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开关怎么接线?断路器精选文章断路器怎样接线

时间:2024-02-01 17:03:21/人气:401 ℃

断路器的接线方式有板前、板后、插入式、抽屉式,用户如无特殊要求,均按板前供货,板前接线是常见的接线方式。下面电老虎网将一一介绍这几种接线方式:

穆泰电气-专业生产塑壳断路器

(1)板后接线方式:

板后接线最大特点是可以在更换或维修断路器,不必重新接线,只须将前级电源断开。由于该结构特殊,产品出厂时已按设计要求配置了专用安装板和安装螺钉及接线螺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大容量断路器接触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断路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安装时必须引起重视,严格按制造厂要求进行安装。

(2)插入式接线:

在成套装置的安装板上,先安装一个断路器的安装座,安装座上6个插头,断路器的连接板上有6个插座 。安装座的面上有连接板或安装座后有螺栓,安装座预先接上电源线和负载线。使用时,将断路器直接插进安装座。如果断路器坏了,只要拔出坏的,换上一只好的即可。它的更换时间比板前,板后接线要短,且方便。由于插、拔需要一定的人力。因此目前我国的插入式产品,其壳架电流限制在最大为400A。从而节省了维修和更换时间。插入式断路器在安装时应检查断路器的插头是否压紧,并应将断路器安全紧固,以减少接触电阻,提高可靠性。

(3)抽屉式接线:

断路器的进出抽屉是由摇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在主回路和二次回路中均采用了插入式结构,省略了固定式所必须的隔离器,做到一机二用,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同时给操作与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特别是抽屉座的主回路触刀座,可与NT型熔断路器触刀座通用,这样在应急状态下可直接插入熔断器供电。

新房装修水电改造的时候,一般电工师傅都会建议业主安装断路器,为了保护居家用电安全。这是因为当家庭线路发生故障时,断路器可以自动跳闸切断电源,从而减小事故损失。但是大家知道这样的情景断路器是怎样接线的吗?难道也是左零右火?看看电工老师傅怎么说。

老师傅说为了彻底弄清楚断路器的接线方式,就需要先了解一些关于断路器的知识。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1P、2P 、3P 、 4P还有1P N的断路器,那这些都代表什么意思呢?老师傅解释道:其中“P”指的是断路器的极数,而P前面的数字则表示这个断路器可以控制的线路个数。

也就是说1P的断路器只能控制一根线的通断,一旦电路发生故障,断路器就只能断开火线一根线。而2P为二极二线式漏电保护器,一个2片空气开关加一个漏电模块。当漏电发生时,漏电模块带动空气开关跳闸,火线、零线都与外网电断开,就可以同时断开零线和火线两个线路。那3P的就是指能够同时控制3个线路的断开,这个通常是在380V的三相电机中才会用到。

那么,1P N的又表示什么呢?

这个也很好理解,N表示零线,1P N为:单极二线,就是,一个单片空气开关,和一个漏电保护模块组合在一起的开关,火线,零线一起进出组合开关,当漏电发生时漏电模块带动空气开关跳闸,火线和外网电断开,但是零线是不断开的。

那么断路器到底该如何接线呢?老师傅特意用1P和2P断路器做了一个说明。当断路器面对自己时,最上面的两个接线柱一般表示的是进线端,而下面的两个接线柱则表示的是出线端。但因为这是2P断路器,能够控制两个线路的通断,那在接线柱的一侧标有“N”的就表示这个接线柱接的是零线,那另一个就是接火线的。

其实对于家庭用电所用功率来说,以上断路器功率一般都很大,为了安全,一般在线路的后面还会再加几个1P的断路器,这种断路器一般功率都比较小,为了看起来更直观,这有一张图片,对于1P的断路器,直接接一个从2P断路器出来的火线就可以了,就像下图中的右面那三个断路器,当然对于2P的可以继续接一根火线一根零线,如果在断路器上有标注N的符号,一般按照左火右零来接,这个和插座上正好相反,插座上的标准接法是左零右火。

2018年度断路器行业的盛会-十大断路器品牌颁奖大会,国内外一流断路器企业都来了,如ABB、西门子、施耐德、常熟开关、良信电器、大全凯帆、天水二一三、杭州之江、北元电器、北京明日电器、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杭州鸿雁、穆泰电气、上图电气等,欢迎朋友们关注。

9月28日,南京站,2018年度十大断路器品牌颁奖大会

推荐

  • 1女孩子老是掉头发是为什么395
  • 2成功跟着爱心来美文摘抄435
  • 3墨西哥鸡肉卷的做法199
  • 4初一新生入学黑板报182
  • 5煤矿工人入党申请书最新340
  • 6食品安全与卫生演讲稿349
  • 7英文冷笑话小短文阅读319
  • 8初中热爱宪法手抄报236
  • 9孕妇不能吃哪些食物会引起宫缩?孕妇要远离这3种水果否则易让126
  • 10中考英语常用句型51-100附音频:熟记英语300句中考英语无忧虑409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