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说明文阅读答案

七夕乞巧说明文阅读答案

人气:436 ℃/2024-04-03 17:12:23

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向织女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乞巧节”。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七夕乞巧》说明文阅读材料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七夕乞巧》说明文读题目

19.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每空10个字以内3分

1 ;2 ;3

20.说说第②段、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

1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B.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

C.第⑦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

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

《七夕乞巧》说明文阅读答案

19.3分1乞巧节的来历 2历代乞巧活动各种乞巧活动、各种乞巧形式 3得巧的真谛辩证地看待乞巧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3分共同点:引用古诗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韵味1分。不同点:第②段崔颢的诗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1分,也说明了乞巧习俗在唐代更为盛行1分或也说明宋代乞巧风俗之盛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第④段钱惟演的诗说明宋代有搭建乞巧楼来乞巧的风俗1分。

21.3分1说明“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是有明确的依据的1分;2对七夕这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的说法表示一种揣测1分。加点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2.3分D

  • 热门

  • 1大学生入职自我介绍范文精选197
  • 2欧式风格白色装修图片欣赏134
  • 3除夕夜简单英语作文并带翻译436
  • 4儿童发烧怎么办297
  • 5幼儿园安全工作总结文本最新319
  • 6有名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最有名的借口的历史故事215
  • 7南岩宫说明文阅读答案398
  • 8动物导航之谜阅读答案303
  • 推荐

  • 1肯尼亚山旅游攻略: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最佳观赏地139
  • 2常用拍摄参数图解 3分钟学会使用AV档参数设置211
  • 3民生一卡通介绍,一卡通办民生事诸暨群众办事进入368
  • 4孕期出现3个症状别大意,别大意很可能是胎宝宝137
  • 5阳朔广场舞大全 厉害了,相衙镇乘风破浪393
  • 6打开搜狗地图变成腾讯地图,运营超20载搜狗地图将正式下线245
  • 790后偶像剧经典的回忆歌曲 那些年的偶像剧歌曲前奏一响162
  • 8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11-12课,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课件自学整理Lesson445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