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人气:255 ℃/2024-06-16 15:31:04

(摘要)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探究性教学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学老师的认可,因为其较为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性,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引导启发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探究性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 探究性学习 小学生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兴趣为主的基础课程。由于小学生的特性,在日常的学习中往往会对信息技术课充满学习热情,引导好学生在小学阶段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日后更高阶段学习至关重要。探究性学习是比较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作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探究性学习,教会小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授人以渔。

一、设计探究内容,激发兴趣

小学生大多对电脑比较感兴趣,但是现阶段信息技术课本的编排却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按照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往往很难有比较系统的感知,很难容易产生较好的学习兴趣,教师自己在将讲解过程中也会感觉很难进入状态。所以老师在课堂设计中就需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多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还要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如在进行鼠标操作的授课时,就可以通过电脑系统自带的游戏,比如“扫雷”让学生亲自体验鼠标左右键、单击双击的作用,获得直接的知识感触,加深学习印象;又如在进行画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画图板,让学生先摸索各个图表的使用功能,通过学生在画图时遇到的困难,来观察进而指导学生学习,但首先是将学生自主探究放在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位置。设计这些探究的内容,主要是发挥小学生天真活泼的特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二、指导探究方法, 激发灵感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比如在画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一不小心就会将画面图成单一的颜色,也会出现按住鼠标不放的情况,导致在图画中出现画错的情况,这时候学生都会比较茫然,不知道怎么办。老师应该适时的给予学生橡皮擦用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橡皮擦用法,重新画回美丽的画卷,让出现的错误得以修复。

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课程相对枯燥,比如“文件名”“菜单”等,如果对小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很难理解,由于其理论部分缺乏直观性,对初学者来说都会产生很多疑问。建议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操作结果较为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多媒体教学优点很多,老师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课堂氛围的调解,比如当课堂较为枯燥时,可以放一些例如《喜洋洋灰太狼》的动画片,告诉学生,这些动画片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完成的,既可以起到调解气氛的作用,也可以给学生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远大理想。

三、展示探究成果,激发创新

小学生特性明显,对很多事物兴趣浓厚。新课改倡导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幻灯片制作中,可以开展以“我爱校园”等为主题的设计幻灯片制作比赛,老师指导,学生制作。这样的活动可以作为一次开放性的学期测试也可以作为一次给予学生自主寻找元素的探究性学习尝试。同学们可以分组完成设计,通过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锻炼同学们的团队意识,自己去完成任务的同时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上述类似比赛的结果也应该是开放性的。教师不应该给予简单的选优,而是应该主动发现,肯定每一个学生求知的过程。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彼此打分,列表举例优缺点,进行改进。通过学生自己对别人作品和自己作品之间的比较,取长补短,从而让学生自己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创新点,使得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所喜爱的课程,同时教师也有义务将平时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参加一些全国性或者省市性的信息技术设计比赛,一旦学生获奖,也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也会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热情。

小学信息技术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老师。信息技术领域一直都是人才济济的技术高点,国家一直强调培养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起点。作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内容与活动的设计者,教师都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的去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也要适时肯定学生学习成果,依据小学生的特性,进行课堂教学,使得小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探究性的学习,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

参考文献:

[1]陈莉.信息技术支持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D].江西师范大学.200303.

[2]李宏艳.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10.

[3]陈东辉.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201.

(作者单位:南京市天景山小学)

编辑/张俊英

  • 热门

  •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优秀论文483
  • 2初中生物教学心得254
  • 3好吃的胡萝卜排骨汤怎么做112
  • 4小米红枣粥的功效311
  • 5大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大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441
  • 6应届生个人求职自荐信精选优秀范文模板178
  • 7西双版纳旅游感想700字142
  • 8秋季开学国旗下讲话六篇406
  • 推荐

  • 1巨尬老奶奶视频:老无德:83岁还想撩骚的脑梗老爹338
  • 2为什么叫香格里拉纯净之地?为什么香格里拉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234
  • 3职业测评的结果解释遵循什么原则?职业测评的常用类型以及作用439
  • 4大型豫剧界牌关选段,豫剧楼台会选段:英台你再莫要把我欺哄161
  • 5刘大成和他的媳妇唱歌 我与刘大成做邻居155
  • 6早期的大型机器人电影:机器人电影新模式穿越时空210
  • 7手脚夏季掉皮是什么原因?每年夏天手脚都会掉皮198
  • 8阿妹到哪里散心,留蓉不寂寞逛街去处多303
  • © 2024 OONi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