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50个基本知识:投资理财要懂的经典原理和常识

时间:2023-12-19 03:48:04/人气:212 ℃

00你想做“二”还是做“八”

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占20%,其余的约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得到了广泛的认证,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项目;20%的人掌握了世界上80%的财富;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在理财投资领域这个定律也有其价值,在股市上就有这样的有趣现象。

股市中有80%的投资者只想着怎么赚钱,仅有20%的投资者考虑到赔钱时的应变策略。但结果是只有那20%的投资者能长期盈利,而80%的投资者却常常赔钱。

20%赚钱的人掌握了市场中80%正确的有价值信息,而80%赔钱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用心收集资讯,只是通过股评或电视掌握20%的信息。 当80%的人看好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头部,当80%的人看空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底部。只有20%的人可以做到铲底逃顶,80%的人是在股价处于半山腰时买卖的。

券商80%的佣金是来自于20%短线客的交易,股民80%的收益却来自于20%的交易次数。因此,除非有娴熟的短线投资技巧,否则不要去贸然参与短线交易。 只占市场20%的大盘指标股对指数的升降起到80%的作用,在研判大盘走向时,要密切关注这些指标股的表现。

一轮行情只有20%的个股能成为黑马,80%的个股会随大盘起伏。80%的投资者都会和黑马失之交臂,仅20%的投资者与黑马有一面之缘,能够真正骑稳黑马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80%投资利润来自于20%的投资个股,其余20%投资利润来自于80%的投资个股。投资收益有80%来自于交易数的20%,其余交易数的80%只能带来20%的利润。所以,投资者需要用80%的资金和精力关注于其中最关键的20%的投资个股和20%的交易。 股市中20%的机构和大户占有80%的主流资金,80%的散户占有20%资金,所以,投资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资金的动向,才能稳定获利。

成功的投资者用80%的时间学习研究,用20%的时间实际操作;失败的投资者用80%的时间实盘操作,用20%的时间后悔。 股价在80%的时间内是处于量变状态的,仅在20%的时间内处于质变状态。成功的投资者用20%的时间参与股价质变的过程,用80%的时间休息;失败的投资者用80%的时间参与股价量变的过程,用20%的时间休息。

由此看出能够真正掌握投资理财技巧,让自己在利润与风险并存的理财投资中成功收益的人是少数的,你是愿做成功的“二”,还是愿做占大多数的“八”呢?

有这样两种人,第一种占了80%,拥有20%的财富;第二种只占20%,却掌握80%的财富。为什么呢?原来,第一种人每天只会盯着老板的口袋,总希望老板能给他们多一点钱,而将自己的一生租给了第二种20%的人;第二种人则不同,他们除了做好手边的工作外,还会用另一只眼睛关注正在多变的世界,他们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于是第一种80%的人都在替他们打工。每个人都不愿自己是个一事无成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令人羡慕的20%的人当中的一分子。在现代社会,要想淘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不仅要懂得技巧,而且要会寻找机会。 想要成为“二”中的一分子,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敢于去拼搏,善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发现机遇,一旦发现了机遇就要抓住它,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弃了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的机会。

二八定律启发我们:在投资理财中并不是投入越多越有效,要考虑投资成本,减少费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投资理财的上上策。

资金理财的时间价值原理 对于每个想学习投资或是对投资感兴趣的人来说,他们首先需要接触的概念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原理,此原理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人们,今天的1块钱不等于明天的1块钱。比如,若银行的存款利率为10%,将今天的1元钱存入银行,1年以后会是1.10元。可见,经过1年的时间,这1元钱发生了0.10元的增值,也就是说今天的1元钱和年后的1.10元钱等值。

一、资本的时间价值的含义

首先要说明的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产生的,而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实际上,投资活动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风险,通货膨胀也是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因此,利率不仅包含时间价值,而且也包含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因素。只有在购买国库券等政府债券时才会几乎没有风险,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的话,可以用政府债券利率来表现时间价值。具体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时间价值=政府债券利率—通货膨胀率。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包括:

(1)资金的使用时间。在单位时间的资金增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金使用时间越长,则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使用时间越短,则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小。

(2)资金数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数量越大,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反之,资金的时间价值则越小。

(3)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在总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前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大;反之,后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小。而在资金回收额一定的情况下,离现在越近的时间回收的资金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反之,离现在越远的时间回收的资金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小。

(4)资金周转的速度。资金周转越快,在一定的时间内等量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反之,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小。

二、终值与现值的含义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指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的价值,俗称本利和。比如存入银行一笔现金100元,年利率为复利10%,经过3年后一次性取出本利和共133.10元,这3年后的本利和133.10元即为终值。

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为现在的价值。上述3年后的133.10元折合为现在的价值为100元,这100元即为现值。

我们把现值(PV)和终值(FV)之间的关系,用利率K和期数t来表示为: FV=PV(1 K)t 例如,今天的100元(FV),在通胀率为4%(K)情况下,相当于10年(t)后的多少钱呢?答案是148元左右,也就是说10年后的148元才相当于今天的100元。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投资经营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并最大限度地获得其时间价值,这就要加速资金周转,早期回收资金,并不断进行高利润的投资活动;而任何积压资金或闲置资金不用,就是白白地损失资金的时间价值。

投资理财的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线的神奇和魔力,数学界还没有明确定论,但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摄影中的黄金分割线,股票中的黄金分割线……同样,黄金分割线在个人或家庭的投资理财规划中也有着神奇的效果,妙用黄金分割线也可使资产安全地保值增值。

孙民是广州一家饮食集团下属分公司的财务部长,妻子也在一家财务公司任职,孩子正在读小学,家里还要供养两位老人。孙民每月的家庭总收入在11 000元左右,这个水平在广州市只能算是个小康之家,日常节余也不多。但是,多年来孙民家的资产一直在稳步增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原来,专业出身的孙民非常关注自己家庭的财务规划,对家庭的每一笔投资都非常慎重。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创造性地总结出“黄金分割线”的家庭理财办法,即资产和负债无论怎样变动,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投资资产/净资产)和偿付比率(净资产/总资产)总是约等于0.618。这正是他所谓的理财黄金分割点。多年来,孙民一直在这个理财黄金分割点的指引下不断调整投资与负债的比例,因而,家庭财务状况相当稳健。

2008年时,孙民的父母相继去世,孙民每月的负担减轻了2 500多元,还分得了7万多元遗产。1年后,随着孙民在银行的存款快速增加,黄金分割点有失衡的可能,于是孙民决定做点投资。

一般来说,个人的负债收入比率数值应在0.4以下,高于此数值则在进行借贷融资时会出现一定困难。要保持财务的流动性,负债收入比率维持在0.36最为合适。如果一个人的该项比例值大于1,则意味着他已经资不抵债了。从理论上讲,这个人已经破产了。

一、投资额度要设上限

当时孙民的家庭总资产包括银行存款、一套109平方米的三居室、货币市场基金和少量股票,总价值为105.5万元,其中房产尚有28万元贷款没有还清,净资产(总资产减去负债)为77.5万元,投资资产(储蓄之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有39万元,孙民的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为39÷77.5=0.503,远低于黄金分割比率0.618,意味着家庭有效资产可能得不到合理的投资,没有达到“钱生钱”的目的。因此加大投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要让资金最快增长,毫无疑问,第一要件是多投入资金。但是因为存在着亏损的可能性,所以孙民给投入的资金量设定了上限。加大投资额的同时也要考虑家庭的偿付能力,在偿付比率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理财投资。这就是孙民家庭财务一直很稳健的原因。而大部分人进行理财投资时,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偿付能力。

二、借款可优化财务结构

在经济风险膨胀的今天,如果偿付能力过低,则容易陷入破产的危机。偿付比率衡量的是财务偿债能力的高低,是判断家庭破产可能性的参考指标。孙民的家庭总资产为105.5万元,其中净资产为77.5万元,而他的房产贷款还有近28万元未还。按照偿付比率的计算公式,孙民的偿付比率为77.5÷105.5≈0.735。

从孙民多年的财务经验看,变化范围在0~1之间的偿付比率,一般也是以黄金分割比率0.618为适宜状态。如果偿付比率太低,则表示生活主要依靠借债维持,这样的家庭财务状况,无论债务到期还是经济不景气,都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而如果偿付比例很高,接近1,则表示自己的信用额度没有充分利用,需要通过借款来进一步优化其财务结构。 0.735是个比较理想的数字,即便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这样的资产状况也有足够的债务偿付能力,但0.735远高于黄金分割比率,可见孙民资产还没有得到最大合理的运用,信用额度也没有充分利用。当然,0.735的偿付比率增加了孙民投资住宅房的信心。

孙民开始寻找符合自己财务的投资住宅房,一方面他要使有效资产得到合理的运用,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家庭财务的偿付比率维持在黄金分割比上下。 由孙民的事例可以看出,黄金分割线可以作为投资理财的一个度量。

黄金分割律是家庭投资理财的一把标尺,巧用黄金分割律进行投资理财规划能够产生微妙的效果,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使资产稳健地保值增值。

投资理财的杠杆原理

杠杆是物理学中的术语之一,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撬起很重的物体。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对杠杆原理最精彩的描述。杠杆原理也充分应用于投资中,主要是指利用很小的资金获得很大的收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杠杆原理的使用可以增加你的购买力,使你掌握自己的潜在资产。它的机制远比你想象的要普通,比如说,当你进行抵押贷款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运用杠杆原理来支付你无法用现金兑付的某样东西,而当你偿付了抵押贷款后,你就可以在资产买卖中获取利润。

你也可以将杠杆原理运用到股票投资的保证金交易中。在这个场合中,可以用自己的钱加上从股票经纪人那里借来的钱来购买股票。如果股票上涨,你可以卖出而获取盈利,然后将借的钱和借款利息归还,剩余的钱就归你了。

因为你只是用了自己很少的钱进行投资,使用杠杆原理可能会比不用在投资回报上赚取更多。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你自己出5 000美元,又借了5 000美元做一笔10 000美元的投资,然后又以15 000美元出手,那么你赢利是以5 000美元赚取了5 000美元,换句话说,你的投资回报率是100%。如果你全部用自己的钱来投资,则只是在10 000美元的投资基础上实现了5 000美元的赢利,或者说是50%的回报率。

虽然在投资中运用杠杆原理会增加你的收益,但也会给你带来巨大的风险。 如果一旦拖欠贷款,即便你以前一直有规律地支付贷款,贷方也会因这次欠款收回你的房屋。因为杠杆性要求你抵押一定价值的物品来把握你的财务合伙人投入资金数量的风险。如果你卖出的资产总额不足以偿还借贷,那么你仍然应该向贷方支付剩余的款项。

如果你以保证金来购买股票,一旦你的股票跌至低于相应的购买价格所预先设定的百分比,你就必须上缴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便你的股票经纪人的那笔钱不会处于危险之中。况且如果你割肉的话,你仍然必须偿付全额的保证金。

运用杠杆性投资的波动越大,带来巨大损失的风险性越高。事实上,你损失的钱会比你的投资还多,而这种情况在没有运用杠杆性投资的时候是不会发生的。

俗话说,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甘蔗没有两头甜,杠杆也不例外。我们在使用杠杆之前有一个更重要的核心须要把握住:那就是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多大。要是赚钱的概率比较大,就可以用很大的杠杆,因为这样赚钱快。如果失败的概率比较大,那根本不能做,做了就是失败,而且会赔得很惨。

在投资市场上,人们都有以小博大的欲望,希望用很少的钱赚更多的钱。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用杠杆也是以巨大的风险为代价,这就需要投资者不要只看到收益,更要看到风险,合理正确地使用这一工具,让其最大限度地为己所用。

GDP:投资理财的风向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DP的提出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或者说是生产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应该存在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到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有多强,或者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以便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比较。而GDP就是这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也就是说,GDP是用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的尺子。

社会财富到底包括哪些呢?一般来说,工厂生产的产品,银行提供的服务,学校创造的价值……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社会财富。把这些社会财富都加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简单点表示就是,社会总财富=书籍 碟片 丝瓜…… 鞋子 衣服 床垫 美酒 香烟……为了使这些毫不相干的产品相加,经济学中便出现了“价值”这个概念,即冬瓜多少钱,丝瓜多少钱,衣服多少钱……这样用统一的货币表示各种产品的价值,就可以算出社会总财富。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的GDP增长百分之多少,就是指社会总财富在前1年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

这里所指的社会总财富是没有民族和国籍之分的,也就是说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无论肤色,不管国内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是在这个时间所创造的价值都归入GDP内。例如,戴尔电脑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所获得利润就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不能计入美国的GDP;联想在美国的公司所获得利润就会计入美国的GDP,而不会计入中国的GDP。

当然,关于GDP这个概念,我们还有几个修饰词要把握好。一是时间概念,就是“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生产的”,这说明GDP是个时间段的概念,不是某个时间点的概念;二是生产的概念,是指所有生产的产品价值,不包括销售的收入,否则就会重复计算。比方说生产了10台电视,就会有10台电视的社会财富的价值表示,并不会因为你没有销售出去,而只记部分的价值表示;三是“最终产品和劳务”,这是指最终为人们所消费和使用的物品,不包括中间产品,这样也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四是“价值”,这是指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都是要通过市场价格来统一计算的,不是某个厂家自己臆断的价值。

GDP概念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中国1985年建立GDP核算制度,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成为核心指标。目前,这一指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制订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表”。

而对于个人的投资理财而言,GDP的变化非常重要。因为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就是说GDP的快速增长是股市上行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一旦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股市自然也牛不起来。例如2006年至2007年,我国的GDP增速持续保持在100%以上,股市自然是大牛市;而2008年至2009年,我国的GDP增速大幅放缓,2008年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到最后一个季度只有6.8%,而到了2009年的第一季度更是只有6.1%,所以这段时期,股市低迷,是个大熊市。

在个人投资理财的过程中,要对国家GDP的变化保持足够的重视和敏感。如果投资者能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顺势而为,则会增加赢利的机会,减少亏损的概率。

了解点投资理财税务知识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同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有投资行为的发生,就要缴纳相应的税金。所以,学习投资就要了解中国的税收制度和相关的税务知识。

中国的税种现住按大的分类,主要有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和其他税。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其他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作为个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必然会对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式进行投资。在目前,个人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

证券投资涉及的税收知识并不多,如股票投资现在只缴纳印花税,其他税收暂时免征。这里简要讲述一下实业投资的税务知识。一般而言,个人可选择的实业投资方式有:作为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从事承包承租业务、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组建合伙企业、设立私营企业。在对这些投资方式进行比较时,如果其他因素相同,投资者应承担的税收,尤其是所得税便成为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下面就各种投资方式所应缴纳的所得税进行分析。

一、个体工商户的税负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例如:某个体工商户年营业收入54万元,营业成本42万元,其他可扣除费用、流转税金2万元,其年应纳税额为(540 000—420 000—20 000)×35%—6 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28 250(元),税后收入为l00 000—28 250=7 1750(元)。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税负

税收政策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的投资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所承担的税负依年应纳税所得额及适用税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万元,适用税率为35%,应纳个人所得税60 000×35%—6 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14 250(元),实际税负为14 250÷60 000×100%=23.75%。

三、私营企业的税负 目前设立私营企业的主要方式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即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作为投资者的个人股东以其出资额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获取相应的股权收入。作为企业法人,企业的利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当投资者从企业分得股利时,按股息、红利所得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样,投资者取得的股利所得就承担了双重税负。 由于单个投资者享有的权益只占企业全部权益的一部分,其承担的责任也只占企业全部责任的一部分。但是,因其取得的收益是部分收益,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税负个人投资者也按出资比例承担。 例如:个人投资者占私营企业出资额的50%,企业税前所得为12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应纳企业所得税120 000×33%=39 600(元),税后所得为120 000—39 600=80 400(元),个人投资者从企业分得股利为80 400×50%=40 200(元)。股息、红利所得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投资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0 200×20%=8 040(元),税后收入为40 200—8 040=32 160(元),实际税负为(39 600×50% 8 040)÷(120 000×50%)×100%=46.4%。

四、合伙企业的税负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在合伙企业中合伙损益南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合伙企业成立后,各投资人获取收益和承担责任的比例就已确定。和个人独资企业一样,从2000年1月1日起,国家对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合伙人的投资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由于合伙企业都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而每个合伙人仅就其获得的收益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合伙企业有5个合伙人,各合伙人的出资比例均为20%。本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为30万元,由各合伙人按出资比例均分。这样每个合伙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0 000×20%×35%—6 750(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14 250(元),税后收入为60 000—14 250=45750(元)。合伙企业每个合伙人的实际税负为23.75%(14 250÷60 000×100%)。

在上述几种投资方式中,通常而言,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税负是一样的,私营企业的税负最重。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企业等三种形式的企业,是法人单位,在发票的申购、纳税人的认定等方面占有优势,比较容易开展业务,经营的范围比较广,并且可以享受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在三种企业形式中,私营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出现,只承担有限责任,风险相对较小;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于要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较大。特别是个人独资企业还存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等相关法规不健全不易操作的现象,加剧了这类企业的风险。而合伙企业由于多方共同兴办企业,在资金的筹集等方面存在优势,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少。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较低的税负有利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发展。个人投资者在制订投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投资理财要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冒着巨大风险偷税漏税并不是明智之举;到处钻法律漏洞的“避税高手”终究会受到法律制裁。长袖善舞的投资人士,会考虑如何利用相关税收政策,合理减轻压力,如何合法地规避税收监管,留足资金赚取更多利润。

收益与风险是孪生兄弟

说到理财投资,就要提及风险和收益。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收益是通过投资获得的、超出投资本金的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赚来的钱。在很多情况下,比如投资股票和不动产,收益的获得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投资的结果可能是赚钱,也可能不亏不赚,还可能亏本,这种收益获得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风险。

投资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的风险是投资产品本身价格的波动,如股票价格的涨跌、房价的涨跌等,如果买的股票价格高,一旦价格下跌,就可能亏钱;另一方面的风险来自投资产品本身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说白了就是好不好卖出。流动性风险就是想卖出投资产品的时候可能卖不出去,必须降价出售,有时即便降价出售也可能难以成交,结果无法顺利地将投资产品变现。房产就属于流动性比较差的投资产品。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生,如影随形。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要想获得高收益,就一定要承担高风险。反过来讲,即便承担了高风险,比如投资股票,却不一定能获得高收益,有可能亏本。因此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高风险高收益”是错误的,应该改成:“高风险可能高收益,还有可能亏本。”

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评估风险,只有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评估,才能作出正确的策略,这样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投资,甚至可以把风险转化为收益。

19世纪80年代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的石油资源。他的这一成就不仅取决于他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经商哲学,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精细、守信、一丝不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受益于他从创业中锻炼出来的预见能力和冒险精神。

19世纪80年代利马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当时这个油田的石油含碳量高,人们没有找到有效的提炼方法,所以油田的油价只有正常油价的1/6。而洛克菲勒坚信总有一天能找到提炼的方法,于是他执意要买下这个油田。他的这个决定遭到全体董事会成员的反对,但是在洛克菲勒的再三游说下董事会作了让步。果然,不出两年,洛克菲勒就找到了提炼的方法,油价从0.15美元涨到了1美元。公司的赢利猛增到几亿美元。公司董事会成员不得不承认,洛克菲勒比他们所有的人都看得远,他们说:“看来,看准了的风险就是收益啊!”

中国2008年股市经历了牛市之后的熊市,在这场风波中,股民们都非常怀念两个人,一个是世界“股神”巴菲特,一个是中国私募第一人赵丹阳。巴菲特2007年在中石油12~16元的过程进行了大幅度的减仓,后来中石油又从16元涨到了20元,于是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后来,中石油H股在香港降到9元多一点,而且仍呈下跌趋势。现在看来,巴特菲的卖出仍是非常正确的,股神不是徒有虚名的,他可能早就预见到了其中的风险,所以作出了卖出股票的决定。

2008年初,中国私募界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私募第一人赵丹阳将其旗下的赤子之心进行了清盘,而清盘的理由则是: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当初还有不少的人对此表示出了不解和冷嘲热讽,在知道赵丹阳清盘的消息后,赵丹阳是从熊市里走过来的成功者,和多数人相比,肯定有别于常人的风险意识,而风险意识又是做股票的第一要素。所以,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有预见风险的能力,要知道风险与收益是孪生兄弟,在进行投资时要慎重考虑。

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提到过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我想提出有关报酬与风险之间的重要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报酬与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有1支6发弹装的左轮枪,并且填装1发******。你可以任意地拨动转轮,然后朝自己扣一次扳机。如果你能够逃过一劫,我就赏你100万美元。’我将会拒绝这项提议——或许我的理由是100万美元太少了。然后,他可能建议将奖金提高为500万美元,但必须扣两次扳机——这便是报酬与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

投资和风险是孪生子,只要有投资存在,伴随而来的必将是风险。懂得了收益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的道理之后,在进行理财投资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进行投资分析,对风险进行预见,避免自己的投资遭受很大损失。

推荐

  • 1共产党员学习251
  • 2戴墨镜霸气的男生头像最新版340
  • 3枸杞的正确吃法怎样吃比较好321
  • 4工商银行支行开业致辞279
  • 5哪个星座男生与水瓶座女生般配366
  • 6减肥达人的有效减肥方法125
  • 7留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本科学费212
  • 8具有工业风格的英文字体图片228
  • 9奥特曼英雄归来第10章贝利亚攻略,贝利亚前传第112章第一战175
  • 10馒头怎么做宝宝爱吃?宝宝多吃发面食物好处多多332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