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百分政治微专题突破特训3 货币的职能

2020届百分政治微专题突破特训3 货币的职能

人气:460 ℃/2022-01-23 04:40:17

※ (暑期进行时)2019-2020高中政治暑假衔接预习攻略

※ (开学摸底)高中政治历年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汇总

※ (8月精选)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热点专题汇总

※ (时政速递)2020高考政治备考最新时政速递课件

※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汇编

※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天津课件 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高考模拟)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D.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答案)D

(解析)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的职能,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货币天然是金银,但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的多,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衡量和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故D项表述正确,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2.(2019·广西高考模拟)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多功能应用程序。目前微信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广告收入增至3679亿人民币,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对于微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微信提供的各种服务是不具有价值的

②微信支付履行丁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③微信的商业价值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

④微信支付属于移动支付,创新了转账结算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微信支付属于移动支付,创新了转账结算方式,而微信的商业价值是通过公众号、支付手续、广告收入等多种形式实现的,③④项符合题意;微信提供的各种服务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①项说法错误;微信支付履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3.(2019·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考模拟)2018年暑期,刚领到5000元工资的青年教师小王在商场看中了一套标价为1800元的西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以1500元成交。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答案)A

(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这里的“5000元工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标价为1800元”是价值尺度;“以1500元成交”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故A符合题意。

4.(2019·黑龙江铁人中学高考模拟)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与金属货币比起来,纸币的制造成本更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二是纸币能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如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本题的设问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①说法错误,纸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执行贮藏手段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条,③使用范围广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所以排除①③,答案选C。

5.下列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中,与货币执行的职能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的相关知识。小王用80元买到两张电影票,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①对应正确;小明领到5500元工资,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不是价值尺度,②对应错误;老张交纳个人所得税430元,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③对应正确;李大妈将10000元借给邻居买车,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不是贮藏手段职能,④对应错误。本题选A。

6.(2019·新疆高考模拟)2018年元旦期间,小黄及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300元每人的青藏铁路游,小黄用20元在地摊上买了富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小饰品,其父母在商城用信用卡买了1000元的藏医药保健品。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货币的职能,标价为每人3500元是价值尺度职能,用200元买了小饰品是流通手段职能,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1000多元属于支付手段职能,故D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D。

7.(2019·山东济宁一中高三课时练习)2017年l2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8年贺岁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银质纪念币1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对此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具有保值功能和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但是不能流通

②它可以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③它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其发行量、面值和购买力都是由国家规定的

④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互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该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可执行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互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故②④当选;①错误,材料中所述纪念币是法定货币,能流通;③错误,其购买力不是由国家规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故本题答案为C。

8.(2017·天津高考真题)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对银行卡用户而言,这不仅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

A.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B.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C.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D.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C

(解析)银行卡在线支付并没有体现货币价值尺度职能,A项不选;银行卡在线支付并不能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B项不选;银行卡在线支付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C项正确;银行卡在线支付在国外一些国家早已实行,此举并不能增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9.(2017·全国高考真题)小王使用银行信用卡在北京透支全款购买了一台标价为8000元的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答案)C

(解析)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价格为8000元,体现价值尺度的职能,“购买了”体现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体现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正确且符合题意;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在材料中未体现,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0.(2019·辽宁高考模拟)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火车票网络服务不仅解决了老百姓购票不方便的问题,而且节省了购票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

①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的知识。火车票网络服务不仅解决了老百姓购票不方便的问题,而且节省了购票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货币仍然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并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货币的职能并未发生变化,①错误;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使用的是现实的货币而不是虚拟货币,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1.(2019·敦煌中学高考模拟)2017年5月13日,《中国移动网购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1季度,中国移动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10376.2亿元,同比增长38.8%。成为世界最大的网购市场。网购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在这两种交易方式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主要是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答案)C

(解析)第三方支付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到付款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2019·河南林州一中高考模拟)2016年元旦期间,小林在某商场看中一件标价为260元的上衣,打6折后,最终支付156元完成交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260元是商品的价值,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②260元是商品的价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③156元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156元对小林来说,实现了商品价值的惊险一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货币职能的相关知识。这里的260元是上衣的价格,也就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这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执行这一职能时只需观念上的货币;156元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此处需现实的货币。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用于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题中未体现排除①,商品价值的惊险一跃是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的,④错误.故②③正确,本题答案为B选项。

13.(2018·陕西高考模拟)2018年1月26日00:00时,2018年狗年纪念币正式发售。各大银行通过网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分两次办理预约销售。此消息一出,有网友问"这个纪念币能当钱花吗?”对此,你认为业内人士应当给于的答复是()

A.能,它的价值比普通的人民币还大B.不能,它只能用于记念狗年生肖

C.能,它与普通人民币等值使用D.不能,因为它是虚拟货币

(答案)C

(解析)A错误,它的价值与普通的人民币等值;B错误,纪念币能当钱花,而且不限时;纪念币和人民币等值,可以用纪念币购买商品和服务,故C正确;D错误,纪念币不是虚拟货币。故本题答案为C。

14.(2018·云南高考模拟)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7年11月16日发行2018中国戊戌(狗)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7牧,其中金质纪念币10枚,银质纪念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

①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国家可规定其面值和购买力

③与流通中的货币职能完全相同

④不能直接购买商品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题干中,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7年11月16日发行2018中国戊戌(狗)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7牧,其中金质纪念币10枚,银质纪念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这说明该纪念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与流通中的货币职能完全相同,故①③正确;金银纪念币购买力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国家规定,③错误;该套纪念币是货币,能直接购买商品,④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

15.(2018·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考模拟)摄影爱好者小王用信用卡透支购买了一台标价为12000元的进口单反相机,事后及时偿还了该消费贷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答案)B

(解析)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题干中“12000元的笔记本电脑”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使用信用卡透支购买了一台进口单反相机”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事后及时偿还了该消费贷款”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所以顺序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有判断错误之处,不选。答案选B。

16.(2017·辽宁高考模拟)对下面图一、图二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图一中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图二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②图一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图二中人民币海外购物有助于降低汇兑成本

③图一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图二中人民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④图一、图二体现了在不同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不同的本质和职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图一中货币是金银条块,具有贮藏手段职能,图二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①项说法正确;图一中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是支付手段职能,②项说法错误;图一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图二中人民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③项说法正确;图一、图二体现了在不同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共同的本质和职能,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17.(2018·新疆高考模拟)(题文)2017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和”字普通纪念币,面额5元,材质为黄色铜合金,发行数量为2.5亿枚,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可见,该纪念币

①能执行贮藏手段这一货币基本职能

②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③不能由国家规定其实际购买力

④在本质上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该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但不能由国家规定其实际购买力,②③项符合题意;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①项说法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8.(2018·山东高考模拟)货币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货币职能及其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流通手段——保障信用系统的运行

B.支付手段——允许资金积累

C.储藏手段——省去物物交换的麻烦

D.价值尺度——能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

(答案)D

(解析)A选项错误,货币的流通手段不能保障信用系统的运行;B选项错误,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允许资金积累。C选项错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省去了物物交换的麻烦。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能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故D选项入选。

19.(2019·安徽高考模拟)2018年8月,小李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价格8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0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50万元及利息18万元。其中18万元利息、80万元房价、30万元首付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是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答案)D

(解析)题干中18万元利息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房价80万是用来衡量房子价值大小的,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首付30万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属于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D。

20.(2013·山东高考模拟)下表是小张2012年9月的收支账单。从账单中可以看出,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①世界货币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可知,工资月收入、交房租、从银行取出利息等都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购买稻香村礼品月饼一盒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材料不涉及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职能,故①③项与题意不符;②④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B。

21.(2017·河南林州一中高考模拟)大学生小张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做兼职,月底时老板付小张1500元工资,为庆祝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资,小张拿出200元请同寝室的同学去看电影。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1500元代替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②150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③20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④从小张兼职到看电影消费体现了一种劳动交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材料中的1500元代替贷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并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故排除;200元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职能,故排除题肢③。故本题答案选B。

22.(2016·安徽高考模拟)有三种不同情形:1克黄金=1只羊;一头牛先换5克黄金货币,再用黄金货币换回农具;1克黄金=184人民币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黄金都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②人民币执行了黄金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

③第二种情形下的黄金与第一、第三种情形的黄金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④黄金是商品交换过程的产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在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形中,黄金只是作为普通商品而存在的,没有充当一般等价物,①不选;1克黄金=184人民币元说明了人民币执行了黄金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第二种情形下黄金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存在的,与第一、第三种情形的黄金具有本质上的区别,选C。④错误,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的产物,不选。故答案选C。

23.(2018·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题文)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中国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实际应用的国家。由此可知数字货币

①本质上是虚拟货币

②能够执行价值尺度、商品流通等职能

③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④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替代形式,它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数字货币不具有商品流通的职能,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4.(2013·甘肃高考模拟)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商品流通②易货交易③货币支付④货币借贷⑤非现金结算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⑤

(答案)A

(解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用10元现金购买汽水,是商品流通,①正确;用10元现金购买汽水,是货币支付方式,③正确;每两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是易货交易,②正确;材料中可以借入汽水瓶,但不是借用货币,④与题意不符;⑤非现金结算是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的,材料中没有出行该现象。该题选A。

25.(2019·四川仁寿一中高考模拟)2018年春节期间,刚领到5000元工资的小王在商场看中一件标价800元的服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支付了500元。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6000元工资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标价900元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600元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26.(2018·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考模拟)(题文)人民币收藏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老王准备在2017年花20万元收藏我国发行的.现已经强制退出了流通领域的第二套人民币,其中有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毛.2毛.1毛.5分.2分.1分各一张,合计面额为18.88元。关于人民币收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收藏的人民币的本质已经成为了收藏品,价值发生了变化

B.被收藏人民币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不能再用于购买商品

C.物以稀为贵,被收藏人民币由于市场供应量少,决定其价格高

D.被收藏人民币的本质没有变化,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纸币等知识。被收藏的人民币已退出流通领域,不再用于交换,此时它已不再是商品,没有价值,“价值发生了变化”的观点是错的,A项不选;被收藏人民币已退出了流通领域,此时不能再用于购买商品,B项正确;供求关系只是影响价格,并不能决定价格,C项不选;被收藏人民币已退出流通领域,不再用于交换,也不再是一般等价物,此时它的本质已发生变化,D项不选。

27.(2013·湖北高考模拟)2012年5月31日,某楼盘开盘售楼。某个体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8万元、首付34万元、利息10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答案)A

(解析)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功能,因此“房价80万元”体现的是价值尺度职能,货币用于支付贷款和利息是支付手段,用于购买是流通手段,因此“首付40万元”体现的是流通手段职能,“还贷款40万元”体现的是支付手段职能。故本题答案选A。

28.(2014·全国高考真题)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答案)A

(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顺利获得商品的价值(利润),让渡出使用价值给消费者,因此“商品——货币”的跳跃(卖出自己的商品),是最惊险的跳跃,如果商品不能顺利卖出去,商品的价值就难以实现,企业也就无法达到生产的目的,不能进行社会再生产,故A符合题意,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卖不出去就无法实现价值)。B说法不准确,且构不成“惊险一跃”的原因,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错误,“惊险一跃”即使没有跳跃成功,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并没有损耗。D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考点:商品的价值、货币的职能

二、判断题

1.(2019·浙江高考真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有利于实现“商品-货币”的“跳跃”。

(答案)正确

(解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商品适销对路,满足消费者需求,有利于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实现“商品-货币”的“跳跃”。故本题判断正确。

2.(2017·浙江高考真题)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答案)错误

(解析)此观点表述错误。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但不是说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3.(2017·浙江高考真题)比较“商品一商品”和“商品一货币一商品”这两种交换方式,不难看出前者更加便捷。

(答案)B

(解析)“商品—商品”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以彼此需要对方的商品为前提,商品交换过程既复杂又困难;而“商品—货币—商品”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的买卖过程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相比物物交换过程便利得多,故说法错误。

4.(2017·浙江高考模拟)商品的价值是看不见的,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

(答案)错误

(解析)商品的价值也可以通过等价物等表现出来,不是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

5.(2017·浙江高考模拟)商品的价值是看不见的,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

(答案)错误

6.(2019·浙江高考模拟)工匠们把产品品质从99%提高到99.99%,这是为了更好地让渡产品的价值。

(答案)错误

7.(2018·浙江高考模拟)商品流通中如果“商品-货币”不能实现摔坏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答案)错误

8.(2018·浙江高考模拟)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答案)正确

(解析)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货币来表现的,从此后,商品价值的大小就用货币的多少来表示。

9.(2017·浙江高考模拟)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换回马匹的主道,说明古代中国已存在着频繁的商品流通。

(答案)错误

(解析)用茶叶换回马匹,这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不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所以不属于商品流通。故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已存在着频繁的商品流通,本题观点错误。

10.(2018·浙江高考模拟)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才开始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答案)错误

(解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故题目观点正确。

11.(2018·浙江高考模拟)在“商品一货币一商品”中,货币执行了商品流通的职能。

(答案)错误

(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商品一货币一商品”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故题目观点错误。

12.(2018·浙江高考模拟)“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无人零售店”,仍离不开货币执行的流通手段职能。

(答案)正确

(解析)无人零售店的“即走即付”体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故本题判断正确。

13.(2018·浙江省黄岩中学高考模拟)商品交换包括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商品流通。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判断即可。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的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故此题观点错误。

14.(2018·浙江高考模拟)小明用5元钱在书店买了一本书,这里的5元钱行使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属于判断类题目。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该题目中,小明用5元钱在书店买了一本书,这里的5元钱行使了流通手段的职能。故该判断正确。

来源:搜狐教育

  • 热门

  • 1激励销售的句子_激励销售团队的句子361
  • 2造纸厂停产整顿工作方案148
  • 3处理游泳后眼睛肿痛的方法240
  • 4水暖卫浴洁具产品口号388
  • 5考研择校:最舍得给学生花钱的学校231
  • 6小学教师节活动方案389
  • 72020年中考物理全年规划参考412
  • 8注重培养青少年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423
  • 推荐

  • 1双向高景观婴儿车推荐 高景观婴儿车什么牌子好176
  • 2美拍怎么拍才能上热门?小白必看360度全面解析美拍397
  • 3香港深夜电台故事:来自一位香港老人的录音283
  • 4韩国差18岁的中韩夫妻:小18岁老公向老婆爆粗口421
  • 5怎么才能学会黄渤的高情商?当别人嘲讽你时该如何高情商的回复189
  • 6爱情公寓吕子乔名言经典语录p图:那些年令你难忘的爱情公寓经典励志语录317
  • 7陶渊明有桃花源记吗?世上没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387
  • 8波司登羽绒服线上与线下怎么区分?羽绒服鄙视链盟可睐瞧不起大鹅146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