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类情况容易引发房颤,房颤防治,日常小鹿撞怀

时间:2023-11-13 04:14:44/人气:261 ℃

近日,60岁的李阿姨总是觉得心慌,到医院心内科看病,经过相关检查,医生诊断其患有“房颤(扑)”。李阿姨只听说过“心梗”,不知道什么是“房颤(扑)”?也不知道得了这个毛病要紧吗?

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人群发生率较高(约1%)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生率可高达5%~8%。

房颤(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心悸,可伴有胸闷,如果发作时间长,患者可有气促等心功能不全表现,少部分患者也可以无任何症状,仅因为出现房颤的相关并发症就诊时被检查发现。

房颤(扑)发作时行心电图检查是明确诊断最为简洁的方法,对于间断性发作的患者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房颤(扑)的主要危害:

房颤(扑)除了发作时引起的心悸不适症状之外,危害主要包括房颤(扑)相关性系统性栓塞(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和心力衰竭。此外,由于房颤发作时,患者心室率也会加快,且表现绝对不规则,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同时还使心室本身的排血量下降,若冠状动脉本身有狭窄时,便会加重心肌缺血症状,甚至引发心肌梗死。

房颤(扑)治疗的主要措施: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节律控制、频率控制和抗凝治疗)、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导管消融、经皮冷冻球囊消融术及经皮途径左心耳封堵术)和一站式房颤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

其中,经皮途径导管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是症状性房颤的主要治疗措施,以药物为基础的抗凝治疗以及经皮途径左心耳封堵术是预防系统性栓塞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房颤(扑)的经皮导管消融治疗

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根治房颤(扑)的治疗措施,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荐的一线治疗。

1、哪些患者适合进行房颤消融术?

①年龄在80岁以下的症状性房颤(扑),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年龄可放宽到85岁甚至以上;

②房颤类型:包括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

③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者;

④无严重的大血管畸形和器质性心脏疾病。

2、房颤消融术的成功率如何?

根据目前世界上各大型心脏中心报告的统计数据,房颤一次导管消融成功率为60%~80%,两次消融术手术成功率可达90%以上。

3、房颤消融术并发症怎样?

与一般导管消融术相比类似,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消融手术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2%水平。

4、房颤消融术后与一般导管消融术有什么不同?

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应充分抗凝并行食道超声检查证实心房内无血栓方能手术,术后一般平卧时间为6~12小时,术后三天内勿进食过热或者过硬食物,其余的注意事项和一般导管消融术同。

整个手术只需要局部麻醉,适当镇痛,患者保持清醒状态。手术过程通常为2~4小时,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术后需抗凝治疗不低于3个月。

房颤(扑)相关系统性栓塞的防治措施

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和左心耳封堵术是降低房颤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最为重要、最为有效的手段。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一种治疗措施,适用于抗凝治疗有禁忌或无法耐受长期抗凝,且卒中风险较高的房颤患者。


专家介绍

黄冬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治,包括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扑)的射频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以及ICD、CRT的植入与临床管理。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黄冬

编辑:熊恕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

  • 1歌曲爱的歌词103
  • 2给女儿的十八岁一封信423
  • 3数学教育心理学论文450
  • 42020年工作自我评价487
  • 5国庆阅兵检阅口号408
  • 6高考英语作文类型494
  • 7大学班主任工作计划素材模板417
  • 8鲜蘑玉米饭好吃又好看的做法492
  • 9男人和女人谈恋爱需要什么技巧?教你如何抓住男人的心423
  • 10夏天应不应该喝冷饮:夏天喝冷饮要注意114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