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重点知识

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重点知识

人气:359 ℃/2023-01-09 10:37:45

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是像一座藏满宝藏的大山,但是需要勤奋才能开辟通向山顶的道路;学习也是茫茫的汪洋大海,只有辛苦的努力才能泛舟其上。勤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大家整理了,欢迎大家阅读!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

一、农业上:

1水利建设:

1:汉武帝治理黄河。

2:东汉明帝派水利专家

2农具和农技:

1:安装1000多年。

2:使用

3:牛耕普遍使用

3、农作物:

1:南方种植水稻

2:北方种植小麦

二、手工业: 1、丝织业:

1:使用2:染色技术高超

2冶铁业:

1: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2:铁兵器取代青铜兵器,用这种钢材制作兵器属于中国发明。

三、经济措施:

1: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抑商政策。

四、城市与商业:西汉——长安——西京——50万人口左右

东汉——洛阳——东京——100万人口以上

注意:为什么市场位于长安城西北角?

1、 汉代重视农业生产,不重视商业。

2、 政府对市场交易时间、交易场所都有限制,便于管理。

汉朝的商业区叫“市”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 总结: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思想见上面问题。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 公元前119年 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西域都护的设立:时间 --------设立的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3、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路线略。

注:汉朝时中外交往的大事: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 热门

  • 1读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范文323
  • 2雕刻荷花图片大全292
  • 3猪肉好吃菜谱415
  • 4华为恢复微信撤回消息400
  • 5关于学习目标的制定134
  • 6有关出门时和看电影的英语口语240
  • 7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知识160
  • 8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归纳256
  • 推荐

  • 1今年开园的时间 正式开园,免费133
  • 2健身教练培训学费一年要花多少钱:健身教练培训需要多少钱105
  • 3看图猜明星最后一个难认出来,据说眼尖的人至少能认出来9个349
  • 4广州石龙铁路站点怎么这么慢?广九铁路上历史悠久的火车站398
  • 5薄款镂空花套头衫编织图案 百搭女士真丝镂空菱形花一线连短袖套头衫415
  • 6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172
  • 7八年级上册所有短语词组句型 八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短语480
  • 8蜜蜂身体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蜜蜂呼吸法强化呼吸系统141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