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方式: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时间:2023-12-17 05:34:50/人气:367 ℃

11月21-22日,“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生源基地校工作会议”在京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众多教育专家及相关专业人士,与数百位来自各地中学的院校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国际人才”这一主题,共同商讨“国际人才应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等议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国家所需要的“国际人才”?我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应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哪些能力?小编带你去一探究竟~

在谈及国际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时,许多发言人不约而同地使用“国际视野”“跨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协商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关键词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合格的国际人才”。

心有家国情怀,眼观世界之大

国际人才应该具备国际视野,既有家国情怀又能放眼全球,立足本国国情,关注世界性问题和人类的共同命运。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教授在发言中就以2016年联合国全球性作文竞赛题目“多种语言,一个世界”为例,强调在当下时代环境中,国际人才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全球化的思维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国家、民族以及群体间的沟通和理解,为人类谋求更长远的和平发展。

以国际视野思考问题,以协商合作精神解决问题

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际人才需要批判性的思维,能以世界性的格局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学校在培养国际人才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他们国际视野的培养。同时,现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人才需要面对与不同群体的多种沟通,因而,良好的协商合作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素养。

懂语言,更懂得如何运用语言实现沟通

国际人才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更需要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此实现与他人、与世界的有效沟通。目前,中国缴纳联合国会费比额已升至全球第三,而中国在联合国供职人数仅占联合国总员工数的1.12%,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外语人才存在实际应用能力难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加强对外语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实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考查,让更多外语人才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人才,服务国家的发展。

Glocal和Response-ability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连仲教授使用了两个“合成词”来定义他所认为的“合格的国际人才”:“glocal”和“response-ability”。他解释到,“Glocal”包括“global”和“local”两层含义,以此说明国际人才需要立足本国(local)同时心怀天下(global),以国际视野来思考解决问题。“Response-ability”是指国际人才应具备跨文化理解与表达的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国际人才应该能够跨越国家、民族和群体的文化差异,自由且准确地通过语言来表达对自我、对世界的思考。

纵观整场论坛,培养“中国心灵,世界眼光”的国际人才成为与会者的共同心声与愿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国际人才,他们熟悉本国国情,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具备远大的国际视野、出色的协商合作能力、良好的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中国发声,成为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推荐

  • 1保安族都有哪些古迹493
  • 2晕车后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394
  •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198
  • 4后背疼什么原因294
  • 5妇女腰酸疼是什么原因428
  • 6家庭妇女网上创业故事162
  • 7宝宝一个月吐奶很严重是怎么回事151
  • 8三年级语文德育工作总结191
  • 9怎样在朋友圈做集赞活动:一个案例教你做集赞活动146
  • 10苹果手机王者荣耀打团卡顿掉帧:iPhone手机玩新版王者荣耀掉帧卡顿249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