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护理毕业论文发表

有关护理毕业论文发表

人气:475 ℃/2024-05-12 16:30:50

科学、合理的护理学专业课程结构是培养护理学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谈酒精中毒护理措施

【摘要】 酒精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较高,主要与长期酗酒和饮酒过量有关,可以损伤机体的多种脏器,在神经系统中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的中毒可引起死亡。因此,急救与宣教是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 酒精中毒 酗酒 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分析

1.患者饮酒有多长时间?有无酗酒史?每次饮酒量、饮酒的种类?

2.患者有无药物、酒精过敏?

3.患者近期是否有心情不畅、情绪郁闷等家庭、社会、心理问题?

4.患者近期是否出现突然大量饮酒的习惯?

二临床观察

酒精主要在小肠吸收,影响糖代谢。酒精中毒可出现脱髓鞘和轴索性改变,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临床表现一般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戒酒综合征的症状,反映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

1.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1普通醉酒:指一次大量饮酒而导致急性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饮酒速度、饮酒量以及个体对饮酒的敏感性有关。分为:①兴奋期:兴奋、话多、易冲动、缺乏抑制、行为异常,同时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100~150mg/dl。②共济失调期:步态不稳、言语含糊或语无伦次,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150~250mg/dl。③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体温下降,呼吸缓慢,心率快,大、小便失禁,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250mg/dl以上。如果患者血中酒精浓度在600mg/dl以上常导致死亡,昏迷10h以上者预后差。

2病理性醉酒:指饮用一定量的酒甚至是小量饮酒后,突然出现兴奋、攻击行为,常伴有幻觉、妄想,发作时间短,醒后出现全部遗忘。

2.戒酒综合征

戒酒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指在长期大量饮酒的基础上,突然停止饮酒或骤然减量时随即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多发生在已有躯体依赖的酗酒者,其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失去酒精的抑制作用而产生大脑皮层或β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有关。戒酒综合征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可单独或同时发生。

3.酒精中毒相关的神经系统营养障碍性疾病

1威尼克柯萨可夫综合征Wernicke-Korsakoff’s syndrome:

主要由于维生素B,缺乏所引起。病变主要累及丘脑、下丘脑、乳头体和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第四脑室底部和小脑等。威尼克脑病Wernicke’sencephalopathy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眼球运动异常、共济失调和精神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是因展神经、动眼神经和下丘脑受损所致,以展神经障碍最多见,眼震常见;共济失调主要由于小脑蚓部受损所引起,以躯干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精神症状以淡漠、定向障碍和嗜睡最为突出。柯萨可夫精神病Korsakoff’spsychosis常与威尼克脑病伴随发生,其主要表现为瞬时和短时记忆力障碍而远记忆力保存,患者的定向力差,自知力缺失。

2酒精性多神经病alcoholic polyneuropathy:

可能由于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本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轴索变性和髓鞘脱失。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四肢末端尤其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由远端向近端对称性进展。

3酒精性弱视alcoholic amblyopia:进行性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4与酒精中毒有关,但发病机制未明的疾病:小脑变性cerebellar degeneration的发病机制不清,病变主要局限于小脑蚓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躯干共济失调,可有下肢共济失调,上肢常不受累,眼震、构音障碍少见。CT或MRI可见小脑蚓部萎缩。

三诊断

患者有大量饮酒史,或平时不常饮酒,但入院前有明显的饮酒史,之后即出现深睡、呕吐、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但应排除腹部有阳性体征的患者。

1.呼吸困难。

2.有摔倒、碰伤的危险。

3.出现精神、意识障碍。

4.忧郁、绝望。

5.营养缺乏。

6.潜在的并发症。

二、护理目标

1.护士能观察到患者的意识、呼吸变化。

2.患者未发生意外伤害。

3.患者能了解酒精对身体的危害,并能控制饮量。

4.患者能供给营养饮食。

三、护理措施

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1.因患者在重度酒精中毒期间可出现昏睡、休克等威胁生命的症状,意识加重后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因此应注意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给予心电监测、血氧监测,密切监测呼吸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2.防止气道阻塞,应给予适时的雾化吸入、气道吸引、翻身叩背,头偏向一侧。

3.密切监测血气指标,保持患者的正常呼吸。

二安全护理

因急性酒精中毒时患者易出现兴奋、步态不稳、视物不清、癫痫、幻觉等症状,因此安全护理非常重要。

1.有专人陪护,并做好陪护人员和患者的宣教,防止患者出现摔伤、碰伤以及走失的危险。 2.当患者出现幻觉或精神错乱、行为失常时,应注意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出现护理意外。

3.当出现震颤、癫痫持续状态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变化,详细记录发作的情况,如抽搐部位、顺序、性质以及有无大、小便失禁、呕吐、外伤等。

三心理支持

1.急性中毒患者应了解中毒的原因,如果因患者的家庭、生活、婚姻而导致心情郁闷时,应做好劝解工作,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痛苦与矛盾。

2.减轻患者与家属的恐惧心理,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有关中毒知识。

3.出现语言混乱时可用提示卡,以肢体语言进行沟通。

四保证营养的供给

1.可给予足够的营养,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尤其应补充大量B族维生素类食品,并给予营养神经-肌肉的药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尤其对震颤及抽搐患者,应准确记录出入量、热量,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而引起酸中毒。

3.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无力甚至昏迷、意识障碍时,应注意补充输液量,必要时给予鼻饲保证营养的供给。

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肉毒中毒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六 治疗护理

1.急性中毒轻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卧床休息,防止受凉,数小时后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常有酸中毒、低血糖、低血压,应给予补充葡萄糖、维生素及营养神经的药物,也可将胰岛素加到葡萄糖中、纳洛酮加入液体中静脉输入。饮食上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患者在兴奋期应慎用镇静药物。如果躁狂必须应用时可用安定10mg肌注,但应密切监测呼吸情况,昏迷患者慎用。

3.戒酒综合征的治疗

1防止戒断综合征的出现或减轻早期症状,可使用苯二氮类和巴比妥类药物。

2当出现震颤、兴奋等症状时,可应用e受体阻断剂。

3治疗震颤、谵妄时首先应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另外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4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可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其他药物对症治疗。

四、健康 教育

1.讲解有关酒精中毒的知识,教育患者少饮酒。

2.了解患者突然大量饮酒的原因,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使其诉说心中的郁闷,促使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减少患者的忧虑。

3.对长期酗酒的患者应教育其减少饮酒量、次数,循序渐进,争取早日戒酒。

4.出现震颤、抽搐等较重的症状时,家属应劝阻患者住院行戒酒治疗。

5.当患者出现异常行为时,家属应给予理解并进行陪护,防止患者出现意外。

参 考 文 献:

[1]冯秀梅9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中国热带医学,2003,31:124.

[2]赵洁.纳洛酮治疗乙醇中毒的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5:554-555.

[3]黎艳鲜,纳洛酮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 南方护 理学报,2002,96:44-45.

[4]刘秋英.50例酒依赖住院病人的护理. 中国行为医学 科学,2001,104:378-379.

篇2

试探心脏骤停护理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在原来全身或心脏较好的情况下,意外地突然发生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心脏骤停后应争分夺秒地连续进行抢救,尽快恢复有效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使整个机体生命活动和功能得以恢复,这种急救称为心肺脑复苏或复苏术。

【病因】

一心脏病变 以冠心病居多,其他还有风湿性心瓣膜病、病窦综合征、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房粘液瘤和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二非心脏病变 常见的有急性缺氧、触电、溺水和急性颅脑损伤等。另外,洋地黄类、奎尼丁等药物中毒;麻醉、心脏手术、某些特殊检查及 治疗如气管插管、心包穿刺和心导管检查等,以及严重酸碱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症亦可引起。

导致心脏骤停的直接原因以心室颤动最常见。

【病理生理】

心跳骤停发生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体内出现酸碱度和电解质的急剧变化: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钾浓度增高,严重威胁细胞的生存,最终发生线粒体和溶酶体破裂、细胞死亡和自溶,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

但人体各系统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不一,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一般认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时限是6分钟,超过则预后不良。其次是心脏,严重缺氧时心脏节律和传导受抑制。再次是肝脏和肾脏,如心跳骤停后抢救不及时,脑及心、肾等重要脏器的缺氧性损伤变为不可逆性的,则失去复苏的机会。

【临床表现】

发作前可无任何先兆,部分病人发作前数天或数分钟可有心前区痛,胸闷等。发作时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有短阵抽搐,呼吸短促乃至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判断心脏骤停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表现】

常见下列三种情况:

1.心室完全丧失电活动,表现为直线,为心脏停搏;如仅有心房波,称心室停顿;

2.心室颤动或扑动;

3.心电机械分离。

【主要护理措施】

1.准确做出判断

病人表现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及检查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是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有条件可做心电图,常见室颤、心脏停搏或电机械分离。心脏骤停诊断确定,应立即开始抢救。

2.心肺复苏的护理

让病人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清除口腔中异物,将病人头向后仰,颏部上抬,避免舌根阻塞呼吸道,气道通畅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测病人处于室颤状态,应迅速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开放气道除暂时口对口呼吸外,争取尽早做气管内插管,以充分供氧,同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静脉注射,及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观察病人意识状态,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出入量。

3.脑复苏的护理

1降低体温:遵医嘱将冰袋放在病人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头部戴冰帽,也可配合冬眠疗法,以减少脑细胞耗氧量。监测体温,预防局部冻伤。

2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及速尿,使用中记录尿量,有条件可早期进行高压氧 治疗,改善脑缺氧,降低颅内压。

4.复苏后护理

1加强基础护理及监测病情: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记出入量,了解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预防压疮、呼吸道感染。

2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量:遵医嘱静脉输入高营养,神志清楚者可进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

3保持循环、呼吸功能:心脏复跳后病人血压较低,与心脏收缩无力、缺氧、酸中毒等因素有关,应遵医嘱给予处理,同时心脏仍处于电不稳定阶段,仍需严密监测。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自主呼吸恢复后,可暂维持一段时间呼吸机使用,观察呼吸频率、深度,监测血气分析结果。

4维持肾脏功能:由于心脏骤停时间较长或复苏后持续低血压,易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复苏后应监测尿量、尿比重。

参 考 文 献

[1]高玉明.心脏骤停抢救一[J].中原医刊.1980年04期.

[2]岳子珠.心脏骤停的诊断和处理[J].中原医刊.1983年02期.

[3]张顺道.心脏骤停2例复苏成功体会[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4]陈健行.心脏骤停复苏成功3例经验体会[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 热门

  • 1法制有关的名人名言404
  • 2河北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273
  • 3小学生英语优秀作文题材335
  • 4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登记表251
  • 5小年夜祝福短信419
  • 6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书信作文推荐227
  • 7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79
  • 8护理毕业论文发表471
  • 推荐

  • 1常吃粗粮有哪几种粗粮可以多吃:原来一直食用方法都不对314
  • 2恒流源电路控制方法:四种常见恒流源电路分析及其应用383
  • 3猛禽皮卡最新款车型:五款全尺寸皮卡深度点评441
  • 4叉车驾驶的正确方法,通往老司机的20个叉车驾驶技巧498
  • 5科创城市发展前景,四川科创繁荣云南自然富饶292
  • 6合肥和武汉的哪个城市比较好?武汉整体实力强合肥许多210
  • 7loft公寓买什么样的划算?不妨先了解它的5大优缺点119
  • 8幼儿数字描红教程:幼小描红,多功能描红学习卡330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