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黄连与胡黄连的区别

川黄连与胡黄连的区别

人气:435 ℃/2023-05-12 12:45:31

在我们所听说的中药材中,有些名字不同但其实是同一中药材,有些名字相似反而不是同一种药材,下面简介胡黄连与黄连的区别在哪里?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胡黄连与黄连的区别在哪里

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多年生草本,有毛,茎根圆柱形,稍带木质,长15-20cm,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胡黄连

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

出处:《中华本草》

现状:濒危种。因采挖成风,资源已面临危境,急需保护。

黄连

性味归经:根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法用量:煎服,2~5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胡黄连的药用附方

1、治肥疳热:川黄连五钱,胡黄连五饯,朱砂一钱另研。上二物为细末,入朱砂末,都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铫子上用线钓之,勿着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一分,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食后。《小儿药证直诀》胡黄连丸

2、治吐血、衄血: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煎茅花汤送下。《普济方》胡黄连散

3、治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胡黄连五钱,灵脂一两。为末,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米饮服,每服一、二十丸。《全幼心鉴》

4、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捣罗为末,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服。《本草图经》

5、治痢血:胡黄连、乌梅肉、灶下土等分。为末。腊茶清调下,食前、空腹温服。《苏沈良方》三物散

6、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胡黄连,柴胡等分。罗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中用酒少许化开,更入水五分,重汤煮三二十沸,放温,食后和滓服。孙用和

7、治热痢腹痛:胡黄连末,饭丸梧子大。每米汤下三十丸。《鲜于枢钩玄》

8、治婴儿赤目:茶调胡黄连末,涂手足心。《济急仙方》

9、治痔疮疼肿,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涂之。《孙天仁集效方》

10、治杨梅疮毒:胡黄连、猪胰同煮服。《本草求原》

猜你喜欢

  • 热门

  • 1注册一个医疗公司怎么做334
  • 2淘宝客服的工作总结323
  • 3草坪上宣传警示语200
  • 4荷花的日常护理493
  • 5行书字体优秀的钢笔书法作品373
  • 6练瑜伽的益处与动作介绍423
  • 7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是怎样的205
  • 8川贝和浙贝的区别190
  • 推荐

  • 1上古神兽最厉害的前十名:上古时期最强五种神兽378
  • 2明朝最牛的十个名臣 盘点明末五位举人出身的名臣204
  • 3产妇坐月子多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产后多久才能同房新手爸妈提前了解112
  • 4凤县位置图 陕西,凤县城174
  • 5三峡人家自驾游怎么去?三峡人家自驾游旅游攻略204
  • 6女生走夜路发现有人尾随:年轻女孩走夜路时突然被人从身后抱住399
  • 7防蚊攻略你知道吗?这些好用的幼儿园绿色防蚊大法471
  • 8指甲出现病变都有哪些?指甲出现这种变化小心可能是癌变471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