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

人气:327 ℃/2024-05-19 11:02:15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学习目标是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向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投下了一颗******。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多少年来,那捆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教案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和小学生坚持学习的精神;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的关怀,学习革命前辈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崇高品质;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根据提示,学习给课文分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积累词语12个,会用“坚持”、“必须”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难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与课后思考练习2提示的内容相应的自然段,渗透给课文分段的初步训练。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训练用题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947年春天,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后,为挽救其垂死的统治,实行所谓的重点进攻;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兵力达到23万多人。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因而敌军曾先后占领过我军主动放弃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中国共产党疏散了延安的学校、医院、机关、居民。《珍贵的教科书》讲的就是当时,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小学生们坚持学习的故事。

简介时代背景,目的是为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己读课文,完成下列四个句子的填空。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学生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后来同学们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于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在取书回村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以上内容一定要在同学们自学,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完成,目的一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在为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的训练做好准备。

三、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的任务

1、认真阅读每个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在这里,注意教给学生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来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讨论: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下面内容的

⑴ 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

⑵ 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

⑶ 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

⑷ 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牺牲前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以上这个练习是渗透分段训练。在教给学生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来归纳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然后再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完成本项训练。如:第1自然段,重点说了四个“没有”,而最困难的是没有书。这是渴望得到书的原因。第2自然段,直接点明了多么渴望每人有一本教科书啊,这是渴望得到书的心惰;并具体说了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咱们有书了!”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第3自然段说印书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的纸里节省下来的。使同学们更加急切地想得到书。第4自然段讲到:“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这是“渴望”的进一步表现。这四个自然段都是说的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那么就可以把这四个自然段归并为一个内容,就是第一个小题的内容: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下面几个小题都这样一步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归纳,为突破分段这一难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

一、激情,解题,引入

1、运用课前导语,启发谈话,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同学们,每学期一开学,你们都能按时领到崭新的,图文并茂的教科书,学习起来多么方便啊!当你拿到崭新的教科书时,你感到它的珍贵吗?在解放前,在战争环境中,要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不容易啊,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流血牺牲,那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学习了《珍贵的教科书》就知道了。

2、出示课题,解题

板书:珍贵的教科书

提问:什么叫“珍贵”?非常宝贵的,特别好的,价值大的,意义深的。

全文并没有“珍贵”二字,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二、通过各种训练,理解内容

1、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讲的是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的?1~4自然段

⑴ 理解“渴望”一词:

① “渴”是什么意思?迫切的

“望”是什么意思?希望

“渴望”一词是什么意思?迫切地希望

② 出示训练题板,仿例填空。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渴望”一词的理解,并学习运用词语。

“我们”为什么这么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因为没有书,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⑵ 从哪一自然段可看出同学们学习条件艰苦,他们又是怎样顽强地坚持学习的?

① 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当时,同学们学习有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出示训练题板,填空:

没有 ,就 ;

没有 ,就 ;

没有 ,就 ;

没有 ,就 。

② 读一读填好的词句,按上述句式回答问题。通过填空,使同学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以及他们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前面括号里填的内容是当时遇到的困难,“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后面括号里填的内容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就拿黄土块代替”;“就抄一课,学一课”。

③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提问:第二句多了“最困难的”、“一直”两个词,与第一句比较,意思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项训练,不但使同学们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当时的困难和同学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还通过句子的比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突出的困难是没有书;从而使同学们体会渴望得到教科书的迫切心情。

⑶ 怀着“渴望”得到书和听到有书以后的兴奋心情朗读2~6自然段。

2、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讲的是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

7~10自然段

⑴ 提问: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带着什么语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危急情况,读出语气。

⑵ 自己读第9自然段

① 体会两处省略号的用法

进行讨论:

“快卧倒……”表示说话声音被打断,因为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非常危险,指导员的喊声刚出口,就被******的爆炸声打断了。

“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伤昏迷后发生的事情。

② 指导朗读

“快卧倒……”情况紧急,说话声音被打断,读时声音要快些。“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现自己头部受了伤。”省略了我昏迷后发生的事情。读时不要和下文连接太快,要稍适停顿。

③ 找出指导员身负重伤的句子。

④ 根据“趴”、“一动不动”、“完整无缺”、“压”、“染红”等词语,启发学生开展想象;想象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情景。体会张指导员用生命护书的崇高精神。

⑤ 理解重点词语“完整无缺”。

a、完整无缺的书是什么样子?

b、这捆书是什么情况下完整无缺的?

c、这捆书怎样会压在张指导员的身子下面?

d、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⑥ 提问:张指导员醒来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引出第10自然段

⑶ 读第10自然段

① 理解:“书……书……”省略号表示什么?说话断断续续

② 引导学生想象张指导员因为伤势过重,生命垂危,没有力气,说话断断续续的语气,指导朗读,并想象张指导员要说的话的内容,补充完整。

③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前两个表示指导员伤势严重,说话断断续续,后一个表示话没有说完就牺牲了。

④ 启发学生想象张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补充完整,进行思想教育。

⑤ 指导朗读。

根据省略号表示的不同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还要指导学生读出张指导员说话时微弱的但充满责任感的语气。

⑷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总结提问:这篇课文为什么用“珍贵的教科书”做题目?

引导学生回答:

① 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

② 书是在*********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③ 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④ 那捆教科书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从以上四方面体现出教科书的珍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己练习读课文。

2、指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提出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找出字的偏旁部首;学习书写,知道每个生字的笔顺笔画;对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要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汇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重点指导:

读音:嗓、隆

字形:“持与待”“嗓与槡”“恨与很”“爆与瀑”“睁与挣”“须与顺”区别

书写:隆:右半部中间不要丢掉“一”。

须:左边不要写成“川”。

爆:最后一笔是“丶”。

4、巩固练习:

⑴ 写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须 印 弹

轰 弱 爆

⑵ 数数下面的字是几笔写成的。

移 印 恨

弹 弱 睁

三、作业

1、读课文。

2、练习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反思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反思整堂课,自己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紧紧围绕“教科书的珍贵”这一重点主题展开多层次的“读”。

第一围绕问题读。让孩子们自己读书、感悟、发现,“找一找、画一画”,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几个关键处。第二是引导感悟读。通过抓重点词、句如“振奋人心”“争先恐后”“节省”“完整无缺”“念叨”等词的理解与感受,通过激情朗读,孩子们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第三是想象补充读。通过文本中的插图,激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渗透朗读的方法。通过这堂课,我充分地认识到:多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二、抓重点词、句,抓标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想象,培养语感的“读”

通过“理解和想象”的语感训练,再现了课文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准确、丰富的语感形象,丰富了课文内容,渗透了读书方法,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这篇课文中有些词语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寻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和精神实质。如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学生理解:书被“压”在下面——指导员的血肉之躯在上面;书“完整无缺”——指导员却身负重伤。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到指导员的舍身护书。又如:“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念叨着‘书……书……’”让学生理解“念叨”是由于牵挂而不住地说,指导员身受重伤,刚醒来最牵挂的是教科书,从而体会到指导员把教科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进而体会教科书是多么的珍贵这一教学难点,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句子中用了两个省略号,学生体会指导员刚刚醒来,没有什么力气,说话断断续续,理解标点后的朗读,更加准确与投入。以上这些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以及通过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生动具体的想象。因而,在教学中,我启发想象,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我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员在危险发生的一刹那,心里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体会到文中没有描写但完全可以想到的感人场面: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书,献出宝贵生命,与“必须保护好书”的内心。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书的珍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学生找出指导员临牺牲前没说完的话时,及时利用文本中的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补充指导员未说完的话,并进行多人次的交流读,从而让学生在补充读中领悟到教科书寄托着老一辈的激励。

  • 热门

  • 1电力工程安装合同模板一344
  • 2铁皮石斛家庭种植与施肥的方法403
  • 3计算机网络实验心得体会_计算机网络实验工作感想192
  • 4空间想象训练158
  • 5牧野之战是谁领导的489
  • 6有关于儿童环保手抄报的模板413
  • 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天外来客陨石267
  • 8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山沟里的孩子230
  • 推荐

  • 1为什么蝉妈妈看不了具体销售额了?蝉妈妈年度大会落幕蝉妈妈邢东进324
  • 2老师在职研究生考什么专业好?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可以选哪些专业282
  • 3黄景瑜的穿搭紧身:明星穿搭黄景瑜穿棒球服140
  • 4脾胃虚过敏性鼻炎用什么来补?超八成过敏性鼻炎与脾胃虚弱有关364
  • 5有特点的广告语带修辞方法:广告语防拟的超常搭配378
  • 6计算机一级office2010技巧,考计算机二级office一定要用office2010练习附office软件安装步骤483
  • 7疯狂的野厨风格视频,野生厨房每一帧都是品质输出154
  • 8易错的词语50个 这些奇奇怪怪的词语你懂多少493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