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处理孩子冲突的做法心得

教师处理孩子冲突的做法心得

人气:268 ℃/2022-06-29 05:10:51

编者按:当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老师应该如何处理?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心得吧!

两个孩子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一个孩子大声说:“我的英语就是比你好,我就是比你强……”另一个孩子瞪着血红的眼睛,忍无可忍,甩出一句脏话。顿时,那个说自己比对方的强的孩子委屈极了:“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发泄一通后,这个孩子继续强调:“我的英语就是比你好。”

这场冲突的起源源于一个孩子的习惯:抢话。当我解释不要抢话的原因时,这个孩子说:“在我们学校里,老师鼓励我们抢话,抢话能够跟别人分享更多知识。”我愣了一下。真的假的?但依然说:“我不管你在学校的老师如何看待这个行为,在这个空间里,抢话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之后,就一次又一次提醒那个抢话的孩子,“等你的同学回答完了,你再说。”然而,这个抢话的习惯是完全条件反射性的,像开了闸的洪水,堵也堵不住。因我本身十分喜爱这个孩子,加之这个孩子说学校的老师鼓励这种抢话的行为,我对于自己在抢话上的判断出现了迟疑,所以,对于抢话的态度并没有十分坚定。

直到这一次剧烈的冲突之后,和许老师谈起。才意识到,我需要在这件事情坚定自己的态度。

对于抢话的态度确信无疑之后。我开始思考抢话给这个孩子带来的影响,以及其他孩子对于抢话者的态度。

首先是这个抢话的孩子。

这个孩子认为,抢话是被鼓励的,是能够分享知识的。然而,在我的课堂上,这个孩子的抢话并没有起到分享知识的作用。每当抢话的行为发生时,除了一个孩子无所谓外。其他的孩子都对这个抢话的行为十分不悦。而这个抢话的孩子自始至终一直到冲突发生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孩子主观上那么确信抢话的行为是被鼓励以及允许的,却没有观察到每当自己抢话时,大部分的同学是一脸的不悦呢?甚至有一次,一个孩子忍不住了,讽刺了一句,说“就你聪明。”时,这个抢话的孩子听不出其中的讽刺含义,像得到鼓励般,说“对,我本来就聪明。”这个孩子察觉说话者的态度、语气以及言外之意的能力到哪里去了?

然后是被抢话的学生们。为什么这些学生们明明已经不悦了,却选择不直接将这一点告诉那个抢话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宁可每次被抢话的时候呈现出不爽、翻白眼、无语等各式表情和情绪,也不愿走到那个抢话的孩子面前说“请停止这样的行为吧,大家都受不了这个抢话的习惯。”

反思我自己,如果遇见这样一个人,我也会选择沉默的。顶多在话头被抢时,直接说“等我把话说完。”来表示******。但不会选择直接说出来。因为,我的经验告诉我,说出来会得罪人。唉,想想也是无奈。任何一种选择都有两面性,就看你要的是什么了。

让我感到尤其困惑的是在冲突中那个对抢话者的态度不悦到极点,都红了眼的孩子。为什么这个孩子对于抢话这件事的态度这么激烈?那种扑面而来的怒气,那种随时可能爆发的愤怒,那种情绪的张力如此强烈?别的孩子听到对方说“我就是比你强。”这句话时,也就是笑笑,不会大动肝火。而这个孩子反应之激烈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发生了什么?

这次冲突后,我开始思考下次再遇到这些事怎么处理。

第一:告诉每个孩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请等待你的同学把话说完。

第二:告诉每个孩子。我们可以为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感到骄傲,但不该为此而贬低他人。

第三:对于那个英语学的弱的孩子,为他制定学习计划,督促这个孩子为学习付出努力。

尤其是第二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语言学得不错的孩子,言语神色间对那些不如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傲慢,或者是不屑。其他的孩子当然受不了啦。于是,有的孩子就直接回击过去“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会几个英语单词吗。”有些孩子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语言回击,就等这个孩子也回答不出问题时趁此还回去“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啊。”于是,矛盾愈演愈烈,吵起来。

关键是,双方都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对自己那么有敌意,都认为是对方的问题。都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解读对方的语言行为。

当孩子们,长大了,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成立家庭、养育孩子。由于自己对社会普遍法则的不理解而跟同事、伴侣、孩子产生了矛盾而不自知,认为是对方的问题。如果说课上我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来解决这样的问题。那么,在工作的环境中,在一个家庭中,我们要花多长的时间去解决问题?我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所以,有必要在孩子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教给他们这个社会中,人人遵从的社会法则是什么,教会他们怎样客观的看待问题。

今年开学以来,我已经通过了解孩子们产生冲突的前因后果上看到了这一点。几乎在每一次冲突中,没有人是以恶意对对方的。冲突中的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没有错。一件事你去追溯源头,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因为他先怎样怎样,所以我才怎样怎样。”于是,沟通就陷入了一个无止境的循环中。

我需要做的,是反复跟孩子们澄清:他们各自的行为会让对方产生怎样的反应?将每个人自己对行为的理解主观和别人对这个行为的反应客观进而进行一个比较,反复练习。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在教会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他们观察这个社会运行的法则。知识的学习是学习,生活的学习也是学习。

作者|李萍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热门

  • 1小米穿戴连接不上小米手表185
  • 2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第三周国旗下讲话289
  • 3求一段感人肺腑的话419
  • 4林业的个人述职述廉报告293
  • 5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的岗位职责文本243
  • 6给初三考生的中考祝福语148
  • 7一到两岁宝宝睡前故事_爱情故事457
  • 8班主任温柔对待学生的教育故事359
  • 推荐

  • 1全班同学你点赞了吗?云南,同学177
  • 2到忻州先去雁门关还是五台山:想去五台山雁门关玩方便啦337
  • 3黄果树景区开发历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更新293
  • 4中铁十四局武汉7号线北延线:4月8日至9日湖北部分旅客列车恢复开行315
  • 5为什么高铁站有两个站房?5座高铁站房效果图来啦468
  • 6旧围巾的各种用途:旧围巾可以用来做什么220
  • 74大古刹和四大古寺:就在河北这座小城的闹市地带448
  • 8华为p20能不能升级鸿蒙3.0:系统鸿蒙3.0最新升级计划303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