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空天院:遥感监测显示九寨沟已逐渐恢复至震前水平

中科院空天院:遥感监测显示九寨沟已逐渐恢复至震前水平

人气:417 ℃/2023-03-09 02:29:58

※ 浙教版7-9年级科学精品备课讲/练/测集锦

※ (原创精品)2020年浙江中考科学精优专题汇总

※ (9月汇总)2019年9月初中上学期科学专题汇总

※ (集训)2019浙教版最新错题本专题汇编

※ 2020届中考科学文字表述专项突破讲义物理、化学、生物

※ (尖子生训练-提前批-竞赛)科学周末集训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3日发布消息说,最新空间遥感监测显示,四川九寨沟景区已逐渐恢复至两年多前7级地震的震前水平。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关闭并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如今两年多过去,当地恢复重建成效如何颇受关注。中科院空天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付碧宏研究员团队通过多源遥感监测,并结合实地科学考察发现,经过两年的自我修复,九寨沟景区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风采,受地震影响还产生了更加壮丽的新景观,但灾后旅游活动,仍需防范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付碧宏团队完成并发布地震前后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核心区的滑坡、水体、植被覆盖度等要素遥感监测与评估结果显示,九寨沟地震发生后,诱发了大量同震滑坡,也形成了许多潜在滑坡隐患点,主要分布在日则沟,其中五花海周边的滑坡情况比较严重。此外,遥感监测发现,九寨沟的水体颜色已经变得更加美丽,双龙海瀑布受地震影响,水流量变大,更加壮观。

九寨沟地震前后遥感图像分析显示,世界遗产核心区的部分区域地震之后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但经过两年的自然修复,除日则沟五花海周边外,九寨沟核心景区的植被生态景观已逐渐恢复至震前水平。

世界自然遗产地遭受大地震破坏在中外尚属首次,如何监测和评估九寨沟世界遗产地灾后恢复情况,并没有成熟的研究案例可以借鉴。付碧宏团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相关课题的支持下,对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核心区主要遗产点开展实地科学考察,验证了遥感图像的监测与评估结果。

付碧宏认为,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许多地貌景观的形成演化都与地震活动导致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堵塞河道所形成的堰塞湖有关,有些地段形成海子,有些地段形成瀑布,这是一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地貌景观形成过程。2017年九寨沟7级地震作为最新一次的地震地质灾害事件,在九寨沟景区形成了包括双龙海瀑布在内的新景观。

中科院空天院指出,空间遥感技术作为一种监测技术,其覆盖面积广、多波段、多时相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监测工作的广度和效率,节省人力、财力,可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是空间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与传统卫星遥感、载人航空遥感相比,具有灵活方便、成本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全天时工作的特点,可快速获取地理、资源、环境等空间遥感信息,同时具有机动、经济、安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地貌景观、水环境指标及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评估中,比较适合中国山区或地理环境复杂区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来源:科学网

  • 热门

  • 1颅脑创伤近红外实时监测技术研究218
  • 2适合高三听的歌_与高考有关的217
  • 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273
  • 4有关公共管理学论文139
  • 5有关思念的优美散文306
  • 6红军长征故事优秀演讲稿388
  • 7袁隆平团队超级稻百亩片德州示范点均亩产1090.2公斤419
  • 8离岗待退申请书251
  • 推荐

  • 1icey如何选择游戏难度?有meta元素的国产格斗游戏420
  • 2淋浴房上滑轮如何调节?超详细的淋浴房滑轮更换指南205
  • 3双11神舟新品,神舟双核一体机M35天猫特惠112
  • 4碘131治疗时能吃什么食物?碘131治疗期间到底能不能吃鸡蛋呢462
  • 5年薪千万去相亲是怎样的体验 月薪15万招募美男子我这么帅能去吗116
  • 6早春的栽培技术措施,早春育苗,坑太多309
  • 7明朝葡萄牙占领澳门是哪一年: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葡萄牙恩怨史109
  • 8七夕可以去打卡太原恋爱博物馆:太原的七夕节,浪漫之都285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