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论文

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论文

人气:154 ℃/2022-11-22 21:09:49

[摘要]随着心理咨询的迅速发展,对咨询效果的评估成为了急需解决的现实与理论问题。本文回顾了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的研究历史,对有关模型进行了述评,并围绕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的核心问题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以期对咨询效果评估的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心理咨询评估

1、引言

伴随心理咨询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咨询有效性成为了临床心理学家最关注的问题,心理咨询效果评估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

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后会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如何反映并分析这些变化从而判断心理咨询是否达到了预想效果,就关系到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问题。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单维向多维转变,这是评估多元化的一种进步体现,但是多维评估要求多种测量,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因此也更难于获得来访者及其他人员的合作,研究之间的对比分析也越困难。鉴于此,咨询之初就有必要及时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评估模型,对阶段性及整体的咨询成果进行评估与总结。

2、历史研究

早期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多采用基于特定理论的单一技术,在评估方式上,多采用来访者自我报告,心理量表被广泛使用。上世纪70年代,Strupp和Hadley提出心理健康评估的三维模型,认为评估应由社会、来访者和咨询师三方参与。社会维度强调行为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和规范性,来访者维度强调其自我感觉是否幸福和满意,咨询师维度强调依据专业知识技术判断来访者心理是否健康。这一模型虽考虑了评估的多元性,但对于评估的内容、时间及后续咨询等问题没有进行专门讨论,所以不尽完善。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对理论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心理咨询的疗效也因咨询师所持的理论观点而有所不同。如精神分析学派将疗效定义为能够在意识领域内体验到原先是潜意识的感受和思想,而行为主义学派的咨询师则要使来访者克服特定情境引起的各种症状,关注来访者行为的改变。

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模型把“症状减轻、健康状况和功能改善”作为评估依据,多元评估开始占主导,其特点是:咨询师、来访者、亲友、同事等都可作为评估者,评估来访者各方面的具体变化;认为变化是双向的、多维的和不稳定的,评估方法与实际症状有密切联系。

有的研究者将剂量模型引入咨询效果研究,创建咨询效果阶段评估模型,将来访者的改变分为连续的三阶段,首先会体验到更多幸福感,接着是症状缓解,最后是社会生活技能的提高。并运用“来访者剖面图”评判咨询效果,即把来访者实际咨询进展情况曲线和预测曲线进行对比,以此为依据调整治疗策略。

杨宏飞(2005)提出了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的四维模型,认为心理咨询效果评估必须围绕来访者的变化回答四个核心问题:什么在变化?谁报告变化?用什么方法报告变化?什么时间报告变化?依据这些问题构建的评估不应受具体理论、方法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能包容实证和现象学方法,既适合心理症状和障碍的预防矫治,也适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3、具体建议

基于对咨询效果评估模型的分析,不难看出,模型的`立足点不同,关注来访者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但是,咨询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型考虑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对每一次会谈或对心理咨询进行总结性评估。具体的评估形式有多种选择:

一是来访者每一次或每一阶段咨询后的即时评估与反馈。

二是根据问题性质、目标要求,让来访者做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如间隔一定时间用作业法、自我报告法等进行评估。

三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定期联系,来访者以便捷方式向咨询师反馈。

形式固然多样,评估咨询效果的主旨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评估既要考虑到负面消极的心理是否减少,也要考虑积极心理反映有无增加。从正面负面、消极积极两个方面评估咨询效果较为合理。

第二,全面考虑评估信息的来源,除了来访者、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教师,来访者的家属、亲友、同事等都可以为评估者,评估来访者各方面的具体变化。从理论上说,评估越是多元化,越能反映来访者复杂的变化。

第三,目前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研究中,大量研究采用“事前—事后测验”和“干预组—非干预组”设计,它能提供高效度,但往往把问题数字化和简单化;而现象学方法,如个案报告,因缺乏良好的内外部效度常不被认可。在评估实践中,现象学方法应与实证法结合,达成积极效果。

第四,将时间作为效果的重要参数。有限的评估反映不出咨询效果的动态变化。按照过程变量的远近,效果变量可以分为即时效果、会谈效果和治疗效果。这样的区分更有利于效果评估。咨询师应当在会谈之初,就根据来访者具体情况和咨询目标设立评估计划。

尽管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其评估的科学性依然是个问题。建立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模型是促进该领域科学化的一条途径。不管用什么理论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都要从多个维度来设计效果评估,使结果尽可能全面准确。

[参考文献]

[1]郭晓飞.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和后继干预.社会科学战线,20071

[2]胡姝婧,江光荣.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

[3]卢飞斌.青少年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探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许明智,龚耀先.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

[4]杨宏飞.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模型初探.心理科学,20053

[5]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东南学术,20016

[6]中国卫生心理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 热门

  • 1嫁接桂花树种植技术131
  • 22009年航飞公司项目经理述职报告253
  • 3《人,应该怎么活着呢?我想到了鸟类》阅读答案212
  • 4丢失手机的感谢信389
  • 5家长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尊老爱幼297
  • 6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的教师发言稿范文352
  • 7应聘音乐教师求职信精选多篇451
  • 82020年计划生育年终工作总结228
  • 推荐

  • 1苦荞茶科普:别跟我说你了解她苦荞科普知识第一弹175
  • 2晏婴主要成就:历史人物三朝丞相晏婴277
  • 3李沁薛宝钗惊艳写真:李沁在18岁出演薛宝钗真的是最美薛宝钗呀268
  • 4蒙迪欧和君越到底该怎么选?直到去年车展看到新蒙迪欧379
  • 5大龄剩女如何快速找到对象?大龄剩女如何找对象这四种途径值得推荐338
  • 6华为系列旗舰游戏本:华为产品线再扩张或将推出游戏本新品265
  • 7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共读,敬而不违174
  • 8郑秀妍时尚靓丽大片写真:郑秀妍花朵裙惊艳搜狐时尚盛典373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