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8章讲解:人话版,道德经一

时间:2023-09-13 13:48:14/人气:356 ℃

我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究竟如何解释?—《道德经》应为《德道经》一文中讲过:一本《道德经》被各路“大师”各种“魔幻解读”,被神化成《万经之王》。鉴于《道德经》有被神化之倾向,我只有勉力使其落地,故推出“人话版”《道德经》系列文章,将不定期发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马王堆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传统版)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从文理逻辑上分析了《道经》的第一章第一句为什么要解释成:道是可行之道,但不是恒定不变之道。“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名字。“道”在万物开始之前是没有名字的(无名),在万物形成之后才将万物之母称之为“道”(有名)。

既然有了更早的马王堆版《德道经》,那么一切要以更早的版本来分析其真实意思,好在马王堆版解决了许多断句问题。比如第一章的后半部分: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有了这个“也”字,“常无欲以观其妙”就不会被断成“常无,欲以观其妙”了。如此一来,后半段如何解释才像“人话”呢?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前面我已经分析过“名可名”的主语是“道”。现在这段的主语同样也是“道”!故=因此。“(道)恒无欲“,所谓 “恒无欲”就是“一直没想法”的意思。当“道”没有“欲望”时(无欲自然无求,无欲自然无为),就保持其“有物混成”(《道经》25章)的状态,这是什么状态呢?《道经》第14章有详细描述: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马王堆版)

综上所述,“道”在一开始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那么我就只能“以观其眇”,“以观其眇”的主语是作者本人,“其”指的就是“道”。“眇”的意思是“细小、微小”,“妙”也有同样的意思。所以从这点来讲,“眇”通“妙”没有问题。“无形之道”当然只有从“细微处”去体会了。当“道恒有欲“时,即“道”想要做点什么的时候(生万物),就要“以观其所徼”。其所=它所具有的。“徼”的意思是“边界”,“徼道”一词是“巡查警戒的道路”。“彳”字旁本来就是指道路,所以“徼”就是“道的边界”,这个“边界”包括“道”的宽度和长度或深度。

现在这句话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道”在无形时,我只能从其细微处去感知它;“道”在有形时(有欲则显形),我就可以看清其边界。

“两者同出异名”,哪“两者”?就是“眇”和“徼”。它们都是我所能认知的“道”的表现形式,名称不同,但都出于“道”的概念。

“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要解释好这句里的“玄”并不简单。查了一下《德道经》里其他含有“玄”的词语和短句,再结合上下文,得出的结论就是“大”或“深”的意思:玄牝=大牝(《道德经》原第6章);玄德=大德/深德(《道德经》原65章: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玄同=大同(《道德经》原56章);涤除玄鉴(注意:传统版“涤除玄鉴”=洗清大镜子;马王堆版是“修除玄蓝”=修除深蓝色草,因古文字“监”和“鉴”同源,所以蓝和鉴就差一个草字头。而脩即修,脩又是攸的分化字,攸字到了金文的时候明显是“给人洗澡”的意思,这两种训诂结果我都能认可,并不影响“能没有瑕疵吗?”的结论)。最后一处是“微眇玄达”(玄达=深达《道经·第十五章》)。我们好好来分析一下同时含有“玄”和“眇”的“微眇玄达”的上下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识),故强为之容。”这句里的“志”是记录、标记的意思,所以“深不可志”或“深不可识”和“深不可测”都是一回事。意思就是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从微妙到高深,让你捉摸不透。这和“道”本身的特性也是一样的,之前还讲过25章里作者赋予“道”两个“称呼”,一个就是“道”,一个是“大”(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简单点概括,“道”就是“博大精深”的!

“ 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就是:不管“道”的细微处还是“道”的边界都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或者“深上加深”)的,“道”是通往所有“细微”或“高远”处的门径。注意:“眇”既有“微小”的意思,又有“高远”的意思(同渺),比如屈原《九章》里的“路眇眇之默默”。道家的“道”就好比儒家的“圣”,甚至高于“圣”,“圣”最多是和天地并列(与天地参),“道”还“先天地生”!反正是为了宣传自己的理念,各吹法螺罢了。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道是可行之道,但不是恒定不变之道。“道”的名字是可以被命名的,但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名字。“道”在万物开始之前是没有名字的(无名),在万物形成之后才将万物之母称之为“道”(有名)。因此“道”在无形时(恒无欲则无形),我只能从其细微处去感知它;“道”在有形时(恒有欲则显形),我就可以看清其边界。不管“道”的细微处还是“道”的边界都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道”是通往所有“细微”或“高远”处的门径。

“人话版”《道德经》,让《道德经》说“人话”。

推荐

  • 1女性排卵的时候小腹会不会痛418
  • 2新政策下更多意大利投资移民可申请社会福利卡129
  • 3高考拉链是金属可以吗453
  • 4篮球兴趣小组活动总结460
  • 5说明文有哪几种类型267
  • 6乡镇两学一做问题清单362
  • 7六级阅读理解真题练习235
  • 8秋季开学典礼小学教师演说稿词304
  • 91-2岁幼儿直觉思维训练游戏:看德国经典幼儿思维力游戏怎么玩155
  • 10一立方加气块是几平方的加气块:加气块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86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