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学习识字写字指导

三年级语文学习识字写字指导

人气:492 ℃/2024-05-22 02:46:04

除了熟悉课本基础知识以外,学习方法的掌握也可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参考!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识字和写字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遵循的是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注重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对于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将了的学习方法,根据字的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此后可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

①自主识字中的学法指导

识字课复习、导入时,创设情境,以讲故事、猜谜语、编排顺口溜等形式进行复习、导入。在导入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方法。

例如:出示谜语“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因为是刚刚学过的字,学生会很容易的猜到是“匹”字。教师既可顺势引导,“为什么你会认为是‘匹’字,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得出结论:这个谜语是分析汉字结构,根据部件或笔画的特点来编的。教师可继续出示谜语或顺口溜,让学生进行分析。

老师:分析汉字的结构,根据部件或笔画的特点来编故事、谜语、顺口溜等,这是识记字形的好方法,今天,我们也来编一编。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任务

②合作识字中的学法指导

合作识字就是指学习者在小组学习中、同伴相互学习中识字。这时的学法指导就要落实在指导小组内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例如:学习“寸”、“取”二字。学生已经了解读音,主要的任务就是识记字形时。我们可在出示了这两个字后,首先,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字形:分析字形结构;加一加、减一减与熟字比较;根据字形编顺口溜,,“又拿来了一只耳,轻轻放在左边”、“十字脚尖前钩起,怀抱一点不放松”。然后,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分析占格位置,讨论怎样把字写好。最后,学生仿写,进行展示,并选取较典型的进行集体评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朗读感悟

不论哪个科目,每种题型都有他一定的解题技巧,只要勤加练习就可以掌握其中的学习规律。这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朗读感悟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学习愉快。

实验教材的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能通过入情入境的充分阅读,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因此,让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朗读、质疑、讨论等进行探究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①抓词理句的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感悟文本的情感,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抓住重点词语进行重点品析、感悟。学生如何去抓住重点词句,这一方面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学法指导通过对自学要求的一步步分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抓重点词法,使之再教学过程中进行,以有效的培养、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

②研究性阅读的学法指导

新课程教程重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比较适合研究性阅读的学习方式,即提炼主线,设计研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读探究,并在交流中落实训练点。

③表情朗读的方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感情朗读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感情朗读的基础必须是具备一定的内心体验。体验越深,感悟越强,朗读也就越到位,越出色!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表情朗读,配乐美读、表演读、赛读、评价读……在品评时,可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要鼓励学生有个性色彩的朗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觉读好课文,不必强求一致。

  • 热门

  • 1古代故事的四字词语128
  • 2适合应届生的创业好点子212
  • 3高三百天誓师大会教师代表发言稿257
  • 4个人军训总结范文445
  • 5地理高考大题答题技巧380
  • 6开机仪式主持人主持词166
  • 7三年级语文学习复习指导300
  • 8有关于语文习作和阅读的学习方法357
  • 推荐

  • 1爱国卫生月知识点总结 爱国卫生月丨这些卫生健康知识一定要学起来156
  • 2emui10智慧视觉,EMUI,9.0智慧视觉全面升级4大AI体验十分实用493
  • 3李易峰近期娱乐活动:拿下年度热搜艺人的李易峰342
  • 4抖音快手采集营销软件:做家电清洗获取渠道之抖音289
  • 5高中语文老师作文,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我的班主任112
  • 6快递员的心酸与无奈:我在快递中转场搬砖的日子147
  • 7广州从化温泉好去处 广州从化,温泉之都也是广州的后花园280
  • 8螃蟹梭子蟹哪个好吃些?全球美味螃蟹排行榜梭子蟹上榜315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