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论文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论文

人气:214 ℃/2022-04-12 16:47:39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企业产品、规模、技术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摘要:新形势下,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是重在实践、实事求是的,建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市场竞争调节基础上的、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精神状态的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精神。这种文化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文本,积极向上,适应市场竞争、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原则,以推进企业改革创新,使企业能够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它为企业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新形势;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我国入市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现代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化运作要求,对企业文化建设投入越来越多,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误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是盲目的,需要有符合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突出特色,追求卓越、兼收并蓄、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创新中不断提高。

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

企业理者必须端正思想,要切合企业发展实际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搞形式主义,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才能达到企业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的目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重在实践,协同一致,讲求实效,这样才能指导和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工作作风。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既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又必须是实实在在、赢得员工的认同工程。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立足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化发展的大格局外,也必须基于企业的实际需要。

通过深入调研和了解,结合企业各个部门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符合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企业文化。比如研究企业发展中员工的文化心态,道德标准的新趋势,使企业文化能够解决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和观念问题,大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做好整体规划,然后化整为零进行管理,根据各部门具体情况分步推进,分层次落实。通过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使企业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任务,达到上下协同一致,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将企业文化建设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企业员工工作的各个环节去。

二、积极向上的原则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企业文化对建设和谐企业,和谐工作环境,和谐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工作。因此,在企业中进行文化建设,就要企业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其引领和激励员工为企业奋斗。通过构建和谐的企业秩序,企业生活,使公司上下齐心协力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

三、兼收并蓄的原则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国内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是闭门造车,或进行拿来主义。企业文化最根本的评判标准是其市场性特征,企业状况千差万别,建设企业文化,需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也要借鉴世界企业文化,学习各国优秀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始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要坚持兼收并蓄的原则,开阔视野,吸收和借鉴可以利用的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并将其切合实际的应用到每项工作中,发挥其最大作用。

四、突出特色,追求卓越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应用,就会影射企业管理者及所有员工,所以企业文化要切实符合企业独特的运营环境和管理特色,使其独辟捷径,在表现企业优势、特色、差别性上更具时代特点,符合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企业文化要想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建设优秀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奔向世界一流的水平,必须要了解企业历史,结合企业现状、规划企业未来的实际情况,建设自己特有的企业管理文化,价值观,并且使企业职工对卓越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内容产生共鸣,积极配合企业文化发展。为此,领导要做表率,先实践,以身作则,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把追求卓越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规则,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全员的力量投身企业文化建设。

五、以人为本的原则

企业的发展都是人创造的,企业应是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塑造人。以人为本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所以建设符合新形势需要的企业文化,要实行真正的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把企业的价值观念从物质定位转移到知识和创造力定位,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全体员工首创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长明.国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2,41.

[2]云光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问题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2,05.

[3]许永峰.创新企业文化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01.

[4]吴福园,孙玉琴.邮轮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以皇家加勒比集团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6,21.

[5]王天强.基于一汽—大众的合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9.

[6]王涛.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6,24.

篇2

浅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依靠自身的能力谋求生存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竞争能力不但要靠企业的自身实力和科技实力,靠硬投入,必须依靠企业文化作为内动力。

【关键词】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对于实现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大体上经过古典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和管理科学阶段以及上世纪80年代前后退渐兴起的人本管理亦称为文化管理。传统管理理论当中没有把人放在真正的主导、中心地位,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着力培养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井在此基础上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则成为人本管理或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2.企业文化对于电力企业的改革和竞争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一场改革,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和政治的问题,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换机制,伴随着机制的转变,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心理和观念上的障碍对深化改革的制约、比许多客观方面要大得多。实践证明,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文化观念是经济体制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不同,文化观念的内涵和性质也不同:深化改革必须与变革文化观念紧密结合,通过改革企业产生了新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上占据优势。

3.企业文化对于电力企业外塑形象、内育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在企业内部将形成一种精神效应。能以特有的企业精神、无形的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和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以巨大的心理引力,把职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促进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制定实施适应市场的发展战略、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带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

1.坚持以企业职工为主体的原则。

电力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综合反映。当代的企业管理是文化型的管理,通过“文化力”来协调、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以弥补企业制度管理的不足,促进企业技术、经济、精神、物质的深刻变化,达到人与企业的同步发展。电力企业的决策层要借助现代企业管理新思想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加,同步运转、协调发展的格局、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的创建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环境,以促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2.坚持体现行业特色的原则。

在电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把电力企业文化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国外反应时代特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要围绕电力行业产品、管理、生产和企业分布的特殊性,把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范围,从电力生产企业的内部扩展到电网所在各单位,把侧重点放在电网内各企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上,使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有机的文化网络,充分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特色。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电力企业具有生产的严密性、技术的复杂性、产品的公益性等特点,它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于一体,拥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职工教育,以提高电力职工的技术、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通过培育企业精神的形式,融合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电力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最大限度地激励电力职工敬业爱岗、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格局。

4.坚持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原则。

电力企业公益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其他行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电力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实践中,应增强责任感,塑造“服务于社会、为用户负责”的行业形象。

5.坚持贯彻民主的原则。

电力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全体职工感情的凝聚和升华。坚持民主原则是建设电力企业文化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民主管理可以增进职工以及干群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与宽容、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充满民主、和谐、诚挚的新型人际关系。

三、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一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职工管理文化;二是生产营销文化建设。职工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对职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进行规范教育的主体文化;生产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和产品销售活动中应具有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客体文化。

1.职工管理文化建设。

职工管理文化的实质是职工的管理,也就是人的因素,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一致的思想,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家,教化企业职工从内心响应、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责任感。电力企业文化本质和精髓应当是“以人为本、育人兴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管理的中心,劳动者不是经济动物,而是有理想、有追求、有欲望的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除了最基本物质需求以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自尊、成就、荣誉、实现自我价值等,这两种需求正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电力企业文化浸入职工心灵的立足点。

现代企业竞争是科学技术与产品质量的竞争,决定这两种因素的是人,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由此可见,企业对外吸引人才,对内提高职工素质,开发人的智慧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树立“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竞争”的新观念。电力企业文化应当继承“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家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又应将其发展到“以人为本、育人兴企”的高度。即是说,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积极地、能动地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并通过高素质的人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高素质的人和高质量电产品是电力企业文化同时产生的两个成果。

2.生产营销文化建设。

生产营销文化建设的实质是职工管理文化建设的延伸,主要体现在电力企业生产出质量优良的电产品,并拥有自己的良好品牌,同时经营、销售手段有深深的文化内涵,既不哗众取宠,又讲究策略,去赢得用户的信赖。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两部分是密不可分,两者有互相促进的作用,良好素质的员工可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产品透过各种行销战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使企业不断壮大。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1.采用科学的激励手段,保障员工的利益,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失败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高薪未必留得高人。这就需要寻求科学的激励手段,从利益上激发职工动力,最终认同企业的文化意识。可以采用技术入股、创意奖励等手段,让职工找到主人的感觉,真正把自己作为企业的一个分子,把为电力企业服务与为自己服务结合起来,创造出最大价值,电力企业要保持永久的创造力,必须建立起才能激发机制。将调动职工积极性当成电力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在企业中养成一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事业成就感。技术可以外借,文化只能自生,有了文化力的支持,企业的生命力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软支持,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弹性。高增长时企业可以一路高歌,电力企业处于发展转型期时也可以顺利过渡。

2.由“伯乐相马制”变为“赛马竞岗制”。

完全打破学历、资历、人情界限,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让职工永远都感到竞争的压力,推动其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都熟知的一个事实就是员工离职尤其是管理人员并非完全是因为薪金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企业无法为其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即生理、心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个人低层次需求欲望满足之后,高层次欲望的满足才会激发其释放最大潜能,也就是五层次中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层次。

 

  • 热门

  • 1领导干部的素养121
  • 2观看《我是证人》心得体会438
  • 3有关选手参赛感言307
  • 4华为荣耀10青春版开不了机怎么办263
  • 5关于国庆节的古诗歌颂祖国的诗句231
  • 6招生工作总结学校范文474
  • 7有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硕士论文272
  • 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论文374
  • 推荐

  • 18个看图猜成语越猜越聪明:美图猜成语暑假也要学习成语哦135
  • 2标致301可以开多久:一个东风标致301车主的自白164
  • 3最近抖音最火的旅游景点 抖音,这些网红旅游地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363
  • 4qq飞车手游道具排位赛上分技巧:QQ飞车手游,攻略组单排竞速道具双修251
  • 5大学生体测被围观:体测大学生集体崩溃现场124
  • 6王者荣耀关羽最狂傲的八句话 王者荣耀中关羽龙腾万里和冰封战神的台词233
  • 76千左右最具性价比的笔记本,3099,元的超轻薄笔记本会是性价比之王吗225
  • 8交大安泰面试题目 上海交大安泰IMBA备考分享495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