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编故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编故事

人气:127 ℃/2022-10-03 20:24:35

导语: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编成故事会是怎样的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著名的浪漫诗人李白为好友孟浩然所创作的送别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欢迎阅读!

篇一:

三月,拖着舞裙,带着画笔,点缀出了柳如烟,花似锦的春天。

黄鹤楼上,伴着江涛,李白与孟浩然举起酒杯,一饮而下。李白再次酌酒,与孟浩然碰杯:“浩然兄,今日便是你我离别之时,咱们一醉方休,后会有期!”“好,本想邀太白兄一同去广陵的,怎奈太白兄事务繁忙,不能陪同,那就后会有期了!”孟浩然说完,一杯下肚。“哈哈,以后我去扬州,浩然兄可别嫌弃啊!”李白说完,随手折下一枝杨柳,赠给了孟浩然。孟浩然收下后,也摘下一枝垂柳,送给李白,哈哈一笑:“怎么会呢?只怕太白兄不肯赏脸,不愿去扬州呢!我们就此一别吧!”“浩然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把柳枝收入胸前,对着下楼的孟浩然挥挥手。

一阵微风袭来,婀娜多姿的垂柳在风中摇曳,柳条拂动着水面,水波纹荡漾着,随着孟浩然的船一同划向远方……

友人离别,李白依依不舍,始终望着江面友人在的船上,想起了曾经的种种,即使帆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渐渐消失,李白仍伫立在黄鹤楼上,想着以前与孟浩然昔日的种种,他提笔疾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二:

正值武昌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冻泥消融,地上冒出了些许小草芽,嫩黄里带着一丝丝浅绿色,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啊!田野里长着一棵棵茁壮的麦苗,天空飘着一层薄如细纱的雾,呈乳白色,远望去,如同人间仙境。

这天清晨,李白依依不舍地陪着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挚友孟浩然,一起走向长江江畔的黄鹤楼,孟浩然即将乘船去扬州游玩,马上要和李白分别了。李白举起盛满美酒的酒杯,一饮而尽,对孟浩然说:“你现在要去扬州了,你走了以后没人能陪我在月下饮酒了,但是,我相信,我们兄弟二人以后还会相遇!”孟浩然脸上写满了忧伤,频频点头,然后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小船。

李白登上黄鹤楼,目送着小船,渐去渐远,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一色中。李白仍然久久伫立,望着奔流的长江水,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

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诗味浓郁。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

  • 热门

  • 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153
  • 2高三阶段激励班级口号385
  • 3农村个人养老保险有什么政策291
  • 4香菇大棚种植的方法291
  • 5宋明理学课件429
  • 6适合胃疼吃的食物有哪些167
  • 7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343
  •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仿写作文414
  • 推荐

  • 1电商运营常用的excel表:今日分享电商30天工作流程表SOP180
  • 2向奋战一线的战士和白衣天使致敬 坚守,奉献担当286
  • 3黄冈名师天天练一年级数学人教版:黄冈名师,天天练人教版数学346
  • 4围城的读书心得体会,读后感,围城就是一座227
  • 5濮阳技师学院图标:濮阳技师学院举行新学期升旗仪式238
  • 6精密尺寸测量仪器:深孔测量仪内径千分表251
  • 7刀郎徒弟云朵现状:刀郎爱徒云朵的逆袭路127
  • 8湿疹为什么会不停的反复发作?湿疹为什么会反复发作340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