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十大养羊大县排名,甘肃环县沟壑养羊记,窑洞

时间:2024-04-28 01:05:28/人气:396 ℃

图为甘肃环县农民采用当地常用的窑洞养羊,发展养殖业。 高展 摄

图为甘肃环县农民采用当地常用的窑洞养羊,发展养殖业。 高展 摄

中新网甘肃环县6月19日电 (高展)“我们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冬天风大气温低,这种环境下不利于羊的生长。我们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把羊养在废弃窑洞里,这样既确保羊群生长不受影响,也降低了饲养成本。”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山城乡薛塬村村民苏学锋说。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环县,是庆阳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当地农民一直有养羊传统。苏学锋1993年退伍后回家便接替了母亲的养羊事业,从此“种地养羊”成为主要营生。

窑洞养羊受场地限制,无法规模养殖,当地合作社在保证优品的前提下也进行了大棚养殖。 高展 摄

“环县本就干旱缺水,农民靠天吃饭,种地只能维持基本生计,要想改变现状,就只能从羊身上打主意。”苏学锋说,开始只有四十多只羊,采用的是原始饲养方式,但山羊品种老化、生长缓慢、产肉率低。

收益一直不见起色的苏学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平时没事就去附近养羊大户家里“偷学”经验。“我发现他们养的品种一胎能产两三只,且生长周期短,产肉率高,效益非常好。”苏学锋说,2000年贷款购买新品羊,开始了规模养殖。

从此,放养改圈养,混养改分类,由单一苜蓿饲草换成混合饲草。一年后,苏学锋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养殖的羔羊5个月体重达到35公斤,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2010年7月,苏学锋注册创建了环县青明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当地常用的“窑洞 运动场”养羊模式建成养羊棚圈20座,草料棚150平方米,青贮窖8个,蓄水池2个。

合作社前期效果非常好,2013年,苏学锋每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就当他想再次扩大养殖规模时,一场罕见的干旱天气让环县整个养羊产业进入了寒冬。

图为环县山区航拍图。(资料图) 张永鑫 摄

“2014年环县出现大范围旱情,地里苜蓿草料大都干死,市场上的草料价格随之飞涨,眼看养羊成为铁定的赔本买卖,很多农户只好低价卖掉自己的羊群。”苏学锋说,当时很多农户亏得血本无归,自己也亏损了40万元。

通过这件事,苏学锋意识到了饲草自供的重要性。2015年,环县作为甘肃省“粮改饲”试点县,对草业公司、种草大户、养殖大户以土地流转500亩、300亩为起奖线,每亩奖补20元,对种植紫花苜蓿的每亩累加奖补30元。这一政策给了苏学锋实现饲草自供的动力和信心,当年,他便流转土地750亩作为饲草基地,种植甜高粱、青贮玉米等饲草。

在此过程中,父亲苏世彪给了苏学锋很多建议。“天然纯绿色养殖应是我们农民养殖的特色,羊粪可直接施肥给草地,保证没有任何添加剂和化学成分,生长出的苜蓿、玉米等用来配置精饲料喂养。这样既降低了成本,也实现了绿色环保。”苏世彪说。

多年来,苏学锋不断总结养殖经验,利用科学的饲草料配方、快速出栏的养殖方法,最大能力地利用家庭劳动力资源和饲草料转化模式,合作社现已达到年出栏900至1200羔羊的规模,年收入45万至60万元。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苏学锋还带领周边群众改善民生致富,合作社现吸纳贫困户32户,采取户托社养的方式调引231只羊,每户每年分红4500元,年分红14.4万元。(完)

推荐

  • 1宽恕怎么造句183
  • 2我的小乌龟生病了周记448
  • 32020年江西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3人391
  • 4学校领导六一国际儿童节贺词147
  • 5北京智康教育员工待遇,求内部人士告知 智康一对一199
  • 6施工的通告范文416
  • 7最新早安心语正能量语录469
  • 8危险报警闪光灯的使用443
  • 9小米短信验证码悬浮显示:短信201
  • 10泸沽湖的意象 最是阴雨天......397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