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济公简介关于济公的简介

活佛济公简介关于济公的简介

人气:218 ℃/2024-06-12 00:18:56

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光。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济公的简介,欢迎阅读借鉴。

济公人物特征

外俗内仁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他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曾经带着自己撰写的化缘疏,外出募化,修复被火烧毁的寺院。

他经常游方市井,拯危济困,救死扶弱,彰善惩恶。所以,在人们看来,“济颠”的“济”字也包含着扶危济困的意思。道济善走围棋,喜斗蟋蟀,更写得一手好诗文。他徜徉山水,自得其乐,游履所至,挥毫题墨,文词隽永。是为:“一身破烂行天下,除恶惩奸辨是非。”

道济天性好动,不喜念经,难耐打坐,经常和那些顽童斯混在一起,作呼洞猿、斗蟋蟀的游戏。甚至蘸大蒜吃狗肉,僧众告到方丈室,慧远却说:“佛门之大,岂不容一颠僧!”于是他又被人们称作“颠僧”。慧远圆寂,他失去庇护人,被迫转到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作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却依然出入歌楼酒肆,游山逛水。他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

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活脱脱的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从外表看,这位号称“湖隐”、“方圆叟”的穷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他学识渊博,擅诗善文,出语谐谑,往往超诣。

中国著名学者南怀瑾对他的四首《西湖》绝句和临终偈语尤其赞赏,说“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如以禅学的境界论诗,则已臻禅境之极诣。略举其一:“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画面色彩鲜明,动静谐合;情趣内蕴,用笔精细而又不失自然。末句尤有神韵。他每有疏状新出,临安城更是争相哄传,名闻遐迩。

擅长诗文,医术高明。南怀瑾曾评价济公的诗作:“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然而时至今日,有几个人知道济公的诗作?至于医术,普通老百姓更是难以了解。 [3]名宦富室慕名,竞相订交。道济却轻易不入侯门。而用他精湛的医术为老僧、贫民悉心治疾,疑难杂症多得根治。净慈寺失火,他自撰榜文,前去严陵山一带募化,使之恢复旧观。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

于是人们又以他扶危济困而称之为“济颠”,尊之为“济公活佛”。济公性狂而疏、介而洁,不同凡响。有与他同时代的诗僧居简及其诗文选集《北涧集》为其作证。居简是济公的师侄,在游览赤城山时把山上的一块摩崖称作“书记岩”。济公圆寂后,居简写了一篇《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这“湖隐”、“方圆叟”都是济公的别号。济公身为禅宗高僧,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他跟唐代隐士寒山、丰干、拾得即“三贤”一样,既受到佛教禅宗的熏染,也受到了道家隐逸之风的影响。不同的是,他还具有中国民间游侠的色彩。

乐善好施

济公自称“幼生宦室”。济公的师侄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说他是“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李遵勖988—1038,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逝世后谥号和文,为李崇矩孙,济公高祖。其世系为:李崇矩——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元修缘。

该家族有三个特点:一是世代仕宦,且为将门;二是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名列《宋史》;三是历世积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是禅宗的著名居士。随着宋室南迁,李氏子孙流寓其高祖李遵勖封食邑浙东天台,隐居于赤城山南麓、天台城北的永宁村。济公之父李茂春,目击朝廷******,弃官隐居经商、念佛,为人淳朴厚重,乐善好施。

济公的人物生平

历史记载济公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浙江台州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圆寂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缘,法名道济。因平生才华横溢,乐善好施,深知民间疾苦惩处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爱戴尊为济公。济公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国清寺,在他一生的行径中,被民间渲染的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

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又叫济颠和尚。济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但确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广为传诵。

源考

人间活佛济公——古往今来,名人如恒河沙数;然而能为东西方世界雅俗共赏者,首先要推中国的活佛济公了。济公,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浙江台州人,出生于天台山永宁村,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他的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

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得此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深缘。他虽是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孙,却没有染上纨绔子弟的劣习。少年时就读于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父母双亡以后,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嗣其法衣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

有关济公的故事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缘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中国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

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

圣训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 热门

  • 1如何在酒桌上成为主角310
  • 2断裂带为什么矿产丰富114
  • 3属羊人出生年月的命运315
  • 4瘦脸精油的使用方法瘦脸精油配方229
  • 5高中老师开学典礼德育演讲稿419
  • 6高中语文作文万能素材人物事例328
  • 7闯关游戏课件的设计476
  • 8数字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343
  • 推荐

  • 1北京户口还吃香吗?北京户口真有那么值钱吗444
  • 2皮皮虾我们一起走是什么梗?皮皮虾我们走315
  • 3李可染山水画作品欣赏尺寸 李可染,李家山水342
  • 4征集线索通告需要多久:3,15线索征集令你有107
  • 5正点原子精英stm32开发板教程:正点原子STM32Mini板资料连载第一篇417
  • 6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知识梳理:一份记忆初中地理所有气候类型172
  • 7短款工装夹克怎么配?才会既舒适又不减时尚458
  • 8三年级下册语文22课小练笔100句,三年级下册小练笔改写绝句255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