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埃及考古发现

经典的埃及考古发现

人气:298 ℃/2022-04-23 20:56:25

古埃及有许多先进的文明,它们在考古学家的不断努力下逐渐浮出水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埃及文物部表示,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家共同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阿拜多斯遗址发现了一座距今有3600多年的法老陵墓。经鉴定,这座陵墓的主人是一位前所未知的法老——席涅布·凯。古城阿拜多斯,距离开罗以南500公里,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传说是埃及神话中九神之一、死亡判官奥西里斯肉体埋葬的地方。到了古王国时期第五王朝即公元前2500年,阿拜多斯逐渐成为祭祀复生之神奥西里斯和女神伊西斯的圣城。

阿拜多斯北部的乌姆·卡伯是古埃及前王朝时期法老的皇家墓地,古埃及第一王朝首位法老、埃及的“秦始皇”那尔迈长眠于此。考古学家不仅在这里发现了奥西里斯神庙和其他几座法老陵墓,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塞提一世法老纪念庙的墙壁上发现了用象形文字刻成的阿拜多斯王表,成为后世研究古埃及第一王朝和第十九王朝的珍贵史料。埃及古迹部表示,负责此次考古工作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近东语言和文明系教授约瑟夫·韦格纳博士在席涅布·凯法老墓的石棺和墙壁上发现了刻有法老名字的椭圆形绳纹框。

据称,该法老墓有4个墓室和1个石灰石建造的石棺室。石棺室墙壁上绘有天空之神努特、死者守护神奈芙提斯以及蝎子女神塞勒凯特等古埃及诸神,守护在法老金棺两侧的是女神伊西斯的形象,并有用象形文字刻写的铭文:“荷鲁斯之子、上下埃及之王、万能的瑞神之子,席涅布·凯。”考古学家发现这座古墓时,所有的陪葬品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镀金的石棺和墙壁也被刮得一干二净,就连法老的木乃伊也被盗墓者撕成了碎片。考古学家在一堆石棺废墟中找到了这位不幸的法老残缺不全的遗骨,并通过科学手段将其复原。

从复原后的骨架可以看出,席涅布·凯法老身高约1.75米,年纪不到50岁。席涅布·凯法老墓的规模并不大,考古学家在一个已经严重腐烂的雪松木箱子内找到了几个盛放木乃伊内脏的陶罐。令人惊奇的是,在箱子底部的镀金层下面,竟然发现了第十三王朝叟伯克侯特普一世的名字。类似的考古新发现不止这一例。自2013年夏,由约瑟夫·韦格纳教授率领的埃美联合考古队在阿拜多斯遗址开始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工作。在该遗址南部,他们发现了一具重达60吨的红色石英石石棺。

经鉴定,该石棺的石料取自开罗南部一个叫“盖布勒·艾哈迈尔”直译为红色的山的古代采石场,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王国晚期。经过近半年的研究鉴定,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这具石棺原来并不属于发现时的那个法老陵墓,而是来自之前一个年代更为久远的法老陵墓。随着考古工作进入到最后几周,阿拜多斯遗址的一系列法老陵墓和一个“失落”了3600多年的王朝逐渐浮出水面。考古学家在出土这个红色石棺不远处的石碑残片上发现了叟伯克侯特普法老的名字,最新的鉴定结果显示,这具红色石棺的真正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公元前1780年第十三王朝的法老叟伯克侯特普一世。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8世纪,来自北方的喜克索斯人逐渐侵入埃及东部,最终推翻了当时虚弱不堪的第十三王朝,并在北埃及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在中埃及底比斯建立了第十六、十七王朝,喜克索斯人及其他外族人统治埃及一百多年,古埃及历史上这段被外族统治的混乱时期被称为第二中间期。有关这一时期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非常少,考古学家对这一时期的认识也非常有限。这项考古新发现为埃及第二中间期的政治和社会情况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证据史料。

篇二

考古学家近日在埃及发现了一处新的古代坟墓遗址,这座坟墓有着3300年的历史。

这座坟墓位于上埃及古城阿比杜斯。在拱形墓室中,考古学家们找到了一些雕刻精美的砂岩石棺,石棺被刷成红色。石棺的主人是一位名叫霍尔姆赫伯的古埃及抄书吏。在红色石棺上,雕刻着几位埃及神明,并写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都是从古埃及的《死亡之书》上摘抄下来的,目的是帮助死者前往另外一个世界。

不过,考古学家打开石棺后发现,石棺里并没有木乃伊,这个古墓曾经被盗墓贼洗劫过不下两次。在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不完整的尸骨,据推测应该有三、四名成年男子被埋在这里,墓中还有10到12具成年女性和两具儿童的尸骨。

据考古学家介绍,这个古墓过去是在地下的,在地面的是一座7米高的陡峭金字塔。

4月4日到6日,考古学家们将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举行美国古埃及研究中心年会,届时凯文将发表对这个古墓研究的成果。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凯文·卡哈尔领导了此次考古发掘,他认为,古墓主人霍尔姆赫伯的家族可能跟法老的军队有某些关系,这才使得他有能力“住”进如此精美的坟墓里。

在这个坟墓的另外一间墓室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沙伯替小雕像,也就是木乃伊造型的小型人俑,在这些人俑上写着“马厩监工,拉姆苏”。凯文说:“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军队头衔,拉姆苏可能是霍尔姆赫伯的父亲或者兄长。”

凯文还注意到,拉姆苏和霍尔姆赫伯跟两个同时代的军事领袖同名,这两位军事领袖在日后都成了法老。凯文分析到,“这可能是两人故意效仿成功者才起了这个名字,或者是因为这两个名字在当时很流行。”

考古学家们发现,墓室中的女性尸骨比男性尸骨多出很多。他们猜测,霍尔姆赫伯和拉姆苏都同时拥有多名妻子。凯文表示,古埃及,一夫多妻在法老中间很常见,但不知道在非王室成员中是否也流行这种婚姻制度。

此外,考古学家认为还有另外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坟墓中的女子都是霍尔姆赫伯家族的成员,可能好几代人都埋葬在这里,包括其母亲、妻子、女儿以及其他女性家庭成员;另一可能是,这个坟墓被重复使用过。

考古学家将对这些尸骨进行碳检测,相信通过这些检测能逐渐揭开这些谜题。

篇三

科学家现已揭晓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未解之谜。长期以来,科学家对于古埃及人如何搬运巨大石块建造金字塔迷惑不解,现在他们发现其中的秘密在于潮湿的沙子。这一考古未解之谜正慢慢解开真正的面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a href='//'target='_blank'>咳嗽背疲??私ㄔ旖鹱炙??虐<叭吮匦朐谏衬?习嵩司薮笫?楹痛笮偷裣瘛?蒲Ъ腋粗屏说笔惫湃说募际酰?⑾殖笔?纳匙硬攀前嵩司奘?墓丶?蛩亍?/p>

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在滑橇上,工人在沙漠上牵引它们。目前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很可能古埃及人在滑橇前铺设一层潮湿的沙子。

实验证实沙子中适当的潮湿度可提供滑橇所需的牵引力,为了测试这一理论,物理学家建造了一个实验室版的埃及滑橇。

他们发现所需的沙子所含水分决定了牵引力和沙子硬度,使用一个流变仪测试沙子硬度,证实需要多少牵引力能够变形一定数量的沙子。

实验显示,滑橇移动所需牵引力与沙子硬度成反比,适量水分潮湿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两倍。这就意味着,潮湿沙子铺设在滑橇前所需的牵引力较小,也就更容易地移动滑橇上的重物。同时,铺设的沙层数量适当,不能在滑橇前产生沙子堆积。

据悉,一张古埃及图画显示古人也懂得这一技巧,在Djehutihotep墓室发现的一张壁画中,一位男子站在滑橇前方,在滑橇移动正前方的沙子中浇灌水。这一考古未解之谜得到解答,对于考古界来说将是一大想新发现,对于其他的考古未解之谜将有巨大的帮助。

  • 热门

  • 12020年天津中考分数段公布全市总平均分422.59分210
  • 2公司员工试用期辞职信257
  • 3能提高大脑记忆技巧157
  • 4交通路政行政执法自查报告416
  • 5网络创业好吗487
  • 6给儿子的青春寄语摘抄349
  • 7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273
  • 8全球最厉害的十大电脑病毒266
  • 推荐

  • 1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的论文 教师论文新时代背景下362
  • 2带鱼怎么辨别有没有寄生虫?衢州在带鱼中检出活寄生虫359
  • 3湖南省2024孤独症日公益活动,长沙民建持续关爱孤独症儿童185
  • 4《怪诞心理学》书籍总结 怪诞心理学187
  • 5怎样判断是不是肝疼还是肋骨疼:肋骨痛和肝痛怎么区分362
  • 6久保田各种农机报价表,近20款产品引爆武汉农机展111
  • 7玉林哪里房子最多:广西玉林乡下这些房子205
  • 8南京文交所是正规平台吗?南京文交所或将改为商城模式401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