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

人气:107 ℃/2022-07-03 04:58:26

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风水学内容。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2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2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2、其他知识: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指导思想: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1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2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

1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线路布局:

一线:新疆轮南油气田——上海;

二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

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中西部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

2、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3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2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2、开发注意:

1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自然背景:

1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2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3水文: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4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修建水坝

2、水坝的功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 、旅游 、养殖等。

3、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4、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3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5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1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采取的措施——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建设,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 、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回收再利用

2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3废水:沉淀净化

  • 热门

  • 1圣诞节送女友什么礼物好392
  • 2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优秀范文362
  • 3档案管理的论文范文432
  • 4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474
  • 5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461
  • 6语文爱心教育论文101
  • 7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识归纳244
  • 8高二地理必修三重点知识210
  • 推荐

  • 1李小龙成名后经历:18岁因力王成名李小龙收做干儿404
  • 2廖昌永长征组歌原唱者:廖昌永逐字逐句逐音讲解430
  • 3阴道镜检查有必要做吗?阴道镜检查有必要做吗234
  • 4井陉英雄事迹 30名,井陉光荣榜407
  • 5顾林陆泽川:余生请多指教后续第39章132
  • 6我们的婚姻爸爸带娃搞笑:最终解释权归妈妈所有179
  • 7盒子电视直播软件排名 口碑最好的几大直播点播应用软件380
  • 8先去泰国再去柬埔寨怎么办签证?从柬埔寨去泰国各种方式落地签证办理490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