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人气:295 ℃/2023-05-06 08:18:45

期末就快到来,大家的语文复习状况如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往年的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慢生活”流行

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 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

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

B.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D.法国人认为 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文言文阅读1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10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 危:端正

B.渺沧海之一粟 渺:渺茫

C .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5.下列句中加点“以”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④挟飞仙以遨游 ⑤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②⑤/③ D.①③/②/④/⑤

6.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④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⑤下江陵 ⑥不知老之将至 ⑦夙兴夜寐

A. ①⑤/②④/③⑥ B. ①/②③⑦/④/⑤

C. ①⑤/②③⑥/④⑦ D. ①⑤/②④⑥/③⑦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偭规矩而改错

8.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何为其然也

A.而今安在哉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可胜道也哉

9.下列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B.于是余有叹焉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共事二三年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B.《赤壁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C.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 “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E.人要观赏到“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 百折不挠的精神。

三、翻译下列句子12分,每题4分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热门

  • 1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177
  • 2孩子脾气倔强怎么办428
  • 3情人离别的励志诗句235
  • 4县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讲话490
  • 5形容人内心伤感至极的心情语录312
  • 6青春梦想爱国的名言 青春梦想的名言422
  • 7月度销售工作计划268
  • 8初中教学工作进度计划401
  • 推荐

  • 1拉脱维亚进四强了吗?所谓的性价比之王,拉脱维亚339
  • 2配电室绝缘垫怎么擦亮?怎样挑选配电房绝缘垫192
  • 3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图,详解各种电气控制线路和原理图328
  • 4法律工作者私自代理的合同有效吗?每天学点法律知识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439
  • 5如何用拓扑学解绳索?笑不停,拓扑学解绳懂了128
  • 6邓紫棋句号小学生翻唱,不捋不知道一捋吓一跳326
  • 7贵州自由行旅游计划攻略三日游:贵州自由行旅游攻略5天141
  • 8上海顶尖民办初中 学费1万元,升学区内前3被低估的上海10所民办初中437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