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气:472 ℃/2024-05-19 05:48:27

备课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撰写教案则是目前备课最普遍的方式。下面小编整理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欢迎大家的阅读!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1. 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 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

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板书:活力之美

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___ 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小鹿____散步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教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教师板书: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明确

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① 学生自己试背。

② 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自读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感受“美”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情感朗读品味“美”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抓住词句体味“美”: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学生说:“长出。”我马上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4,知识延伸创造“美”: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在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在资料汇报方面,许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

  • 热门

  • 1小米穿戴连接不上小米手表185
  • 2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第三周国旗下讲话289
  • 3求一段感人肺腑的话419
  • 4林业的个人述职述廉报告293
  • 5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的岗位职责文本243
  • 6给初三考生的中考祝福语148
  • 7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230
  • 8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397
  • 推荐

  • 1全班同学你点赞了吗?云南,同学177
  • 2到忻州先去雁门关还是五台山:想去五台山雁门关玩方便啦337
  • 3黄果树景区开发历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更新293
  • 4中铁十四局武汉7号线北延线:4月8日至9日湖北部分旅客列车恢复开行315
  • 5为什么高铁站有两个站房?5座高铁站房效果图来啦468
  • 6旧围巾的各种用途:旧围巾可以用来做什么220
  • 74大古刹和四大古寺:就在河北这座小城的闹市地带448
  • 8华为p20能不能升级鸿蒙3.0:系统鸿蒙3.0最新升级计划303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