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蝉为何如此神奇,为什么17年蝉翩翩要每隔17年才会出现一次

时间:2024-03-19 12:13:23/人气:418 ℃

周期蝉其实也并非绝对的13年或者17年,而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它们的周期会受到气候、生长季节等因素的影响[1]。小部分个体被观察到早一年,晚一年,或者早四年,晚四年的破土情况。

B周期蝉极个别,早一年和早四年孵化情况

当然,这并不是说,早一年、晚一年就变成了16年蝉或者18年蝉。

因为提前孵化出来的禅,通常都会被天敌吃掉,几乎不会存活下来[2]。

天敌对个别不守规矩的禅的捕食,倒是为周期蝉起源的天敌说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该假说认为,蝉是一种很容易捕食的昆虫,几乎任何能抓到它们的东西都会吃掉它们。但如果蝉种群数量足够大,或者能避开天敌的捕食,就能生存繁衍小区。于是在长期的演化压力下,出现周期性。

这个假说,是有一定支撑的。

因为,周期蝉的出现和鸟类等捕食者的密度,具有负相关[3]。也就是说,周期蝉出现的时间,正好处在天敌最少的年份。不守规矩的蝉,在其它年份出土,自然就会面临更多的天敌。

但其实因果关系也可能完全反过来。主要摄食蝉的动物种群,会跟着蝉的总群数波动,而17年前出现的前一年,天敌数下滑到最低,当17年蝉出现的时候,遇到的天敌自然最少了。

除此之外,天敌假说也有缺陷。

所有的蝉都会面临天敌的选择,但周期蝉在整个蝉科动物中,其实仅仅只是少数种类。

除此之外,解释蝉周期的还有冰期说。

第四纪冰期处于300万年前-1万年前之间,正好有这么一个演化时间。

在冰河时期,由于常年低温,植被根系萎缩,蝉可能因为若虫的大量死亡,而呈现极低的密度。密度低了,成蝉的交配机会也就少了,从而造成后代越来越少。食物缺少的地质时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对蝉的捕食压力也会激增。一系列的连锁反而,从而对蝉形成了极强的选择压。

蝉的生长发育缓慢,为了完成发育,蝉的生命周期就会被延长。

不同的蝉,通过不同的繁衍策略生存了下来,同时由于分布不同,所以不同的种群形成了不同生命周期长度。

而周期蝉选择了地狱模式。

在冰期若虫成长期延长了,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自然淘汰,才有可能形成固定周期。

例如一开始若虫生长期为7年,每年都有成虫出土。但冰期气候寒冷,出现地质降温的时候,就可能造成当年成蝉的大量死亡,乃至于灭绝。那么,和这一年相对应的7年后的那一年,出现的蝉也会大量减少。

经过长达100万年的选择,在生长期不断延长的过程中,一些年限周期的蝉就基本上被淘汰完了,剩下的蝉,自然就变得更加的具有周期性。

周期蝉周期的形成过程:a积温对蝉周期的影响;b演化过程中蝉温度阈值的改变

这种周期性形成的概率,相比起那些从冰河世纪“硬抗”下来的蝉,其实概率更低一些。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周期蝉的种类,仅仅只是蝉科的少数了。

模拟数据显示,寒冷的环境下,对周期性的基因具有强选择性,而温暖的环境则并不明显:

a,寒冷情况下周期蝉种群的时间动态;b温暖环境下周期蝉种群的时间动态

周期蝉的演化其实处在灭绝边界,当年如果气候的变化,再稍微高出它们的承受阈值,其实就直接灭绝了。

但如果周期蝉的预期寿命长达50年,若虫期依旧是17年,生存压降低,它们这种周期性就会逐渐消失。但现实情况,成虫寿命不可能无限延长。

或许在演化史上出现过19年蝉,只不过它们最终还是因为对寒冷气候的承受阈值太低,而灭绝了。

当前,对于周期蝉周期是素数的特殊现象,依旧没有定论。

根据土壤积温的微小差异变化,周期出现在10~20年,是合理的。但为什么会是素数,通过模拟发现,可能和周期蝉种群的Allee效应有关[4](密度时个体适合度与种群密度之间的一种正关系)。演化过程中,偶数周期蝉频频相遇,发生积累的种内竞争,同时发生杂交和退化,最终形成了素数的13和17年周期蝉[5]。

其实,从数学关系来说,如果存在10周期和15周期的蝉,它们每30年就会相遇一次。

如果存在12周期和16周期的蝉,它们每48年就会相遇一次。

存在16和18周期的蝉,则是144年相遇一次。

但如果是13周期蝉和17周期蝉,相遇的时间则是221年一次。

另外,周期蝉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好评的根本原因,在于早期殖民者把突然大量出现的周期蝉误认为是蝗虫。美国人看到成群的蝉就会联想到圣经上瘟疫,甚至至今人们都称呼周期蝉为蝗虫。哪怕周期蝉不会造成蝗虫那般的灾害,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依旧如何杀死它们。

参考
  1. ^Dance, Scott (May 16, 2017)."As cicadas emerge four years early, scientists wonder if climate change is providing a nudge".The Baltimore Sun. RetrievedMay 21,2017.
  2. ^scientificamerican:Noisy Cicadas Are Widely Misunderstood
  3. ^Liebhold K . Avian predation pressure as a potential driver of periodical cicada cycle length[J]. American Naturalist, 2013, 181(1):145-149.
  4. ^ Ito H , Kakishima S , Uehara T , et al. Evolution of periodicity in periodical cicada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14094.
  5. ^Zhenyong, Du, Hiroki, et al. Mitochondrial genomics reveals shared phylogeographic patterns and demographic history among three periodical cicada species groups.[J]. 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 2019.

推荐

  • 1梦见结婚戒指是什么预兆424
  • 2去娱乐场所要注意这些消防安全事项340
  • 3去应聘做的自我介绍299
  • 4分手安慰女友的话107
  • 5重庆大学转专业容易吗成功率是多少216
  • 6正宗葱烧海参的做法营养丰富422
  • 7gymnasticsstadium|Gymnastics267
  • 8"创造力与团队精神齐飞"游戏活动策划书202
  • 92022淘宝双十一猫币攻略:双十一,赚喵币又390
  • 10产后康复的基础知识:产后康复之呼吸方式你学会了吗156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