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

人气:315 ℃/2024-05-23 17:30:19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是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帮助学生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2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难点

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老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总要参与政治、总会参与政治。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在这么多的政治自由和权利中,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那么,关于选举,我们了解多少呢?

幻灯片显示:

1、选举有何方式?

2、我国的选举方式是怎么样?为什么?

3、怎样珍惜这个公民的最基本政治权利?

老师:问题答案何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究。

二讲授新课

1、选举面面观3分钟

幻灯片上展示图片:

图片①:美国布什和克里总统选举大战;

图片②: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

图片③:我国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领导人。

老师:图片中人们在做什么?图片①和图片③有何区别?

学生甲:图片①显示的是美国全国上下直接选举总统,图片③选举我国的领导人是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来选举的。图片②则是我国的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

老师:很好。图片①和②是直接选举代表,图片③则是代表选举代表。所以我们从选举人的角度出发,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

1幻灯片显示:

选举的分类①:从选举人的角度来看,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难点8分钟

老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何千秋呢?请同学们结合P16第一段和方框内的探讨活动,讨论一下它们的优劣,讨论时间3分钟,然后归纳总结。

3分钟后,老师:好,时间到。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

学生乙:结合书本对这两者的定义,直接选举的优点是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的有点则是适用选民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老师:乙同学总结了两者的优点,很好。那么它们的缺点何在?对比一下两者,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那么反过来,直接选举呢?

学生丙:直接选举就不宜用于选民多,分布广的!

老师:对。我们看美国的选举,一选就是几个月,程序复杂,效率低,还有小布什当选总统,花了多少钱,单位是以亿美元计的。所以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是直接选举的局限所在。同样的道理,直接选举能直接表达选民意愿,那么间接选举就不能直接表达了,这是间接选举的局限性。

幻灯片显示:

【直接选举】:

优点——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局限性——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操作性复杂,成本太高,效率低

适用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间接选举】:

优点——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操作性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局限性——不能表达每一个公民的意愿

适用范围——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老师:每个选民能否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能否适用,从这两方面考虑,我们可以得出两者的优缺。再仔细看看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我有的,你没有;我没有的,你反而有。

全体学生:互补!

老师:不错,两者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样,崇尚中庸之道的我国也就采取了两者结合的选举方式,但具体原因是不是这样呢,暂且卖个关子。

3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难点7分钟

老师:我们从选举人的角度出发,可以把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那么从被选举人也即候选人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什么呢?假如我是候选人,而候选人就我一个,那也就稳坐钓鱼台,非我莫属了;假如非候选人非我一个,而宝座也就Only One ,那时鹿死谁手暂吴定论。于是从被选人角度看,选举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幻灯片显示:

选举的分类②:从被选人候选人角度看

正式候选人 = 应选名额 —— 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 > 应选名额 —— 差额选举

老师:这两者的优点和局限性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也是互补关系?讨论3分钟。

3分钟后,老师:时间到,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一下?

学生丁:等额选举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却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挫。差额选举则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能让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但容易出现贿选的情况,我们村的选举就存在这种情况。

老师:丁同学结合实际,说了自己的看法,回答的很正确。能否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能否形成竞争、是否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和选民积极性有没有受影响,这是两者的区别所在。

幻灯片显示:

【等额选举】:

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

适用范围——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差额选举】: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局限性——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适用范围——人大代表的选举。1979以后,在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

老师:从表格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优点和局限性,这两者很明显的也是互补关系。

4选举方式的选择重难点10分钟

老师: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应怎样选择选举方式呢?我们且看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幻灯片显示:

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2003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老师:从中,我们看出我国的民主选举有何变化?为何变化?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

3分钟后,幻灯片显示:

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来看:

——新中国成立初,人大代表的选举,主要在小范围内乡镇一级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的不断提高,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

结论:选举的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老师:为何要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呢?

1、民主政治的产生何发展,必须与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民主方式的选择也是如此。

2、建国初,我国经济十分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民主意识还不强,实行较大范围的直接选择不现实。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公民民主意识何政治参与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状况没有根本改善。从这个国情出发,我们仍要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幻灯片显示:

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水平、选民文化水平和国家性质。

老师: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的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来确定。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5分钟

老师:学习了选举的方式及如何选择选举方式,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呢?

幻灯片显示:

思考:1如果我们都不珍惜自己的选举权,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2那么作为将来选民和被选举人,你们认为应具有那些政治素养才能适应?

学生结合书本思考

灯片显示:

1提示不行使或不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意味着我们将不能选举出能为人民谋福利的当家人,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由重蹈旧中国的覆辙。

2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

结论:公民只有不断地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态度和能力,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

三、巩固新课4分钟

幻灯片显示:

知识小结

1、民主选举面面观

2、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及竞选的优点与局限性

2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国情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及态度

2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我将从一、教学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四、反思与评价 这四个环节来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学分析,它包括1教材分析 2实情分析 3教学目标 三方面。 首先1教材分析《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课2《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承接了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了解了国家的本质和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研究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学好本框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了解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为更有效地组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学重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依据:学生只有在对比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的基础上,才能根据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认识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是应该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的。

教学难点:如何形成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态度

依据:学生们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体验,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不高。

关键点: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其次2实情分析 主要是学生的实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也可以从媒体和网络上了解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考虑到高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不断增强, 我认为应采取活动探究和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搜集生活资料,并带着这些生活中的信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3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

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民主选举的过程,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主人翁责任感。

2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二、教学方法

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必定得有一定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中,我觉得教学应该更倾向于学生的学。根据本课《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中民主选举面面观的多个案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分析,我认为应采用情景法、案例教学法和探究讨论法,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民主选举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集体讨论探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把握本课的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通过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程导入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国家的本质、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一些相关图片、视频导入新课。依据:一、前后知识连接,温故而知新;二、相关图片、视频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二推进新课在讲授新课时,首先,先用情景法,设置相关的情景将民主选举面面观的内容反映出来,让学生初步了解民主选举的内涵;其次,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相关的案例探究四种选举方式的区别和利弊,选择适合的选举方式;再次,用探究讨论法,突出教材重点,明确分析教材难点,抓住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应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同时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和教学设备情况,选择传统教具黑板和多媒体幻灯片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使本节民主选举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三课堂总结、点评 课堂小结能够把课堂内容重点归纳起来,让学生有清晰的把握对象,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这堂课主要讲述了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及选举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四板书设计 本课有三大点,每个知识点之间有很大的联系,本课应由板书列出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更直观、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民主选举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五作业布置 安排全体学生整理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区别及优缺点,让学生自主搜集民主选举的相关案例,自主讨论探究,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时,教师也能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二者相互相互学习,一起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 热门

  • 1描写母爱的句子摘抄156
  • 2降血压的偏方有什么428
  • 3商铺装饰装修管理协议模板3篇418
  • 4蚊香液对孕妇有影响吗,孕妇驱蚊用什么好426
  • 5初二春天作文精选182
  • 6适合五行属水属金的女孩名字361
  • 7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433
  • 8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要点240
  • 推荐

  • 1我不是可爱我只是有点胖:我不是胖嘟嘟只是我肉很多258
  • 2和黄昏有关的婚纱照:爱在日落,黄昏时氛围感拉满的婚纱照265
  • 3毕加索现存的画有多少 这幅画曾震动世界画里全是尸体128
  • 4时间不会让我淡忘只会越来越恨 时间教不会的是让我遗忘你164
  • 5从点滴做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向榜样看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433
  • 6乒乓球四种胶哪种厉害?乒乓装备还在为除胶而烦恼116
  • 7亚丝娜和桐人结婚了吗?面对在床上躺了两年刚醒的亚丝娜289
  • 8怎样从唯品会上挑选衣服比较划算:唯品会4.19品牌特卖节即将启动442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