东入海”,就不适于把“三万”和“里河”完全断开,而应该连读成“三万里河”。

除了这种五言七言之外,还有其他字数不等杂言诗,也基本上遵从二三或者二二三的节奏。但也要注意根据诗歌内容调整断句节奏。要反复尝试,找到读起来很舒服的节奏。一旦找到了这个读起来很舒服的节奏,实际上就很可能是把握了正确的节奏。

当然,和节奏相比,速度虽然不是大问题,但也不意味着读诗的速度就可以随意加快或者放慢,而要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根据诗意表现的需要找到合适的语速。

第三、音量问题。

要用多大的声音来读?这个很难说,我个人觉得出声就好。不同内容的古诗可能需要的音量是不同的。比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首诗相对来说就比较适于浅吟低唱。而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能就需要把声音放开来。

除了和诗歌内容本身有关之外,也和个人读诗时所处的环境,所具有的心境等有关,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发出声音,就比默默地不出声音就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音量不是物理上的音量,而是一种心理音量,在自己诵读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较低的音量表现比较强烈的情感。

所谓“共情”,就是你要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人在情感上能够产生共鸣,只有在诵读的过程中,这首诗打动你的心灵,你才可能从心底里喜欢上它。

共情要注意这样几个要点:

第一、要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这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可以结合相关注释甚至是白话的翻译,初步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如果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上都有很大的偏差,就根本谈不到“共情”的问题。

比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里的“桑麻”泛指各种庄稼,而“话桑麻”就是闲谈农事,说说对丰收的期许。如果把“桑麻”错误地理解成了“桑拿”和“麻将”,误认为“把酒话桑麻”就是喝着酒,洗着桑拿,搓着麻将,那就贻笑大方了。也就根本无从理解孟浩然所描写的农村那种恬静闲适的生活场景。

第二、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古诗从题材上来说,可以分成若干种类别,比如,咏史怀古、羁旅行役、山水田园、边塞征战、赠友送别等类型,每一种类型总体来说有其自己的特有基调,读得多了,慢慢体会这些诗歌的总体特征,有助于把握诗作的情感基调。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赠友送别的诗歌,通常要表现依依惜别之情,但也不是所有的都是如此。高适的《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不是在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更多展现了诗人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也可以从人的基本情感来分类入手,通过诗歌的基本内容揣摩诗人的情感,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基本情感中的哪一种。但这也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类,人的情感很复杂,根据程度不同,喜悦还可以有开心、兴奋、激动、欣喜若狂等不同表现,而悲伤则可以分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等。这样细微的情感差异,都需要反复诵读,不断揣摩才行。

比如,同样都是喜悦,《江畔独步寻花》表现的是杜甫沉浸在春天自然美景中的欣喜,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杜甫听闻官军收复失地,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按捺不住的狂喜。

第三、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历,能入也能出。

读诗绝对不是单纯地看诗人如何,经历过什么,有什么样的情感。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历,有很强的代入感。要把自己想象成是诗人,读李白的诗就想象自己就是李白,读杜甫的诗就想象自己就是杜甫。要欢乐着他们的欢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

不过,只能入,不能出也是不行的。既要有很强的代入感,又要能适时地跳出来,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读诗的过程中,既要有“迷”的时候,也要有“清”的时候。

比如,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你当然可以站在韩愈的角度去欣赏“润如酥”天街,“满皇都”的烟柳,去体会春天美景带来的欣悦之情。

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绝对不只可以用来描述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情境,还可以用来说明有一些事物近看看不清楚,拉开距离反而看清楚了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和苏轼诗中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相通的,这时候你就从诗中跳出来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建议从一开始就搜索阅读有关这首诗歌的各种资料,读什么诗歌鉴赏之类的文章,而是要自己静下心来,反反复复地读,细细地慢慢地品味,要读出自己的真感觉,而不要用别人的感受代替自己的感受。等自己读到了一定的深度,再去读读和这首诗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及鉴赏的文章,这时才能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有了比较,看到相同,也看到不同,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所谓“显画”,就是在读诗的过程中,眼前要有画面感。中国有“诗画同源”之说,古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即使不是专门为了配画而作的诗,大多数诗歌本身也有很强的画面感。因此我们在诵读诗歌时,在眼前也应该有意识地构造画面。

我本身并不会绘画,甚至连最简单的简笔画也不会。但是,我在读诗的过程中,每每能根据诗歌的内容在眼前构造出画面来。这个画面最初可能是素描,然后是色彩越来越丰富;最初是单幅的,然后是多幅的;最初是静态的,然后是流动的。一点点地逐步丰富起来,如在眼前,但又并不固化,每次读诗都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丰富。

这种画面的构造,并不是要完完整整地重现作者当时写诗的情形,而是结合了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的经验,再加工再创作之后的再现。也就是鲁迅在谈塑造典型人物时候的方法时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比如,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虽然我未曾到过渭城,但是“朝雨浥轻尘”的景色是看过的,至于是哪里看过,并不重要。“客舍青青柳色新”也是如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送别的不是元二,我的朋友也不是要西出阳关,但是送别的经历是有的,对那种依依惜别的场景是有印象的。于是,我就把这些经历抓取出来,重新组织我属于的画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在读诗时,都一定在眼前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画面。这种画面的构造是读诗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缺少了这种画面感,眼前一片空白地去读,或者眼前所见和诗中所写完全不相干,就一定不会对所读的诗有深入的感受。

最后需要说明,我所说的这三个读诗的关键词,“出声”、“共情”、“显画”,不可以割裂开来看,这三者对读诗而言是“三位一体”的。当然,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水平,按照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能力,可以对这三个关键词有属于自己的体会,要逐步升级,不要企图一口吃个胖子。

朱熹在谈如何读儒家经典时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其实读诗也是如此,一定要“心到”才行。有了心灵的积极参与,再加上“眼到”和“口到”,自然就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了。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要想“艨艟巨舰”在中流“自在行”,必须要有巨量的“春水”。仅仅知道了读诗的方法还远远不够,还要具体操练,具体实践,要扎扎实实读上千百首诗。到那时,就不用看别人讲如何读诗了,你自己就可以清清楚楚地说怎么读诗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号“水寒说语文”

于晓冰,中学语文一线教师。“水寒说语文”公众号唯一原创作者。以“读诗书,羞为名,耻为利;诵经典,出于口,入于心”自勉,长期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编辑:林涛

设计:林涛

主编:Polly

为我们最爱的诗点个赞!

推荐

  • 1技术质量验收协议书的范文377
  • 2热门作弊检讨书7篇421
  • 3老有所为,奉献社会——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54
  • 4钢筋有力的楷体千字文书法作品效果图片170
  • 5微波炉曲奇饼干要怎么做157
  • 6江苏2020年专四专八考试时间调整通知233
  • 7何为成功的励志文章249
  • 8描写人心情不好的经典语录121
  • 9肖战和蔡徐坤谁的奖项多:拥有,美人痣的6大男星211
  • 10消失在生活里是什么意思?19个消失在你生活中的记忆266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