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人气:384 ℃/2022-04-09 16:02:31

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 热门

  • 1非常值得收藏的励志图片321
  • 2学党章守纪律当先锋心得体会450字446
  • 3国际贸易实习日记精选多篇207
  • 4尺寸用英语怎么说218
  • 5家务小能手日记210
  • 6冬季女性养生粥380
  • 7高二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学知识点总结283
  • 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总结414
  • 推荐

  • 14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专项复习207
  • 2i38100和g5400哪个强?酷睿i38100与奔腾G5400性能差距大吗498
  • 3跟兵人谈恋爱的感觉:长辈,你有对象吗不好意思我只有兵468
  • 4迪士尼公主原来长这样 当迪士尼公主变回小孩248
  • 5ivvi手机新品名称,4.9mm高颜值弧面手机ivvi小i正式发布426
  • 6推荐大班绘本阅读01魔法亲亲,推荐大班绘本阅读01魔法亲亲435
  • 7煎荷包蛋用冷油还是热油好吃:有人用热油有人用冷油303
  • 8李小龙真实速度 和拍电影的速度:李小龙速度有多快镜头放慢5倍后186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