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创业故事

百姓创业故事

人气:446 ℃/2024-05-07 16:23:55

1

申雨鑫,湖南邵东人,小学文化,14岁出外打工,做过保姆,干过工地活,开过理发店,打工路上屡次不顺。05年她以6000元起家,创办了申鑫振动棒加工厂,创业历尽磨难,但她并没有气馁,咬牙坚持。

不到三年的时间,销售业绩由当初的80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600多万元。她的传奇创业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上百个代理商主动找上她要做她的产品代理,2008年第五届全球网商大会上她获得了内贸30强。她的成功无疑是她努力的结果,她常说:“我以前的经历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下面一起关注申雨鑫的讲述。

苦命的童年从小我就出身在一个很苦的家庭,父亲是个残疾人,他只有三根手指头,大姐大我八岁,二姐大我两岁,弟弟比我小六岁,从小我家就受到村里人的欺负。那时家里穷,每天经常为了吃饭的问题而发愁。想想那些日子当时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听到父亲和母亲正在商量说要把我送给远房的舅舅收养。第二天我哭着喊着被舅舅抱走了,就在我抱走的那一瞬间,父亲老泪纵横,不敢看我,转头就进了房。

可三个月后,父亲来接我了,看到我抱着我痛哭涕零的诉说自己:自从你走后,我天天做梦都梦到你,我怎么就那么狠心,把你送给别人啊,这到底是我造的那门子孽啊,我被接回家了,那一年我5岁。

从我懂事起,我经常看到父亲眼里流露出太多的无奈,那时,真想替他分担所有的一切。我大姐读书很用功,也很懂事,每次从学校回来,她都要抢着活干,我5岁就跟着父亲一起上山下田,到我11岁时,我就收割打稻谷了,家里4亩地,一到秋收季节,都是我一个人踩打谷机,我爸在旁边帮我递禾,然后两人一起把谷子搬回家。

大姐也很争气,高中两年就考上了师范大学。大姐考上大学后,父亲觉得好日子要到了,我为了供大姐上大学,更是把大人们要做的活也揽了下来,父亲看到我做事情来还真的象大人那么一回事,虽然心疼,但还是很开心,常说我这个女儿聪明是聪明,就是不喜欢读书,其实我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看到家里那么苦,只想早点帮父亲分担一点,父亲的双手不方便,我也就成了父亲左手右手的依靠了,他不能做的活我都会尽力去替他完成。

也许上天有意弄人,就在家里的日子渐有起色的时候,父亲却病了,是精神上的问题,很多人说是父亲想事情想得太多了,压力太大,他有苦没处诉,有气没处发,憋在心里憋坏了。有一天,我上山砍柴去了,等我回来后,发现父亲不见了。两天后在下游的一只大船底下发现了父亲的尸体,当时那场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父亲一身肿胀,全身发紫,大家把他捞上河来,抬回家中。

此时家里穷的连买口棺材的钱都没有,有人说火化吧,可我说父亲这一辈子已是够惨的了,我不想让他走后还尸骨无存,于是亲戚们凑了1000块钱,把父亲安葬在了家屋背后的小山上,那年我13岁,父亲55岁。

14岁开始外出打工

在我14岁那年,亲戚带我出去外面打工,在工地挑过灰浆,那种活太苦了,肩膀经常肿起来,一个月下来才几十块钱,这样的工作不适合女孩子。15岁去桂林打工,开始给人家做小保姆。那个主人家里开了一家发廊,所以有空的时候就会学着洗头发,慢慢老板看我做得很好就让我做洗头工,我不怎么喜欢剪头发这行,但我清楚知道,这个社会没有手艺想生存很困难,我逼着自己学,看师傅怎样操作,我有时候跑到老乡工地上给他们剪头发。几个月下来,我成了店里的得力助手。

16岁就在一个店里当师傅,我经常看高档师傅剪头发的技巧,很快在那一条街,我的手艺算是上等的了。这样打工2年,在我18岁时,我和大姐借3000块在桂林开了一间小发廊,想开始的时候,18岁的我看起来太小,有些人很怀疑我的手艺,但剪完他们说比一般的好很多。后来我开始带徒弟,剪头发3块5块的,一天忙到晚,生意越来越好,一个月纯挣2000左右,那个时期能挣这么多钱,已经超过普通工人十倍工资。

2

96年那个疯狂配带传呼机的年代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我也一样,记得当时还向我姥爷借了几百块钱买的是当时市面上最贵的MOTO精英双排汉字机价格大约在2600元左右,现在这个价买个3G手机都足够了。一次我在我的传呼上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息“最新专利信息在手,无需东奔西走,由北京青华大学专利中心出版的最新专利信息,为您带来更多的好项目”记得当时收到这条信息的时候以经是晚上八点多了,看到后心里顿时不安起来,我说的不安是一种着急一种想马上看到这样的信息的急切心情,是一种喜悦的不安。真有这样的好项目吗,出于礼貌当天没的打扰人家。第二天就和这个人联系上了,看到信息后我茫然了,上面的信息涵盖工业、农业、商业、五金等等上百种产品,当时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真是不该知从哪里下手,而且每个项目都要开发,也就是说市面上很少,要做市场预算广告投资还要做产品开发和加工等很多要作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资金,少则也要几十万,上哪找去呀。后来和这个人一交谈,我觉得我也可以做这样信息出售的模式,但是一定要比他做的影响面大范围要广,最好是全国性的,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按着这个创意我在思考着......几天后我真的就找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在那个网络资源贫乏的年代,用这种方式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是相信的人确实很多,因为多数都很真实,今天再看看,已经是不太可行的事情了。

因为当时我喜欢看《深圳青年》《商界》这方面的杂志,每次看到书的最下方都有这样一句话或几句话,用50—60个字来介绍自己的产品或是公司文化的。经过向杂志社咨询登这样的广告首先要有你所发布产品或是经营项目的营业执照和一些相关手续,因为杂志社的收费不一样,还要交纳每月300元—400元的广告费,这下问题来了,我想做可是没有营业执照和相关手续,而且执照的经营项目里必需要有所要登的产品内容,也就是说我要登出售专利信息这样的广告,我的营业执照里必须要有这个内容。后来我就去当地工商部门咨询,得到的回答是必须有经营场所,才允许办营业执照,这样问题又来了,我只是为了发这样一个广告上那去找这样的经营场所啊,因为当时手上没有多少钱,想要租一个商品房谈何容易,再想办法吧。

后来听说在自己家住的楼上也能开店,也就是说用自己家的楼也能办营业执照,当时得知这消息时心里一阵激动,可是问题还没这么简单。一问才知道还要经过你所住的楼的管理单位许可,那时候不叫物业,都属于各级单位下设的二级单位管理,而我们这个楼又规一个大队级的部门管理。我到那里一问说我们住的楼是规他们管可是我父亲不是他们单位的,必须要我父亲单位开出一个证明,证明我是和我父亲住一起的,这么麻烦,现在想想看一下户口簿不就完了吗,没房子当然都是在一个户口簿上了。可能人家要的就是这种手续,没办法去吧,到了我父亲的单位问题又来了,你要证明和你父亲住一起干什么,态度比前一单位还要恶劣没办法看样子说实情更不好办了,就说我们单位要统计一个数据,所以让我上这来开的证明,那人又打了几个电话其中一个是打给我父亲的,然后才叨叨咕咕给写了一个我和我父住在一起的证明并盖了一个公章,虽然很不容易,但是心情一样还是很好,好险呀,可能说错一句话,这事就办砸了,拿着这个证明我又来到我所住楼的管理部门找那人,回答说不行,在楼上开店不允许,刚才不说,现在我开了证明才说,怎么办呢,这样我又遇到难题了,没办法只好求助当时一个我父亲的熟人,也是因为父亲的热人后来给那个人打了个电话,那个人终于在另一个证明上签字了。其实现在想想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有很多东西都不是很明白,就直接去办了,其实漫漫长路才刚刚开始。

带着这两份喜悦我又来到了当地的工商所,用我所开具的两份证明,领了一份营业执照申请表,开始了我的申请路程。下面需要由区工商局签字同意才可以继续办理,这时候已经到中午了,因为我这时候还是处于暂时的兴奋状态,也不觉得饿,所以中午饭也没吃,就坐车来到了区工商局,由于是中午这里的人还都没来上班,不过他们屋里还真的有一个岁数比较大的一个老年男人在那里,问我干什么,我说办营业执照,他说你先等等吧,人还没来呢,我就在走廊里等着,过一会那个老年男人说我看看你的手续,他看完以后说,你还是回去吧,你今天办不成,我说为什么,他说你还差很多东西呢,当时也不明白还差什么,没有走依然等在走廊里,就这样一直等到上班时间了,可是我要等的办事的那个人还没有来,我就来到他们二楼的走廊里,其实当时也就是没事瞎溜达,到了二楼有一个门开着屋里有一个年青的男人,他问我你干什么,我说我办营业执照,他说在楼下,我说那个人还没来,他说那你再等等吧,就这样,我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来,我在走廊里走来走去的等,可能也是无聊我就又来到了二楼,那个年青的男人问我那个办执照的人还没来吗,我说是的,他说把你的材料拿来给我看看,他一会儿就在局长签字的位置上写上了同意并签了字,当时我还弄明白怎么回事,他和我说你去下面办营业执照吧,我说了声谢谢,出门的时候我才特意一眼门上写着,副局长办公室,然后又来到一楼,刚才那个岁数大的老年男人看到了局长都签字了,就开始给我写营业执照,那时候打印机还不是很多,他是用一个很细的毛笔在我的正本和附本上手写上去的,正本给塑封上了,很大一张,附本像小学生课本一样可以折叠的。当时那个老年男人看我的眼神都很疑惑,我忍着内心的喜悦什么也没说,也没有表露出来,天哪!这就办成了?当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我心里很平静,像是在做一场梦一样,内心的兴奋,却怎么也表达不出来,是因为没人和我分享这成功的喜悦吗?直到今天回想当时的低调内心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后来才知道那个老年男人说的是防火证、卫生证等一些相关的证件,必须要在办营业执照之前先办理完这些手续才能办理营业执照,真的是老天在帮我呀!老天爱笨小孩,呵呵!

之后的日子里我与北京大学专利中心取得了联系,邮购了他们的各年出版的专利信息。接着又印营执照复印件给杂志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定期的平均三两天就能收到一张汇款单,每天下班回来都会去邮局我买的56号信箱里取汇款单,这样的日子真的让我很难忘!

3

叶明治是南安眉山乡人,生于大山长于大山,她一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1986年,20岁的叶明治决心走出大山到外打拼。“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待在家里干农活,如果我不离开,不改变,也许一辈子都是那样了。”叶明治带上一点钱,前往南平投靠姐姐。外面的一切对叶明治来说,都是无比新奇,“ 离开眉山时,我才第一次看到汽车”。

新鲜的事物让叶明治的斗志更加昂扬,然而此时她身上只剩下几元钱了。头脑灵活的她马上为自己找了一份活儿——批发葱蒜来卖。

等本金积累了点,她又转行卖起了水果、水产、卤料,做起了百货批发。很快,叶明治成了当地有名的“小老板”,“虽然有赚钱,但我知道,我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直到,叶明治转行销售塑料包装,直觉告诉她这行大有可为,她决定一直做下去。

也是在这一年,叶明治结识了自己的丈夫。“他有一门做面包的手艺,而我给他提供包装袋。”叶明治说,相识两年后,两人结婚了。那时,两人一无所有,连住的地方都不是自己的。

叶明治依然渴望自主创业,她说服丈夫放弃薄利的面包生意,跟她一起销售塑料包装。“我的目标一直很明确,那就是组建自己的生产线,而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这个目标做积累。”

夫妻回乡办塑料包装厂

1996年,叶明治夫妻俩终于攒下了30万元创业基金。谈及那段奋斗时光,叶明治没有提及其中的艰辛,她说:“我很感谢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那时候的南平,******了不少南安人,他们来自洪梅、梅山、码头、罗东……他们之间谁有困难,其他人都会搭把手。

带着30万元,两人离开南平,回到南安。“那时南安已有很多塑料包装厂,配套非常完整。”叶明治夫妇买下一条生产线,租了一个60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厂房,南盛塑料彩印就这样成立了。可生产设备已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他们没钱买生产原料。“那时非常焦虑,所有的身家、希望都投进去了。”叶明治说。

这时,夫妻俩以前的一位客户向他们伸出了援手。原来,因夫妻两人勤劳、善良、真诚,得到不少客户认可,一名李姓客户答应先付款,再收货。

创业之初,两人凡事都要靠自己,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四五点起床,跑生产、跑销售,夜里十一二点才能睡觉。看着瘦了一大圈的叶明治,她的母亲连声问:“身体吃得消吗?”叶明治说:“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她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10年之后,要有自己的厂房。

果断转型做卫生用品包装

2006年,南盛塑料彩印有限公司再次增产扩容,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厂房拔地而起,终于实现了叶明治的“厂房梦”。

这一年,叶明治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却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那时候,公司主要为鞋服、文具、食品、药品、电子产品等提供塑料包装,涉及的行业非常杂。”叶明治说,而公司要有长远发展,产品就要做专做精。这一次,她瞄准的是卫生用品行业。

当时,南盛近80%的产品是鞋服类的塑料包装,叶明治的第一步就是停止生产这一类产品。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她的做法,而她却非常清楚,“我看到鞋服这一行已出现了饱和状态,而卫生用品行业却正处于发展阶段”。

  • 热门

  • 1福建政法干警选词填空习题及答案492
  • 2芦柑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好处194
  • 3查找百战百胜的同义词157
  • 4非专利技术转让协议书范本240
  • 5动漫人物帅哥图片121
  • 6内蒙古赤峰2018年高级会计师报名: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正高级会计师人数2420294
  • 7最真实的草根创业故事精选399
  • 8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故事284
  • 推荐

  • 1踏板摩托车传动到底应该怎么保养?按这六种方法维护踏板摩托车常用常新489
  • 2微信零钱通10000块有多少收益:微信零钱通10000元一天收益多少390
  • 3ps里怎样用蒙版抠图,PS教程,Photoshop蒙版抠图利用快速蒙版快速抠图教程318
  • 4补充气血不足的偏方:7款食疗偏方调理血气不足127
  • 5国有林场发展和管理:四川省国有林场管理办法494
  • 6门窗玻璃适合用哪种?门窗常用的六种玻璃功能和特点130
  • 7餐饮新手选址最佳方案,干货,35条餐饮选址建议收藏细读300
  • 8苏州相城经开区2035高清规划图:苏州交通产业园在苏州相城元和街道正式开工372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