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猜灯谜的来历

元宵节猜灯谜的来历

人气:121 ℃/2021-07-28 14:30:44

猜灯谜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悠久的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了。那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传统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进入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结合起来了。据记载,“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有了灯谜。通过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改进,此后,猜谜语活动充分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时代性。

1、元宵节的介绍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2、猜灯谜的介绍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元宵节吃什么

1、元宵节吃汤圆

过元宵,怎么少得了汤圆呢。南方人喜吃汤圆,主要是为了祈求全家团团圆圆。现在的人,吃汤圆也就是去超市买包汤圆回家煮一下,然后大家一起吃吃。真正亲手去做的汤圆的已经很少了。但是,元宵吃汤圆这个惯例还保存了下来。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也是最健康的一种吃法。

2、元宵节吃豆面团

除了汤圆、饺子,还有豆面团这种食物,也是元宵节受欢迎的一种食物。尤其是昆明人特爱吃。其做法就是将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就可以了,而且吃起来口感不错。

3、元宵节喝元宵茶

喝元宵茶是陕西一些地方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这种元宵茶营养丰富,有助于人们缓解人们在春节多食肉食等问题。

4、元宵节吃生菜

生菜,也许很多人都说,平时也经常吃,这个元宵节有什么关系。其实,元宵吃生菜是广东人喜欢的,生菜拌以糕饼煮是一种不错的食物,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节庆也图一个好兆头。从生菜的名字来说,可以谐音为生财,因此生菜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吉祥之物。

元宵节吃元宵的注意事项

1、元宵不可当早餐食用

元宵含有大量的热量、糖分以及油脂,却很少含有其他营养成分。而早餐最好食用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一上午的营养需求。另外元宵外皮多是糯米,糯米具有黏性高、不易消化特性,早上起床后人肠胃功能最弱,所以元宵不适合当早餐吃。若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2、吃元宵不可贪多

元宵每次吃个6-8个也就足够了。吃元宵是最好不要跟其他高糖、高油脂类食物一起食用。因为元宵不好消化、排空慢,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所以吃元宵时不可贪多。

3、吃元宵要趁热吃

元宵皮是用干粉滚制而成,里面馅少,粉较多,这样的元宵煮出来很圆滑,不易破。本来糯米粉就粘腻难化,对于消化脂肪有困难的人来说,就更麻烦一些。所以,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冷后更难消化。

4、吃元宵要当心彩色元宵添加色素

市场上为增加卖点,出现一些五颜六色的彩色元宵,这类元宵虽然好看,但不建议食用,如果里面添加色素,会危害健康。如果煮出的彩色元宵褪色,肯定是色素勾兑最好别吃。

元宵节的起源

01

元宵节的形成历史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正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在南北 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炀帝也是一个把元宵庆典官式化的皇帝。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 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581~619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 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

02

民间传说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 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 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燄,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 日子。

03

元宵节的节目

上元节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过当时称做“浮圆子”,到明朝才改称“元宵”,每家做汤圆、煮汤圆以象征团圆幸福。元宵节又称灯节,所以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民间称花灯为“鼓子灯”,因为过去小朋友所提的灯型似鼓锣。此外,元宵也有猜灯谜活动。

03

元宵节的迷信活动

近年来的民俗将元宵节穿凿附会变相作为天官上帝的生辰,而增加牲醴祭拜的仪式。而花灯展览也多被佛寺庙宇宗教化,用以宣扬民间的迷信或传说如目莲救母、 十八层地狱、十殿阎罗等。

05

基督徒如何避免参与异教活动?

因此,基督徒过元宵节的时候,要特别留意避开迷信与异教的灯会场合。各地元宵节可能有不同的传说与民俗,要注意避免参与,比如元宵节在门口点蜡烛,可能被赋予某种驱邪的迷信思想,类似的活动,基督徒不要跟风随众而行。

《圣经》上说,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哥林多前书【10:23】在很多中国传统的节日里,要谨慎带有民间宗教迷信色彩的活动,基督徒该分别为圣,以荣神益人为原则生活。

春节将至,许多在外工作或求学的弟兄姊妹都要回家过年,其中一些家人还未信主的弟兄姊妹,不免又要面对那些复杂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些是健康的,是基督徒可以做的,但也有一些是与我们的信仰相冲突的,是我们不可以做的。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面对不信的家人呢?

01

中国习俗的四种内涵

潘熙宇牧师在其所著的《中国文化属灵隐义》①一书中,把中国的传统习俗按文化内涵与基督信仰的关系分为四类:

一、文化内涵与基督信仰相容:与基督信仰不冲突,甚至支持神启示的真理。

二、文化内涵属于中性:对基督信仰无损也无益。

三、文化内涵属于人本:以人为宇宙的中心,忽略了对神的敬畏。

四、文化内涵属于邪恶:与基督信仰相悖,必须摒弃。

潘牧师以祭祖为例阐述了这四个观念:

一、追念父母先人恩情属于“相容”与圣经真理相吻合。

二、前往墓前致敬属于“中性”没有对错之分。

三、只知父母恩情,却不纪念上帝造物之恩是“人本”基督徒应“神本”,不应“人本”。

四、把追念先人变成偶像崇拜,或把先人当成神明向其祈祷则为“邪恶”死人不能保佑活人。

所以参照潘牧师的看法,我们就可以对中国的传统习俗进行分类,如果是相容或中性的,我们可以谨慎为之,如果是人本或邪恶的,我们则要坚决杜绝。

02

如何对待春节的各种习俗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的习俗并不完全相同。但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也出现了文化习俗相融合的现象,许多小众的习俗渐渐被人遗忘、摒弃,一些基本的、大众的习俗还是被传承了下来。现把在南北方都比较常见的、与春节有关的习俗列举出来,并加以甄别:

一、腊月二十三,小年辞灶,放鞭炮,烧纸香,给灶王爷上供、为其送行,希望灶王爷去玉帝那里“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这些显然是具有假神崇拜意义的邪恶习俗,基督徒不可参与。正月初六接灶同为恶俗。 ① 潘熙宇:《中国文化属灵隐义》香港:恩奇书业,2001年,页20-24.

二、腊月二十四,扫尘。为中性。

三、除夕,贴对联、窗花、福字等。为中性。许多基督徒家庭选择张贴主内的对联,成为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相融的美好见证。

四、除夕,上坟祭祖,邀逝去的先人回家团圆。为恶俗。纪念、缅怀先人之心可以理解,但邀先人回家,按基督信仰则为荒谬,故不可为之。初二或初三送先人回家堂,同为恶俗。

五、除夕夜,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辞旧迎新。为中性。

六、除夕夜,祭拜天地,向各路神灵上供、烧纸、烧香、磕头。为恶俗。

七、除夕夜,各种禁忌均为恶俗。基督徒每天都是自由的,所有诅咒对我们均无效。

八、正月初一,各种禁忌均为恶俗。基督徒每天都是自由的,所有诅咒对我们均无效。

九、正月初一,祭拜天地,向各路神灵上供或烧纸、烧香、磕头。均为恶俗。

十、正月初一,拜年,给活着的长辈磕头或鞠躬,祝愿他们安康,或给晚辈压岁钱。均为中性。

十一、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燃放烟花。均为中性。其中,燃放烟花容易受伤,并严重污染空气,增高PM2.5,所以最好不燃放或少燃放。

上述春节习俗,按基督信仰的观点基本都属恶俗或中性。其中中性者,大部分就如使徒保罗论吃祭偶像之物之时所说的:“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林前8:8但也有一些中性的习俗,其精神原意是好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在细节上却存在着一些迷信的做法,所以也当留意。这些迷信的做法,若是能避免的就当尽力避免,实在避免不了的就干脆全都不做。

03

如何面对不信的家人

首先,我们要勇敢地向家人表明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当然,我们希望每位弟兄姊妹在向家人表明信仰之前,都能先有改变的生命和美好的见证做铺垫。但也不要总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或者时机还不成熟,因而一再隐瞒自己的信仰。主耶稣说:“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10:33面对我们的家人,我们更应该在他们面前承认主名。还有,我们还要带领自己的家人信主,所以越早向家人表明信仰,就越早开始迈动带他们信主的步伐。求主给我们勇气和智慧。

不要认为如果我们向家人妥协,就能获得他们的认可。相反,家人会觉得这是我们反复无常的表现。如果我们在生活上无可挑剔,在信仰上又毫不妥协,那这必使家人对我们的信仰报以尊重的态度,即使一时口不服但也会心服。

我们要耐心温柔地向我们的家人解释,有些习俗我们之所以不做,是因为我们要忠于自己的信仰。我们不会在上帝以外再去崇拜任何别神。至于健在的长者、亲人,我们都会好好地孝敬他们,因为这是圣经对我们的明确教导。相信经过我们诚恳、耐心的解释,家人必定能理解并尊重我们的信仰。

圣经还说,我们要“逃避拜偶像的事”林前10:14。所以,若是在某些场合中真的有一些我们难以得胜的邪恶风俗,逃避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比如我们可以选择避开某个时间段或某个地点,以避开可能会面对的偶像崇拜。

  • 热门

  • 1口腔科护士年终的总结范文137
  • 2五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工作总结397
  • 3开车提神的歌曲有哪些201
  • 4宝宝吃桑葚的好处有哪些342
  • 5中国的接待礼仪118
  • 6残疾人网上创业故事350
  • 7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什么时候建立的230
  • 8遵义红色文化470
  • 推荐

  • 1常用单位换算规律表,常用单位换算公式集合大全266
  • 2儿童故事大全6-12岁儿童励志故事:儿童励志小故事462
  • 3野钓鲫鱼还有哪些注意事项?野钓鲫鱼出现这些现象439
  • 4天津最老的百年老字号:55家老字号品牌,只有1的老天津人才门儿清348
  • 5iqoo和荣耀v20差距,性能三年不过时,iQOONeo和荣耀V20竟是两千元价位最香机136
  • 6微信已经删除的好友怎么去找回?微信上已删除的好友怎么找回来232
  • 7湖州晚上适合去哪里玩:湖州三天二夜攻略179
  • 8万代南梦宫展台攻略:万代南梦宫公布2023东京电玩展游戏阵容和时间表496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