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4,月起施行最新输血注意事项

时间:2024-01-08 15:55:24/人气:441 ℃

新的《输血反应分类》标准将于 2019 年 4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新标准中,输血反应的界定、分类、输血注意事项等有哪些新的变化?看看下面的内容~

输血反应有哪些?临床护理人员都耳熟能详,张口就来: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引起的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空气栓塞......

那么,什么是输血反应?急慢性输血反应是怎么区分的呢?大家搞清楚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 2018 年 9 月 26 日颁布了新的《输血反应分类》的标准,要求2019 年 4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输血反应诊治与报告统计,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督导与评审提供依据。

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咱们应该充分了解并掌握新的卫生行业标准,首先我们来看几个相关定义:

1

相关界定

输血反应:也叫输血并发症,是指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不良事件,也可能是患者与所输注血液相互作用。

急性输血反应:也叫速发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在输血过程中、输血后即刻至输血后24 h 内的输血反应。

慢性输血反应:也叫迟发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在输血结束后 24 h 至 28 d的输血反应。

其次我们再了解输血反应的分类:一类是输血传播性感染;另一类是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2

输血反应分类

1.输血传播性感染

如下图所示: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总之,新的输血反应分类更加细化,对于输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卫生行业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输血注意事项。

3

输血注意事项

1.全血和成分血出库后,应在 4 h 内完成输注,不应再进行保存。

注:本标准给出的明确的输注时间要求,不同于原来第六版《基础护理学》中界定:红细胞输注时间一般不超过 4 小时,洗涤红细胞必须在 24 小时内输用;血浆尽快输用;白细胞、血小板等,必须在 24 小时内输入体内。

2.输注速度宜先慢后快,起始的 15 min 慢速输注,严密监测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若无不良反应,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快速度完成输注。

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我院遵循的标准是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血液成分调节滴速。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达自我感受的患者。

3.除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中不得添加任何药物。

4.血液置换、大量输血及患者体内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时,宜进行血液加温。血液加温宜采用专用血液加温仪。

注:本标准中明确指出的特殊情况下宜用血液加温仪进行加温,不同于原来第六版《基础护理学》中界定:库存血不能加温,需在室温下放置 15~20 分钟后再输入。

封面图由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来源:护理时间

推荐

  • 1让你简历投递失败的几大因素497
  • 2一起走过的日子英文版歌词446
  • 3班级风采沙画视频282
  • 4小学语文教学计划范文387
  • 5解梦梦见找不到人105
  • 6含典故的成语励志213
  • 7父亲节祝福语简短句461
  • 8关于工作表彰通报的范文218
  • 9新都八二一小区哪些墙不能拆?银丰新都小区依法拆除12处241
  • 10人类的牙齿到底有多硬,人类牙齿有多硬结果让人们惊讶430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