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古诗词 5首古时科举考试诗词金榜题名时

时间:2024-02-19 14:40:59/人气:223 ℃

封建时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国家寄予厚望,违法者将置以重刑,轻则充军流放边地,重则杀头,半点也马虎不得。在清朝,主考官在考试期间出行,车后竖铡刀一把,以示自律。鲁迅的祖父就是因为替考生向考官行贿,被判斩监候的。所以,对于古时科考,朝廷、考官、考生都是全力以赴。

一、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宋代】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译文: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以后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二、廷试

夏竦 【宋代】

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

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译文:殿堂赏进行殿试的皇帝,如同日月一把耀眼;砚台中旌旗的影子似龙蛇在游动。应试者对答如流,洋洋洒洒几千言,一挥而就。所有的考对都完了,殿前台阶上的太阳还没有西斜。

三、已亥杂诗·其五十四

龚自珍【清代】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译文:科考因选拔人才而重要,而人如果只以榜上有名而称道,那么我们便会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本朝科考有四十九科,搜集科举的名称目的就在于此啊。

四、闻科诏勉诸子

辛弃疾 【宋代】

科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美福更仇香。

译文:皇帝已经颁布了科举考试的诏书,距离秋试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要学习孔子“韦编三绝”的刻苦读书的精神,上了考场才能下笔就写出好文章。不要像那些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白白地长了七尺多高的身躯。等明年你们参加吏部的考试,一定会比 梅香和仇览更优秀。

五、青玉案·订鞋踏破祥符路

佚名 【宋代】

钉鞋踏破祥符路。似白鹭、纷纷去,试盝幞头谁与度。八厢儿事,两员直殿,怀挟无藏处。

时辰报尽天将暮。把笔胡填备员句。试问闲愁知几许。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

译文:恰好雨后道路泥滑,举子们都穿上钉鞋去往京城之内,身着白衣的考生好似群群白鹭,涌向考场。携着试盝,戴着各式幞头。考场兵士武官众多,想要怀中挟带资料也无可能。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将晚,困坐场屋的举子一筹莫展,只好胡乱写上几句充数。要问困苦难受之情有多深?只有两根蜡烛,半碗馊饭,一阵让人更感到凄苦的黄昏雨。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规定,各地乡试合格的举子于开科前的冬天齐集京都礼部,初春在礼部进行严格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成为省试。

推荐

  • 1保安族都有哪些古迹493
  • 2晕车后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394
  •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198
  • 4后背疼什么原因294
  • 5妇女腰酸疼是什么原因428
  • 6家庭妇女网上创业故事162
  • 7宝宝一个月吐奶很严重是怎么回事151
  • 8三年级语文德育工作总结191
  • 9小升初要经历几次考试,小升初考试距离现在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318
  • 10歼20究竟能隐身到什么程度?不怕被他国雷达窃取隐身数据450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